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2584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桩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浙江中豪管桩有限公司2004 年3 月I、管桩生产工艺控制及操作要求、 钢筋笼制作:由主钢筋定长切断、镦头、滚焊(或绑扎)钢筋笼三道工序组成。主筋采用SBPDL-1275/1420预应力砼用钢筋(PC钢棒)。其性能如表T:品种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张拉焊结备注(N/mm )2(N/mm )2控制力性能PC钢棒142012750.7fpyk良好可滚焊实际采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1、主钢筋定长切断:A、主筋定尺切断长度:不同长度管桩的主筋定尺切断长度应符合表-2 要求序 号桩长(m)张拉伸长量(mm)两个镦头所占长度 (mm)定尺切断 长度(mm)备注115751495121

2、4701395631365129614126011966511551097161050997626可滚焊794589818840798697356991106305996115255001124204006B、技术及操作要求:a、主筋进厂必须随交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b、主筋不应有明显的局部弯曲、挺直度超差、油污、锈蚀、缺陷、尺寸超差等。c、严格按生产计划通知单所要求的钢筋直径、材质、数量、切断长度等下料。d、下料长度偏差不得大于定尺长度1/5000,超差的必须分组组合使用。e、不同技术性能的钢筋严禁混用。f、切口平整,与中线垂直,无飞边、切斜现象。2、镦头A、镦头几何尺寸按表-3要

3、求:钢筋直径(d)镦头直径(D)镦头高度(H)备注7.113.5-14.55.5-7.5PC钢棒用916-17.56.5-8PC钢棒用10.718-19.57-8.5PC钢棒用12.621.5-238.5-10PC钢棒用B、PC钢棒采用热镦。应根据线径及材质,调校加热时间、电流和镦头行程, 气压应大于0.55MPa,使镦头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C、技术操作要求:a、出现单边镦、偏头、歪头、爆裂、尺寸超差等不得使用。b、镦头强度应不低于母材的90%,即不低于1280MPa .c、镦头前应使用废料短钢棒进行预试,一般锤头和夹具距离19-21mm。正常后开始成品生产。3、钢筋笼成型:A、对主筋为PC钢

4、棒的钢筋笼,应滚焊成型。成型的钢筋笼均应符合管桩 设计要求。B、技术操作要求:a、螺旋筋应采用乙级冷拉低碳钢丝,表面不得有油污、锈蚀;b、螺旋筋螺距:两端1.5m为40-60mm,中间间距为100 mm,两端密绕 3-4圈并收头,密绕圈距端板应不大于50 mm。c、骨架成型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 预应力主筋间距偏差为土5mm;(2) 螺旋筋螺距偏差为土 10mm ;(3) 成型后,主筋同心圆的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为土2mm。d、要防止钢筋笼主筋扭斜,做到机头穿筋孔和牵引台车主筋固定孔方 位一致。e、螺旋筋焊点应牢固,脱焊点要绑扎。焊点深度应小于1 mm,以保护主 筋(焊点深度太深主筋易

5、拉断)。C、钢筋笼堆放:a、不同规格滚焊钢筋应分别整齐堆放,层数为:0400,小于4层, 500600,小于3层。b、钢筋笼搬运应多点悬吊,不得在地面拖拉和从高处抛下,以免骨架变 形,焊点脱落。c、锈蚀、坍垮、油污的骨架,不得使用。二、钢筋笼装配和入模:1、桩端板:A、端板、裙板组焊件,应按图纸要求检验合格,方可使用。端板进厂卸车应有防止使端极及裙板变形的措施,严禁野蛮卸车。B、端板及裙板变形应修整,特别裙口直径应大于桩径3 mm,避免漏浆。2、装配:A、张拉板使用前要逐个清理干净,并在接触部位涂上废机油。B、张拉螺栓使用前要逐根检查,螺纹磨损、损伤的不可使用,装配时螺纹部分要涂废机油,螺杆长

