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9261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3年初中课改工作总结 为贯彻朝阳区基础训练课程改革方案,通过课改试验工作,促进干部、老师训练观念的更新,促进训练、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老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依照课改方案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学校的实际动身,在仔细贯彻胜利训练的理念的同时,加大了管理力度,在学校课改中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参与课改的学校一班级基本状况 我校初一有两个班,共 78名同学,有近半数是外省借读生,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没有上过正规学校,有18个人没有学过外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过汉语拼音,有的学生对小数、分数运算,不知道运算的法则,在入学的考试中,名列全区第71名。但是本届

2、学生的确是“新课改后入学的”他们有明显的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例如:他们有学习热忱,上课爱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喜爱动手,喜爱自己收集信息,供应给大家共同享用。如何结合他们的实际,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使他们达到胜利。就需要我们仔细学习课改的新观念,学习课改先进单位的好阅历,找出新的对策,解决现实中的新的问题,使学生的全面素养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得到进展。 二、以新的训练观念引领课改起步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开学初我们成立了课改试验领导小组 王亚伟校长任组长,张风媛校长任副组长,汲取干部、骨干老师参与,形成了有效管理机制,依据区教委对样本校的要求,我们每月总结一次工作,每月对课改工作进行一次研讨,使

3、工作进展顺当。 2、建立完善的课改制度,乐观开展活动,使新理念深化人心 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新进展: 每位学校老师都必需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参与校本培训的各项学习,完成培训后的每一项学习任务。 本学期共完成四项教研活动: 9月份:开学初,对全体学校老师进行学校课改通识培训,发放培训资料,由王校长讲解三维目标的要求,并统一思想,每人预备一节课作为讨论三维目标落实的典型范例,并邀请老师、领导听课。 10月份:开展公开课活动,对各备课组上报上来的公开课加以筛选,选出三节作为校级公开课,请老师们听课、评课。初一历史“领先世界的秦汉科学技术”、初一政治“让生命更精彩”、初一劳技(综合实践课)“自己动手组合

4、地板”。 11月份:针对老师们提出,什么是课堂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课堂资源的问题。请张风媛校长结合课改实例和发生在课堂内的一些状况,开展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新课改环境下的课程资源”讲完后大家座谈。会后,每人结合本学期教学工作,写一篇反思型的新课改案例,总结今年来参与新课改的收获。 1月份:在全校研讨会上,学校一、二班级有四篇论文获奖并发表,他们都以反思型的新课改案例与全校沟通,受到与会的赞扬。 初一语文语文课堂中的情感训练 初一数学“观赏 ”引发的思索 初一历史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分析 初二语文观可可西里激发学生爱心,增加生态平衡意识 初二语文是一节探究型学习方式的课,他结合影片可可西里藏羚羊的凄

5、惨命运,召唤同学们的环境爱护意识,同学们对地球的喜爱、对人的喜爱,对科学的喜爱,在这一节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写进了他们的文章之中,感人肺腑,让人为下一代人而感到傲慢与骄傲。 课堂教学中的新变化 随着老师训练观念的更新,课堂上不断的消失新的高潮、新的亮点学生们由不想学,到不学不行了,到现在渐渐地爱学了,这已经成为课改班级的普遍现象。 a、师生情感的变化: 课堂上师生互动,公平参加的生动局面,使师生间的距离接近了,老师从单纯关注学问的传授,到比较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力量的培育。比如:语文课上“兴奋”的兴字如何读,学生提出疑问,老师问“怎么办”学生答“查字典”老

6、师说“是我错,还是你们错,查一查”,“我等着宣判了”每个人都快速的查,结果老师读对了,老师说:“这次老师更清晰了自己读对了,你们和我共同进步了,”孩子们笑声一片。 b、学习方式的变化: 过去老师的单纯讲,学生被悦耳的现象少了,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们乐于探究的场面,初一思想训练课,在学习法规遵纪守法一节时,由学生自己剪报收集资料,每个学生都找了许多的剪报资料,每篇后都有学生批注的短语。通过小组筛选后,在课堂上沟通,然后办一个墙报训练全校同学,课堂上非常活跃,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生动好玩。这些资料也是老师们很难找全的,形成了资料信息,师生共享的局面。数学、外语课、历史课的合作学习,初二语文的

