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警察素质的培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0790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警察素质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警察素质的培养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修 养才能获得和保持的,其自身素质并不因职位的升迁而随即提高, 更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升华,始终保持其良好品质是一个自我 改造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更必须注意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 以不断改造和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警察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职业道德修养一样,虽有其自身的 特点,但其主要的修养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警察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等。就业市场化要求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 面对就业市场化的现状,公安教育的核心

2、应是培养警察的职业素 养。原来的公安教育偏向于学历教育,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 公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不够。原先公安教育的理念仅强调政治 方向,把公安的职能局限于刀把子,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不强调 专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公安教育中强调职业化发展的思 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有的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到 了实战岗位,很快就崇信:传统经验是个宝,技能可有也可少, 重实体,轻程序,破案第一,质量第二,安全意识薄弱。这说明 学校在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技能战术是人 民警察必备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 是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强调专政模式下的法律 工具主义,

3、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经 济建设大局中来,转移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我 们在公安教育中要加强警察 职业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发展的 就业市场化形势,要完成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公 安教育不转变观念,不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难以承担警察 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从社会需要入手,从各方面进行, 就业市场化要求我们的警察素质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 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 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察职业素养,能够 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公安机关用人的需要。为增加培养 针对性, 可以将警察职业素养内涵

4、界定为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 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四个方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对症下药。 加强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培养,应从以下四个 方面着手.一是 政治法律素养方面。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政治法律素养是由公安 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专政机关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人民 民主专政的工具之 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 政机关,政治法律素养要求特别高。公安院校一般遵循政治建 警,政治建校的建校方针,在政治标准、政治修养、政治觉悟 等方面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要求更多、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 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任何时候思想政

5、治上都必 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是重要 的政法部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合格的 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 标之一。二是心理素养方面。面对社会压力加大的现实,面对 警察需要承受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心理压力的现实,应加强心理素 养的培养。警察健康心理的标准主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 定,遇事冷静,意志顽强,性格良好,胸襟宽广。可以结合警 察健康心理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心 理素质训练。可重点训练三 个方面:(一)职业心理意识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启 发、疏导等,使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观念和态 度,不断强化其职业自尊

6、 感、价值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 为将来进入从警生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二)职业心理能力训 练。职业心理能力指警察在职务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 这些能力关系到警察 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能顺利、出色地完成任 务和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三)职业心理品质的训练。情绪调控、 性格养成、团队精神、交往态度、意志修养等训练都属此范畴。 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人民警察活动效率的提高、警民关系的优 化以及职业形象的塑造。三是公共关系素养方面。公共关系素 养培养呼应了现代警察工作趋向社区警务的要求。社区警务是 一种警务理念。这种理念鼓励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建立社 区与警察之间的伙伴关系来分析犯罪恐惧感和社会

7、混乱的成因 并减少这种恐惧感和改善社会秩序。社区警务要求警察具有较 高的公共关系素养。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警察基本职能的 转化,警务管理越来越走向社区化。与社区警务理念相适应的对 警员素质要求是:既能独立执法,也能 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来 预防犯罪。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学、法律与应用社会心 理学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与不特定社会阶层和成员沟通的 技巧,应把握的法律界限和伴随人际 交往的心理活动规律。增 加人文教育、警德教育、新闻宣传方法、形象定位等方面的课程, 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相关素质。通过这些培训, 使学生逐渐具有从事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公共关系能力,为承担 专家型、服务型

8、、公仆型的警察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 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 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 律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 安特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 立一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 营造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 己的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 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 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 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安特 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立一 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营造 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己的 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我相信在将来警察的素质将 得到更的提高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