6、度应要拧紧后长出12扣;张拉螺栓要对角均 匀拧紧。(注意:应先用手将张拉螺丝转三圈,然后用风炮打紧)C、桩端板、张拉板、钢筋笼组装位置要正确,不偏心,镦头不得突出端板 平面,否则要磨平;为防止裙板变形,组装时端板下宜放垫板(也可在 钢模内组装)。组装后应检查模内张拉板及固定端张拉板凸台外园与端板 外园是否偏心,否则应调整,以防合模不好,造成模口漏浆。3、钢筋笼入模:A、钢筋笼入模前应作以下检查:a、钢模是否完好并清理干净。b、脱模油应涂刷均匀,模底无沉积并累风干。脱模油与水配比按要求调配。B、操作要求:a、钢筋笼入模要多点悬吊、轻吊轻放。b、入模的钢筋笼主筋不得扭斜,在两端检查同一根主筋距模口

7、线的距离, 其偏差小于10 mm。c、检查端板裙口与钢模内壁不得有缝隙或凹陷,否则应修整,以免漏浆。d、螺旋筋如有脱焊,应绑扎。三、砼的制备和搅拌: 1、制备:A、原材料的检验和复验:a、砂、石子应对级配、粒经、含泥量等检验,合格方可使用。b、水泥按批次取样复验。B、原材料的称量:a、 搅拌站要按配料单正确操作,保证配料精度其允许偏差如表-4石子砂水泥水减水剂土2%土2%土1%土1%土 0.5%b、要保证称量精度,定期校正和保养,发现计时漂移不准,必须立即校称, 不得继续生产。c、砂、石子自然含水率,在实际工作中,应积累经验,即时调整砂、石子 配料量,以保证配合比和桩壁厚。试验室应对砂、石子自

8、然含水率测定, 出具当班配合比通知单,遇原材料变化即时调整。如遇大雨导致含水率 不易控制,应暂停生产。d、砼坍落度应控制在5土2mm,夏季取大值。e、冬季如遇砂、石料结冰,不得上料。f、砼用水、冬季应不低于5度,否则应加热。g、配料站砂、石料不得混仓。h、不同规格管桩单根搅拌次数及每次配料量应合理确定,应做到在不超过 搅拌机额定容量的前提下搅拌次数最少。1、原材料变化应做试配并调整配合比。砼配合比不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2、砼的搅拌:A、搅拌制度:根据搅拌站结构,采用一次投料法。搅拌时间定为90-120, 以搅拌均匀为原则,减水剂在搅拌60秒后投入。B、应做到先开机再投料,无特殊情况,禁止中间

9、停机,否则要将料排出搅 拌槽后才可开机。C、出料的砼坍落度应控制在5土2cm。D、班前应湿润搅拌槽,班后或中间停机时间长,均应将搅拌槽冲洗干净。四、砼的喂料及合模:1、喂料:A、喂料前应检查钢模、钢筋笼、张拉板及张拉装置是否组装正确,并注意 钢模温度不大于45度。B、喂料顺序:先喂中间、后喂两端,两端1.5m范围内料保证足够饱满。 同时注意中间布料均匀。C、喂料前应检查视砼坍落度,以5 土2cm为宜,小于1cm或大于12 cm的砼 不可入模。D、喂料操作中,要特别注意砼坍落度损失,尽量缩短作业时间,特别在夏 季。E、撒落的砼,不可再入模使用。2、合模:A、合模前应清理模口结合面及密封槽内的杂物

10、。B、合模时,严禁人体各部位伸入钢模,上模要对准轻放。C、合模螺丝应两侧同步均匀拧紧,不可遗漏。合模丝未全部拧紧,不得张拉。五、预应力张拉:1、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拉力:各种规格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拉力,根据有关规定,见表-5表-5公称直径基本直径截面积抗拉强度张拉控制单根预应(mm)(mm)(mm2)(MPa)应力(MPa)拉力(kN)7.17.254039.769.09.156463.62142099410.711.19089.4612.613.1125124.252、管桩张拉控制参数各种规格管桩张拉控制拉力、张拉长度及油压表压值,应根据管桩张 拉控制参数表要求进行。3、操