7、探究式的学习,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同学们更加喜爱学问、喜爱学习了。 c、老师角色的变化: 原来的师道尊严没有了,师生逐步形成了“学习的共同体”老师关心引导学生逐步深化探究,钻研的现象多了。 课外辅导中的新措施: a、初一是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不行错过,我们坚持每天一篇写字,每周一篇周记,每次作业字迹要工整,进行语、数、外基本功竞赛,鼓舞进步。 b、为了关心学生实现抱负,我们开展了分层辅导,使那些入学基础学问不能达标的学生,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使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能有较深化的进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胜利感、成就感,每周开三节分层辅导课,语、数、外三科分三个层次辅导,由于学生们进步了,就有

8、信念了,就更加努力了,形成良性循环。 从期末考试的成果看: 入学考试 期末考试 语文 及格率 42.5% 86.7% 优秀率 0% 8% 数学 及格率 61.1% 94.7% 优秀率 17.8% 56.0% 外语 及格率 78.7% 优秀率 41.3% 全面素养评价的新方法: 过去都是一学期算总帐,对学习过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不重视,等学期末,考好了,家长盲目嘉奖,考不好,只有挨骂。下学期原来怎么读还怎么读,现在改为,每周有一次反馈,家长了解学生状况,每周老师、家长、学生自己对一周的进步有一个评语,有问题的分析,有一点进步就有表扬。由于重视进步过程、重视成长过程,准时订正不良习惯。所以作业交的

9、准时,作业仔细,复习学问环节也得到落实,学生学得主动乐观。 每月有一次家长联系单或家长会。 期末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测评,使每个同学都有了新的进步。在期末的自评中, 10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进步。 认为自己数学运算力量提高的有 78人,占100% 写作力量提高的有70人,占90% 记英语单词力量提高的有64人,占82% 认为自己全面素养提高了的有 78人,占100% 家长对孩子进步赐予确定的有 77人,占99% 对孩子有信念的家长有 78人,占100% 从以上事实可以明显的看到课改给学生带来了欢乐 ,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以评价促课改 1、XX年10月区教委公布了新课程改革中课堂评价方案,方

10、案中充分体现着教学的新理念,促使老师不得不仔细钻研新的课堂评价方案,讨论“什么是一节好课”于是我们组织了学习课堂评价方案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学校老师会,听了关于课堂评价方案的讲座,每人发了两张本学科评价表,一张用于自评,一张用于给别人评。 在争论的基础上,我们举办了三节公开课,大家评(初一历史、 初一政治、学校劳技)要求每位老师在经过讨论后,拿出一节好课,供应大家共同学习,期末每人结合课改精神,写一篇课改课反思型案例,这些措施调动了老师们学习新理念的乐观性,有的买了新的书,买了新课改光盘,乐观参与区教研活动,乐观参与区中教科、教研室、重点校供应的课改公开课,学习他们的阅历。思想活跃了,行动

11、也就有了变化,课改的新理念逐步深化人心。 2、对学生全面素养的评价 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全面素养的提高师生都感觉到了,家长反应也比较剧烈,看到学生们写的成长日记,看了他们的周记,他们的各科作业,都让人感到一种新奇的气息,那就是他们进步了,他们知道自己进步了,他们有评价自己进步的力量了。我们发给他们一张全面素养的评价表,对本学期自己的全面素养作一次评价(问卷调查)学生们特别仔细的填写了,家长也特别仔细的填写了意见,我们收集上来,预备对每一个学生作一次诊断性的评价,关心他们订好下学期的个人进步方案,预备让他们逐步的树立起自己的职业抱负,并为之努力奋斗,在老师的关心下取得更大进步。 四、以科研带课改

12、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发动各教研组,每位老师参与了课题的讨论。完善科研方案,主要讨论内容是“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在新的训练理念的指导下,真正总结出规律,形成阅历型的论文,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促进课改的实施。 五、规范制度落实课改 我们学校的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式的管理模式,他强调的是预防为主原则,过程优化的原则,持续改进的原则。要求每一个工作细节按程序文件的要求精确实现。本学期我们对每部门、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作了全面的内审,对于一切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提出了批判,对不合格的部门和现象,要求提出有效的持续改进的意见,并对不合格现象与予订正。对于各教研组推举的优秀教案、优秀作业、优秀展板进行展现并评出一、二等奖,学校予以嘉奖,以促进严格管理措施的实施。 六、对今后工作反思 新课改工作还仅仅是起步,我们信任有好的开端就预示着好的结果。我们将进一步讨论以科研带动课改,以评价促进课改,使课改工作健康有序的进展,取得大成果。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