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优秀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9360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次品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找次品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找次品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找次品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找次品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次品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次品优秀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次品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134135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让学生感悟到从多个测品中找一个重一些或轻一些的次品的方法;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有条理地进行交流。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在找次品中,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难点:发现并感受“分成三份,尽量平均分”是最快的方法。教

2、学准备:硬币等操作实物、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境引入 初步感知(1)谈话引入:大家爱吃口香糖吗?看!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盒。(课件出示)它本来装了40粒,结果少装了3粒,我们可以称它为次品吗?他哪方面算次品?(数量、重量)这一瓶口香糖不小心混进了这3瓶里边,(课件出示)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2)学生交流: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一掂、用秤称一称(3)(课件出示天平)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工具天平,请大家思考一下:利用天平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处这瓶次品呢?(找学生重复要求)(4)学生讨论之后交流。方法一:一个一个地称,共称3次。方法二:同时称,天平左边放1瓶右边放1瓶下边放1瓶,如果天平平

3、衡,下边1瓶为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翘起来的1瓶为次品。师记录:3(1,1,1) 1次(5)用身体演示:把我们的身体看作一架美丽的天平,双手就是天平的两个托盘,如果天平平衡(双臂伸平),下边1瓶为次品;(生边说指)如果天平不平衡(双臂倾斜),翘起来的1瓶为次品。(学生指)(6)找学生边演示边说如何1次找出次品的。(7)激发探究欲望:同学们真了不起!只称1次就从3瓶中找出了次品,如果是混进了2187瓶中(课件出示)用天平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处这瓶次品呢?(学生猜测2186次,1093次等)那到底称几次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能很快找出答案。(8)引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

4、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小小质检员一起来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板书课题)二探究“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方法(1)师: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又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课件出示)一下子想从2187瓶中找出这瓶次品有点难,那我们就“退”一步,把数据改小来研究。(2)出示例1:有5瓶口香糖,其中1瓶少了3粒,设法把它找出来。(3)利用学具自主探究,有一定思维结果时组织小组交流。(4)汇报展示。方法一:先拿2瓶放在天平左右两

5、端,如果天平不平衡,翘起来的1瓶为次品;如果天平平衡,再拿2瓶放在天平左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翘起来的1瓶为次品;如果天平平衡,下边1瓶为次品。师记录:5(1,1,1,1,1) 2次方法二:天平左边2瓶右边2瓶下边1瓶,如果天平平衡,下边1瓶为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把翘起来的2瓶再称1次,这时翘起来的那1瓶为次品。师记录:5(2,2,1)2(1,1) 2次方法三:天平左边1瓶右边1瓶下边3瓶,如果天平平衡,下边3瓶为次品,这3个要再称1次;如果天平不平衡,翘起来的1瓶为次品。师记录:5(1,1,3)3(1,1,1) 2次(5)梳理、比较几种方法: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称几次?三探究“找次

6、品”的最优方法(1)出示例2:从9瓶口香糖中,至少几次保证找出这瓶次品? (2)猜测;(3)尝试:思考:你是分成几份来称的?这种分法至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找次品?可以用简洁的记法表示出来,也可以用学具操作一下。交流:向小组介绍分几份?这种分法至少要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4)汇报:师板书:9(3,3,3)3(1,1,1) 2次 9(2,2,2,2,1)2(1,1) 3次 9(4,4,1)4(2,2)2(1,1) 3次 9(1,1,1,1,1,1,1,1,1) 4次(5)观察上表,发现规律:提问:同样是9瓶口香糖,要找出一个次品,因为分成的份数不一样,所以需要的次数也

7、不一样。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把9 个待测物品分成3 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7)再次质疑:从12瓶中找出这瓶次品,有没有这个规律?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展示。师板书:12(4,4,4)4(2,2)2(1,1) 3次验证规律:有更少的方法吗?让学生说一说发现的规律。师总结: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只要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3份,因为我们能很快知道次品在这3份中的哪一份里,一次就淘汰掉了其它2份,这样分一定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四、拓展练习,升华提高(1)尝试练习:有27瓶口香糖,其中有一个较轻的是次品,保证找到次品,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学生汇报后师课件出示:27(9,9,9)9(3,3,3) 3(1,1,1) 共3次(2)如果是81瓶呢?学生汇报后,师课件出示:81(27,27,27)27 (共4次)(3)如果是243瓶呢?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243(81,81,81) 81 (共5次)(4)那729瓶呢?(6次)(5)首尾呼应:2187瓶呢?(7次) 刚才猜测2186、1093次的同学还这么认为吗? (6)总结:看来,数学是多么地神奇,能把这么复杂的问题变得如此简单,同学们可要努力学好数学呀!五回顾全课,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