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62750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育才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试题共8页三题 考试用时90分钟 总分100)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1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分)走进语文大观园,我见到了鞠躬尽(cu)_的邓稼先,目光深(su)_ _的贝多芬,还欣赏了令人亢奋的安塞腰鼓,变幻多姿的印度舞蹈,感受了冒着砭_骨的风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员的伟大精神,领略了有着豪迈而剽_悍气质的动物马的风采这一切让我

2、多么沉迷,多么难忘啊!鞠躬尽(cu)_ 深(su)_砭_骨 剽_悍3.按照所给的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A.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B. 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 )4、参照下面的示例,为“成长的足迹”设计两种恰当的意象,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基本一致。(2分)示例: 成长的足迹,像装着调味料的五味瓶。小小的五味瓶,却记录着我的酸甜苦辣咸。(1)成长的足迹,像 (2)成长的足迹,像 5、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2分)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我要读书”,同学们都积

3、极参加。 6、名著导读:(4分)(1)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 _。(1分)(2)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任务,请写出有关孙悟空的一个故事的名称。例如:大闹天宫, 。(1分)(3)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 。昆虫记被鲁迅先生称为 7、看下面的一个简图,我们可以想象为足球停在球场上,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充分发挥想象,再写出两种如上诠释。 (2分)8、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可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多少。(每空1分,共8分)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1)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

4、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2)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3)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4)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5)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6)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7)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8)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实践探究;(7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

5、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分) 2、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3分) 3、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2分) 示例栏目名称:书海泛舟 栏目内容介绍: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介绍: 三、阅读题:(33分)(一)古文阅读:(2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6、,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麴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

7、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1、上面这则文言文口技的作者是_,选自_(2分)2、解释加点词。(4分)(1) 会宾客大宴(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4)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3、.翻译句子(4分)(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结构和表现艺人的演技有何作用?(2分)

8、(二)课内现代文阅读:(9分)社戏节选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

9、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1、“甲”文第一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的?并找出相应句子。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以“踊跃”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2分)3、给甲、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2分)4、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请找出有关语句并抄写下来。(2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三)阅读母亲的眼泪完成16题(12分) 母亲的眼泪 张纳元 母亲很贤淑,且性格坚毅。她不像有的女人,动不动就一把

10、眼泪一把鼻涕。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只流过三次眼泪。 一次是我正念小学四年级。那时我们家很穷,我一年四季都打赤脚,寒冷的冬天,我的脚背上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一走动,殷红的血球就直往外滚。晚上围在冒着浓烟的火塘边,劳累了一天的母亲用热水帮我洗去脚上的污垢。然后就把我伤痕累累的双脚抱在怀里轻轻揉搓。干裂的冻口在母亲的揉搓下慢慢变软,母亲就用炭火把羊油烤化后滴进我脚背上殷红的裂口里,山里人都普遍用这种土办法来治疗手脚上的冻口。我疼得咝咝直吸凉气,母亲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与羊油一起滴在我布满裂口的脚背上。 见到母亲第二次流泪时,我已快念完高中。我莫名其妙地病倒了,病因无法确诊。一个星期,我都处于昏迷状态,滴

11、水未进。医院下了病危通知。高烧的我迷迷糊糊感到有凉飕飕的东西一点一点滴落在我脸上,并慢慢溢开来,我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跪在我的身边,泪流满面地凝视着我。醒来后,我就再也没有昏迷,并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起来了。 母亲第三次流泪是为我考取了大学,家里却无法为我准备像样的行李而发愁。开学的那天阴雨连绵,因为要步行六十多公里的山路到山外的一个小镇上乘车。母亲很早就起来给我做饭,她给我做的是糖水面条。她一边往碗里捞面,一边对我说:家里穷,你这虽是去念大学,却要受许多委屈,就多忍着点吧。说着,眼泪扑簌簌地掉进碗里。我吃面,母亲就帮我打点行李。她折叠着的毡条年纪比我还大,上面层层叠叠地印满了地图似的尿痕。母亲边折边流泪。我也鼻子酸酸的,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书上说,眼泪是软弱的具体写照。我说,不!母亲的眼泪使我体味到,眼泪也是爱。流泪,是因为爱太多,满得往外溢的一种结果。 (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