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59065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第一章知识点梳理第七章技能的形成1、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概念。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3、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4、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培养。尤其是技能的分类,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的分阶段理论和现实应用问题。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技能的

2、含义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 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研究发现,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不断地练习,进步速度逐渐减慢,但仍有进步。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知识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对活动起定向作用。技能是控制动作执行的工具,要解决的问题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练不熟练。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三)技能与能力的关系1、区别:(1)从性质上来看,技能指顺利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属于具体的操作程序;能力则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属于个体表现的倾向性。(2)从范围上来看,技能的活动方式有特定性,某种活动方式只能适用于某类活动的效率中并影响着活动;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它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并影响着活动的效率。2、联系:(1)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形成过程中体现着个体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别差异。(2)技能

4、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要形成和提高能力,必须掌握与之相对应的基本技能。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 1操作技能含义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 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3操作技能的分类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前者指主要靠小肌

5、肉群的运动来完成;后者主要是靠大肌肉群来完成。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前者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后者技能主要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构成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彼此间可以相互独立。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前者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后者技能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无须操纵各种器械或仪器;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 (二)心智技能 1心智技

6、能的含义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的特点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象具有观念性。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息。第二,执行具有内潜性。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心智活动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 3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关系 根据加涅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对外办事,后者用于对内调控。我们可以把受意识明显控制的程序性知

7、识,界定为认知策略;而把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经过学习和训练能达到高度自动化的认知活动,界定为心智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 (一)技能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它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 (二)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三)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的定向 1操作定向的含义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操作定向的作用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3操作活动的定向映

8、像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定向映像的建立,是通过如下心理活动完成的。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 (二)操作的模仿1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2模仿的实质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模仿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仿可以检

9、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3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三)操作的整合1操作整合的含义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2操作整合的作用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因此

10、,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时,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四)操作的熟练1操作熟练的含义

11、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2操作熟练的作用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3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二F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二、操作技能的培训(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1、作用

12、: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2、影响示范有效性的因素(1)示范者的身份;(2)示范的准确性;(3)何时给予示范。3、讲解注意事项:(1)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2)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啄理;(3)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练习曲线可看出练习的共同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高原现象的原因:(1)提高成绩需要采用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2

13、)经过长时间练习后,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所下降,注意力分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出现身体疲劳,学习的动机下降。(3)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告退 容易遇到高原现象。2影响练习的因素:(1)练习量。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2)练习方式。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等等。练习方式的选择决定于学习任务的性质。(3)练习曲线: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练习进步前后一致。(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1反馈的来源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

14、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它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2反馈的作用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3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 (1)反馈的内容;(2)反馈的频率;(3)反馈的方式。(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而不是外界事物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一、心智技能形威的有关理论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心智动作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