11、作要求:A、必须按要求的表压值及拉伸量操作,不得随意变更。具体操作时应以应控制(表压值)为主,应变控制(拉伸量)为辅,发现张拉异常,应即 时检查汇报。B、张拉操作时,应均匀加荷,达表压值时应即时停止加荷,并迅速拧紧螺 母,再进行减压,以免回缩。C、张拉千斤顶联接装置装配时,螺纹啮合长度,必须达到要求。D、应看到中心张拉方式存在当张拉局部阻力不均或偏大时,易引起桩端板倾斜。为此,除认真做好各工序操作外,张拉操作时,如必要可采用二 次张拉工艺,即一次张拉至要求值,立即排油回缩到6070%表压值,再 二次加压至要求值,可改善桩端板倾斜缺陷。E、张拉操作时,发生断筋、镦头拉脱、表压值及拉伸量失常等异常

12、情况, 应立即汇报处理。F、张拉操作时,桩轴线(特别是张拉端)禁止站人,同时旋锁紧螺母人员的手不要过早插入锁紧螺母手孔,以防张拉中发生断筋、断张拉杆、连接件破损等异常情况时,机具等弹出伤人。G、张拉装置定期标定。六、离心成型:1、离心参数的选择:要取得高强密实的砼,影响因素诸多,结合原材料品质、桩径、壁厚等 因素, 应根据管桩离心制度规定参数进行离心,生产过程中,尚应结合 实际情况,必要时再作适当调整。2、操作要求:A、严格执行离心制度和设备操作要求,离心机托轮面不得有油污。B、钢模吊运要轻吊轻放,吊点要适当,距两端22.5m左右,成型后不允许二次吊运和剧烈振动,入养护池应跑轮压跑轮不错位。C

13、、要注意砼初凝时间,从搅拌至成型结束,应在45分钟内完成。同时,禁止前段工序完成较长时间等待离心现象。七、常压蒸养1、养护制度管桩常压养护制度进行。2、静放时间应不小于 1h。3、升温梯度为20C/h,应注意季节变化、桩体温度、环境温差等情况调节升温时间。4、降温剃度不得大于30C/h,出池桩身温度与环境温差应小于40C。A、恒温温度当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硅水泥时为75C;掺用矿碴或其它辅助 胶凝材料时为 85C。B、做到蒸养池内温度均匀,池盖要加湿沙密封。池内不得积水,更不可浸 桩。C、严格控制蒸养制度,如实作出记录,常压蒸养后的桩身砼强度应大于 40Mpa。八、二次养护(蒸压养护或洒水养护)

14、: 常压蒸养后并脱模的桩,桩身砼尚未达到设计强度,还要根据工艺技术要求,继续做二次养护:1、对PC型桩,实施洒水养护,即在桩身冷却后洒水养护7天(保持桩身 湿润),再自然养护7天,总养护期14天,并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2、对 PHC 型桩,实施蒸压养护,应按管桩高压养护制度进行:A、常压蒸养护脱模后,应尽快压蒸,以节省热能。B、按养护制度操作,与锅炉司炉工密切配合,多釜运行时应妥善安排,避 免蒸汽母管汽压过大波动。C、开釜门应待釜内汽压充分降至零位后进行,降压速度不宜过大。D、管桩降温出釜应视气温、温差及气候条件等,必要时应延长通风降温时 间,一般温差不宜大于 6070 度,特别是冬季。E、釜内不应积水。F、釜内废汽应尽量综合利用,以节省热能。九、脱模、清模:1、脱模时,因桩身砼强度尚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