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59615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7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中图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课时分层作业(七) 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3题。评价类别农作物A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光温潜力利用率51.020.2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与最主要优势因素分别是()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社会经济因素ABCD2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

2、作物A B农作物B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1.C2.A3.C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三种作物的满足程度中,热量满足率最低,说明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从表中信息可知,土壤养分满足率最高,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因素是土壤。第2题,农作物A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说明该地区最适合种植该种农作物。第3题,该地区水分满足率较高而热量满足率较低,说明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纬度较高的湿润地区。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1791万吨,其中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读东北局部地区图,回答45题。4关于

3、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4等温线向北弯曲主要受纬度影响C图中河流均不存在凌汛现象D该地区河流一般有春、夏两个汛期5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耕地面积广阔粮食单产高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ABCD4.D5.A第4题,根据图中年平均气温可知甲气温最低,根据图中年平均降水量可知丙降水量最大,甲、乙降水量均为400500mm;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该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以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的降水为主,因此一般有两个汛期。第5题,黑龙江省人口少,劳动力不丰富;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较多;土壤肥沃;由于热量不足,粮食单产不高。下面图示地

4、区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据此回答68题。 【导学号:57522062】6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B乙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D该区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7图中A 山脉多针叶林,B和C 山脉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的结果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8促进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D

5、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6.C7.B8.A第6题,东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甲省是最大的木材调出省,该区大部分是春小麦区。第7题,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热量不同而导致的。第8题,对林业来说,因为当初的不合理开发,现在东北地区天然林数量急剧减少,在小兴安岭地区,原始森林只呈零星状分布,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因此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要重视人工林的营造,减轻对原始林的压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简略图。材料二海南火山香米是海南利用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资源,联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的第一个有机水稻产品,是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又

6、一典范。(1)东北与海南相距近30个纬度,可两地都能发展水稻种植业,共同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3)材料二表明,海南现在也能生产出优质大米,主要影响因素是_。【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不难找出两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共同自然原因是同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第(2)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应结合自然和人文等优势条件分析。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海南种植优质水稻的影响因素是土壤和科技。【答案】(1)同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广阔;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人文条件:人均耕地

7、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3)技术与土壤冲A挑战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1012题。 【导学号:57522063】10图示农业生产模式最可能出现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雷州半岛D华北平原11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12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10.C11.B12.A第10题,香蕉属于热带水果,因此根据图示地区种植香蕉,可以推断图示农业生产模式最可能出现在雷州半岛。第11题

8、,该地降水较多,地势低洼的地区排水不畅,影响农业生产,需要对地形和水分条件进行改造。第12题,农业生产受到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共同影响。13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导学号:57522064】(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不同之处是_。(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

9、生差异的原因。项目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纬度37N45N42N46N地形平原平原土壤有机质3%6%2%降水量(mm)500700450650无霜期(天)160200130145玉米面积比重50%50%60%玉米单产7 500 kg/hm26 750 kg/hm2【解析】本题以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布局的区位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基地,我国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两地自然条件相似,农业生产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故农业生产也有较大差别。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比较两地的异同及其成因。【答案】(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4)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