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51743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创建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明创建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明创建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明创建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明创建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创建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创建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明创建调研报告文明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并赋予了中国特色的时代内涵。今天所讲的文明 城市主要是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的发展阶段, 坚持科学发展观,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市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而文明城市称号则是反映 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 资产和城市品牌。早在1898年,梁启超就在文明之精神一文中写 道“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 难。”所以说文明创

2、建不是一项单一的创建工程,而是牵涉到社会经 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一、如何让文明创建统揽各项经济社会工作(一)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包括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和谐的 社会人际关系。1.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制化进程。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法 制保障机制, 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 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而法制建设是实现这一工程的根本保 障。( 1)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 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增强市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引导市民 自

3、觉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好环境资源。( 2) 出台必要的环保政策和 法规。制定有关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等, 完善有利于环 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 补偿机制, 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责任。( 3)大力加强环境 保护执法。对排放污染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严 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4)加强管理与监督。将生态建设纳入人大、 政协执法检查和监督视察工作日程,坚持走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与法 律监督相结合的道路, 加大环保的监管力度。2.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的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4、 是任何物质都 无法替代的。( 1)城区绿化景观建设。扩大城市出入口的绿化规模, 优化植物配置, 营造有特色、有规模的绿色景观,成为展示城市形象、 城市活力和魅力的窗口;广泛开展城区绿化广场、公园、绿色居民小 区、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依 托城区现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保 护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形成市区开放、循环的环境和景观系统。( 2) 工业区、老城区和边缘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增加绿化面积,大幅度提 高植物密度,利用规划手段调整绿化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投入,对公共 绿地、道路和居住区的绿化建设给予支持。(3)城郊大环境建设。按 照生态需

5、要整合城郊防护林、经济林、生产林地以及调整农业种植结 构的范围,划定绿线、确定指标和实施计划;同时要根据季风变化和污染源、污染程度、污染类别情况,优化植物配置,最有效地发挥生态 功能。(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1、更加注重“结合”机制的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 文明创建和社会管理工作,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基层文明创建与 社会管理工作“同策划、同部署、同监督、同考核”的结合机制。把 社会管理创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创建考评达标项目, 在工作中推进、在考核中体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共进。进一 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 参

6、与”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党政“一把手”应亲自抓、负总 责,推动基层文明创建和社会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文明办要在党 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协调各方形成基层文明创建和社会建 设工作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一个“社会 管理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你我共创”的良好局面。2、更加注重活动载体的建设。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 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载体作用,进一步强化各社区服务中 心、卫生院、道德讲堂等文明创建的品牌活动和平台建设,使其共同 服务于文明创建和社会建设,更加反映文明创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共 同特性。进一步拓展创建活动内涵,丰富创建活动形式与内容,使精 神文

7、明创建过程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 目标责任制,抓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工作,深入开展文明社区、 文明窗口、文明单位、文明市民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 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 意度和幸福感,大力提升社会管理的水平。3、着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作为提升社会管理服务 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治安、综治信访 维稳、社会化养老等工程,实现了信息化服务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化 建设,一方面它可以使公民随时随地了解政策信息,实现政府、公民 在网上的双向互动,另一方面它还会极大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服务 质量。因此

8、,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尽快加强信息化建设; 另一方面,应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凡是可以在网上公开办理 的政务、公务,都应尽可能放到网上办理,以增加操作的透明度,便 于群众的监督和信息反馈,从而实现政务服务网络化、便捷化、智能 化,使广大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表达诉求、参与管理、享受服务。(三) 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1. 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思想观念是人文环境最基础也是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社科部门和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类新 闻媒体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 神和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弘扬正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经济建设 提供强

9、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 1)树立身边先进典范。在学校 开展美德少年、优秀教师评比活动,在村居开展“五好文明家庭”、 “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在群众身边树立优秀市民榜样, 营造文明社会新风尚,引导广大群众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2) 广泛 宣扬社会正气。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市民文明 守则等文明规范,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 德观。( 3)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引导人们追求健康、文 明生活方式。( 4) 培育和发展城市精神, 不断提高城市的凝聚力、 影响力和辐射力。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教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的 因素, 是经济社

