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0801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6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州市七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项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2.“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A.李斯 B.主父偃 C.张骞 D.董仲舒3.西汉一位大臣曾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

2、削弱矣。”这位大臣提出建议的真实目的是A.主张实行分封制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4.董必武谒昭君墓赞曰:“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是指我国北方哪一古老的少数民族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羌族5.“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C.密切了与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 D.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6.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

3、述,错误的是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7.这本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称为医学界的“众方之祖”,这本书指的是A.皇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8.下列哪一史实不可能在史记中阅读到A.尧舜禹与禅让 B.夏桀与商纣的暴政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老子被尊为道教教主9.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纸面平整,上面描着山、川等图案的纸,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纸张实物。通过以上的文字,你了解到的信息有 我国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时期 蔡伦改进

4、了造纸术 在纸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最早的纸可能是用来绘图的 A. B. C. D. 10.初一学生林珊在古字画市场发现一副蔡伦的字,摊主说是秦朝时期的,非常珍贵。但林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当即指出,字只可能是A.西汉以前 B.西汉初期 C.西汉末期 D.东汉时期11.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宗教艺术传入中国的通道。在这条交通要道上,哪一宗教最早由此传入我国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12.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曹操是什么时期的人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1

5、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向”主要应该是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14.某班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分析得出这两次战役的一些共同点,其中不正确的观点是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都是曹操率军参加都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15题7分,16题12分,17题10分)15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春秋五霸”材料二:子曰

6、:“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三:春秋争霸战争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说:“春秋无义战。”经过争霸战争,所谓周初八百国,到春秋中叶以后,就只存几十个诸侯国了。请回答:(1) 材料一中“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的直接后果是什么?(2分)(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的。(2分)16欣赏历史话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旁白:时间:汉武帝时期;地点:长安皇宫;人物:四位学生,一个扮演汉武帝,另外三个扮演诸子百家继承人)生A: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

7、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治理国家,可永保江山呢?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人目无国法,说三道四,这样对国家不利。要加强刑法,看今后还敢诽谤皇上?生C:陛下万岁!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秦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先王无为而治才有今天成就,既然先王治国思想那么好,就继续采用为妙。生D:万岁!皇帝是天子,奉上天命令统治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谁敢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冒犯,会遭天谴。用“仁”、“礼”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太平。生A: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请回答:(1)B、C、D分别代笔哪个学派的思想?“董爱卿”指谁?(4分)(2)商、秦灭亡的共同

8、原因是什么?(2分)(3)汉武帝诏告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4分)(4)写出汉武帝的治国思想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材料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2分)(2)为了实现“壮心”曹操采取了什么措施?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5分)(3)从秦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这是否是历史的进步?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项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

9、案 D D D B A A B D C D A C A C二、材料解析题15.(1)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2分)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的优越条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3分,每一点1分) (3)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掠夺土地、人口、财富的私欲,获得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2分)16. (1)法家、道家、儒家(3分);董仲舒(1分) (2)统治者实行暴政 (2分)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加强中央集权(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2分)(4)使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2分)17.(1)统一中国(2分)(2)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屯田(3分,每一点得1分);官渡之战(2分)(3)是历史的进步(1分);首先局部的统一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分,答其任意一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