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11545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新一轮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国家、辽宁省、大连市有关科技政策,参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现状等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一、建设目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

2、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推进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建设周期团队建设周期:三年(2014年1月1日一2016年12月31日)三、组建条件1 .团队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团队负责人需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团队考核成员需在组建团队前三年内的年度科研量化考核合格。2 .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团队考核人数为最少3人),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3 .团队成

3、员的年龄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其中,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男)或53周岁(女),二级教授不受此年龄限制,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4 .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5 .团队分为理工类团队、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各类团队的经费条件为:理工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10万元(含)以上;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其中外语、思政、体育类团队人均3万元(含)以上;艺术

4、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四、申报和审批程序1 .学校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工作。由拟组建团队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递交团队组建申请书,学院审核并择优推荐上报,每人只能加入一个团队。2 .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进行资格初审,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由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如无异议,公布获批组建团队名单,并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3 .我校首轮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合格的负责人可自动入围组建第二轮科研创新团队,在第二轮组建团队时可调整团队成员,但需满足组建条件的第1、2、3、4条。五、建设任务1 .通过团队建设,在多个学科逐渐形成具

5、有明确研究方向的若干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校科研特色与方向的重要科研成果(获奖、论文、专利等),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人才。2 .考核须同时满足团队考核条件和成员考核条件,具体要求如下:I理工类团队(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

6、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3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1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n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D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5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30万元(含)

7、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2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150万(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SSCI收录期刊论文、A&HCI收录期刊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xxxx

8、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认定的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和高水平期刊论文、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核心版及扩展版)。m艺术类团队(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150

9、万元(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SSCI收录期刊论文、A&HCI收录期刊论文、xxxx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认定的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和高水平期刊论文、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核心版及扩展版)。在符合要求的期刊上发表的作品每2幅相当于1篇论文(同一种刊物只计一篇)。六、说明1 .项目(课题)、获奖、论文、发明专利须以xxxx大学为第一著名单位。2 .项目(课题)、获奖、论文、发明专利第一署名人或论文通讯作者(须在论文中注明)必须

10、是团队成员。3 .只有围绕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团队成员集体署名(不少于3人,有团队负责人署名)完成的获奖、论文、发明专利方可认定为团队取得的成果(艺术类作品获奖除外)。4 .在一个考核期内,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励就高计算。5 .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作品)不计(收录论文除外)。6 .讲师及以下职称的年轻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可不计入考核指标,同时也不参与奖励分配,具体人员由团队负责人确定7 .新进校工作的教师,可由团队负责人申请加入团队,如参加考核,其成果应当满足团队成果考核条件和成果署名条件,考核和发放奖励时间从其加入团队申请得到批准当月起计算。8 .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

11、”可由奖励、发明专利、科研经费折抵,具体说明如下:(1)团队考核条件中折抵论文的说明以奖励折抵:获国家二等奖(含)以上奖励1项可以折抵全部考核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大连市一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4篇;获得省(部)级三等奖1项或大连市二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2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一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5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二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3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三等奖1项或大连市三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1篇。其它获奖按xxxx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折抵。以发明专利折抵:1项授权发明专利可以折抵1篇考核论文,最多可以折抵论文考核总数的

12、20%(可折抵论文数有小数的按四舍五入取整);1项转化后的发明专利可以折抵1篇考核论文,最多可以折抵考核论文总数的50%(可折抵论文数有小数的按四舍五入取整)。同一项发明专利只能折抵一次,专利总折抵数不超过考核论文总数的50%o以科研经费折抵: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超额完成的科研经费,每30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超额完成的科研经费,每15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通过奖励、发明专利、科研经费折抵的论文总数不大于考核论文要求总数的80%(获国家级奖励除外)。(2)成员考核条件中折抵论文的说明以奖励折抵:奖励证书中必须有著名(有外单位参加的获奖按去

13、掉外单位成员后计算署名次序),且省(部)级一等奖只能由前6名成员折抵;省(部)级二等奖或大连市一等奖只能由前4名成员折抵;省(部)级三等奖或大连市二等奖只能由前2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一等奖只能由前5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二等奖只能由前3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三等奖或大连市三等奖只能由第1名成员折抵。其它获奖按照xxxx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参照的奖励级别由相应成员折抵。以发明专利折抵:必须是第一发明人。以科研经费折抵: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进账科研经费,每30万元折抵1篇考核论文;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进账科研经费,每15万元可折抵1

14、篇考核论文。9 .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由艺术设计学院或服装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10 .新引进人才申请组建团队参照本方案执行。11 .近三年指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七、管理与经费资助1 .团队负责人由学校聘任并签订聘任合同,团队成员由团队负责人自行聘任。团队成员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团队负责人如不能履行合同职责,可向学校提由申请解除其聘任合同,并在聘期内不得加入新团队。2 .团队在年度工作完成后,须向科学技术处(产业办)提交团队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并接受学校组织的年度评估和检查。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团队,学校将提由警告,并限期整改。3 .对考核合格的团队,学校按每人1.2万元/年发放奖励。八、附则1 .本方案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原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暂行)(大工大校发201238号)自行废止。2 .本方案由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负责解释。2014年4月22日主题词: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科学技术处(产业办)2014年4月22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