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2455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一、常规要求1、焊工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2、重要结构件的重要焊缝,焊缝两端或焊缝交叉处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3、焊前对焊件应预先清除焊缝附近表面的污物,如氧化皮、油、防腐涂料等。4、在零摄氏度以下焊接时,应遵守下列条件: 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自由收缩; 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的结构件; 焊接前需除尽所焊结构件上的冰雪; 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具体温度根据工艺试验定。5、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必须封焊主板(腹板)、筋板、隔板的端(厚度方向)及连接件的外露端部的缝隙;6、钢结构件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7、双面对接焊焊接应挑焊根,挑焊根

2、可采用风铲、炭弧气刨,气刨及机械加工等方法。8、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9、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10、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焊丝、焊钉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11、施工单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写出工艺评定报告,并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12、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13、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14、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

3、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15、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16、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溶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部位打上焊工钢印。17、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焊缝探伤检验。二、根据焊接结构件的特点、材料及现场条件的可能,焊接方法可选择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