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5165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麻雀一课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对本课进行了如下设计:一理清思路,直奔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写了哪几样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然后教师设问:这个故事中最扣人心弦,最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哪儿?引导学生直奔课文重点段(第4mdash;mdash;5自然段)。二质疑问难,探究感悟第4mdash;mdash;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充分展示了老麻雀勇敢与胆怯相互交织的性格两重性。如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这种性格上的矛盾,然后结合语境去主动探究产生这种双重性格的根源,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

2、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把学生思维步步引向深入。比较句子,领会含义。教师出示下列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比较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飞到猎狗面前。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中所包含的三层意思:写出了老麻雀飞下来时快疾的样子;写出了老麻雀一心想拯救幼儿的急切心情;写出了老麻雀的果断勇敢坚定的形象。一言以概之,一个落字写出了老麻雀为拯救幼儿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前后对比,发现矛盾。教师引导学生再将第四自然段的第2、3句话连起来读读,鼓励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矛盾。学生自然会问:既然lsquo;落rsquo;字写出了

3、老麻雀的英勇,那么它为什么还会绝望地尖叫呢?结合语境,体会矛盾。老麻雀的这种勇敢与胆怯的矛盾性格在第5自然段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所以教师不要急于马上却解答疑惑,而应引导学生精读第5小节,结合语境去体会这种矛盾性格存在的普遍性。学生在读思议中还可以体会到掩护与发抖,搏斗与呆立等行为中都展示了其中的矛盾,从而产生了急需解疑答疑的学习内驱力。探究寻根,破译矛盾。老麻雀矛盾性格的产生根源潜藏在第5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中。此时老师仍应充当向导的角色,领着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寻根,促其自圆其说。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庞大凶狠的动物,从力量上讲老麻雀决不是它的对手,与之搏斗,老麻雀是不堪一击的,这样非但救不了

4、幼儿,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要赔上,所以内心十分惊恐不安。但是,老麻雀为了使幼儿有脱离危险的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飞下去,勇敢地与凶恶的猎狗搏斗,并设法赶走猎狗。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指老麻雀对幼儿的一种深切的关爱,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为了幼儿,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它宁愿放弃自己安全的处境,甚至不顾牺牲自己的生命,是这种爱给了老麻雀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老麻雀置身于凶残猎狗与弱小幼儿当中,产生其矛盾性格的根源也就寓于其中。但这不仅没有损害老麻雀的形象,反而使它的形象显得更真实,更丰满,更高大。学生在探究寻根,破译矛盾的过程中,自然会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三以读导

5、写,内化迁移课文的作者虽然不是故事情节中的主要角色,但他在扭转狗鸟争执的险峻局面,促使两麻雀转危为安,起到了关键作用。课文只在结尾写道: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我是目睹了狗鸟之争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却只字未提,只是在课文结尾作了一个巧妙的提示。学生通过质疑问难,探究感悟,已读懂了课文,此时再从我最后的举动中完全可以推测我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教师可设计下面的小练笔,使学生在写中加深理解,激发情思,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看着这惊心动魄的狗鸟之战,我被老麻雀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想到这儿,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在括号里要求学生真实具体地写出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本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四改写结尾,触发新思作者的仁慈是故事的结尾富有喜剧色彩,但这个故事中如果没有人的主宰,那么结局会如何呢?在动物间的争斗中,弱肉强食的血腥场面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教师可进一步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假设当时作者不在现场,那么狗鸟争斗的结果将会如何?让学生改写文章的结尾,要求想象合情合理。不管两麻雀的结果是祸是福,都会引发学生更多更深更新的思索,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精彩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