10、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1) 加强高素质人才 培养。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 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 2)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健全面向全体 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充分发挥电大、普通高校等教育阵地的 作用,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3)改革用人机 制。进一步营造利于人才引进、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 完善 人才绩效考评机制, 造就一个能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4) 加快 文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多种改革途径和办法, 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 生产经营管理二、如何让文明创建成为全民创建1建立和强化政务公开制度。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是实现

11、参政的 基本前提,同时这也是公众参与文明创建的最基本的条件。政务公开 的意义在于,它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手段,也是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政 策制定的前提条件。目前,强化政务公开制度,首先是要强化重大决 策公示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是指,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涉及社 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重大决策,应该向社会公开说明,并可以让民众参 与其中进行讨论,表达个人意愿。凡是涉及到经济社会重大决策事项 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例如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建设、道路建设、兴建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场所等。决策者在决策 前要将所决策的项目,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布, 说明其意义、目的、利弊等,在广泛

12、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 决策。其次要完善公民意见征集制度。政府政务公开不仅仅是一个单 向的信息公开的过程,从公开的目的上看,更是一个政府主动向社会 征求意见,输入民意的过程。除了传统的政府调研制度以外,我们还 应该考虑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在制定重大公共政策之时,通过民意调 查这种比较科学的方式充分了解民意,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与社会公众 的沟通。特别是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由于影响政策制定的能力相 对较小、组织化参与程度较低,他们在现实当中,往往相对参与不足。 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将各种独立调查机构 尤其是民间调查机构所做的民意测验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 新手段,并明确

13、将其作为政府决策,特别是涉及广大公民切身利益的 政策出台的前提条件,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这也是弥补我国公民参与不足、实现平等参与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2.着力培育基层社会组织。通过放宽登记条件,支持和鼓励在街 道、社区成立公益类、慈善类、文体类、科普类、自治类等各类社会 组织。通过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服务资助等机制,培育基层社会 组织发展壮大,并逐渐促使其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生力军和社会服务 领域的重要力量。探索建设“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通过“ 孵化” 和规范的运作,扶助解决社会组织的工作场地、基本办公设施、人员 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参与社会建设等问题。如通过志愿者活动

14、与环境卫 生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发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的 作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参 与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促进公众参与上做出了有益探索。三、如何让文明创建相关工作市场化运作?(一)健全环卫工作市场化机制。环境卫生工作是文明创建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环卫清扫作业的市 场化运作,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但是在环卫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也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健康价格体系的缺位。环卫公司将清扫作业作 为一种公共服务来向社会提供,具有其相应的价值和价格,健康的价 格体系要求其价格同价值大致相当,即:政府投入的资金要达到与其 要求的作业质量所需成本大致相当的水平

15、。我区在市场化运作初期, 由于缺乏科学测算的指导,各街道都不能准确估算其辖区清扫作业的 成本,同时顾虑众多环卫公司私下串通虚抬价格,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因而采用了相对保守的“无标底低价竞标”,即“谁要的报酬少,工 作就交给谁做”。这样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政府投入,节省成本,同时 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是损害一线环卫工人的利益。作为 市场主体的环卫企业,始终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在以低价中标后,为 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必然尽量压缩成本,采取压低一线工人工资的办 法。二是环卫作业质量得不到保障。环卫企业为了压低成本,可能不 按照合同的约定配足清扫人员,导致一些背街小巷始终存在卫生死角 循环作业的频率

16、和清扫覆盖的面积都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三是监 管角色缺位。从目前全区的情况来看,对环卫工作存在管理松懈的问 题。有的辖区甚至几乎没有日常管理,将工作交给公司后就放手不理 了。没有针对对环卫公司日常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导致环卫公司在 作业时的随意性大、盲目性大,标准不清、重点不明,工作方式也相 应成为了迎检时忙于突击、群众反映时动作缓慢、日常工作时手足无 措。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力求改 变过去相对保守、不适应需求的工作方式,推进我区环卫工作市场化 运作。1、科学测算、逐级细化,建立合理有效的价格体系健康的价格体系,应该由“成本+税收+合理利润”构成,这一 理念应该作为我们建立健康价格体系时贯穿始终的原则。我们要摆 脱以往采取“无标底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模式,将低价低作业质量 的竞争通过经济调控的手段使其改变为健康价高作业质量的竞争。 建议会同劳动、民政部门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并聘请相关专家 共同做好测算,使我区环卫工作的质量标准更加细化,各项成本、 投入能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