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51451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素材与素养核心素养与写作积累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儒文化【涵阐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论语的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分量颇重的一支“儒。“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文化竭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也乐在其中。同时,孔子还提出,不符合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承受的,这些东西,就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承受。“安贫乐道的对立面是“不义而富。古往今来,“不义而富的情况很多。比如偷盗、抢劫他人财物而致富,谋

2、财害命而致富,凭借权势霸占他人财物而致富,投机取巧而致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而致富,贪污受贿而致富,巧取豪夺而致富,坑蒙拐骗而致富,不当得利而致富,敲诈勒索而致富,等等,都属于“不义而富的围。仁人志士对这样的富都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不义而富是一种耻辱,不值得羡慕与向往,宁愿一无所有,也不会在乎,这种富就“如浮云一般。君子不是不爱财,他们也爱财,只是“取之有道而已。所谓“安贫乐道,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或理想,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之中。“安贫乐道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困境之中要学会坦然面对客观现实、不忧不惧、随遇而安、韬光养晦,以待转机。【素材集结】1.颜回:一箪食,一瓢饮鲁国的颜氏家族到颜路、颜

3、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与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简朴的住宅与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些许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面对颜回逆境中的“穷不失己,孔子大发感慨:“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见论语雍也)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只有一碗饭,一瓢水了,还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仍然不改变追求道的志趣。颜回多么有才德啊!颜回去世后,由于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以至颜家无力按照当时的相关礼仪殡葬,最后经他的父亲颜路四处筹措,并在

4、其弟子与同门好友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了葬礼。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被收集在了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根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经典解读: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即使处于生活最低谷,也能勤奋好学,不改变追求道的志趣。对儒家来讲,无论身处贫与贱,还是富与贵,都应该保持泰然自假如、平和从容、健康向上的心态,不因富贵贫贱而喜悲,所乐的是遵守做人之道。2.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有三间房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禹锡被贬而来,便百般刁难他,给他“穿小鞋。策知县先叫

5、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柳。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便又和书丞商量,为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禹锡想此官实在欺人太甚,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如此名。水不在深,有龙如此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毫无方法,哑口无言。转眼千

6、年已过,策知县早已化作黄土,而禹锡的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经典解读:禹锡的陋室,王羲之的兰亭,欧阳修的醉翁亭,轼的西湖,白居易的江南古人之于我们,是会享受生活的,即使仕途失意坎坷,通往安逸生活的船一票难求,但是他们还是如此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自得其乐。3.忠实:灞上垂柳哀白鹿,从此人间无忠实2016年4月29日,著名作家忠实因病去世,享年73岁。他的逝世引来如潮的纪念,这位当代中国优秀的小说家代表,配得上各种礼赞。对于他的文学巅峰作品白鹿原,忠实说:“两年准备,写了四年。有了这本将来能带进棺材垫着的枕头。一句话道出他的文学追求,而他的一生也在用作品努力攀

7、爬这样的高度。宇宙中,生命不息,忠实的去世,只是带走了一局部病毒、疼痛和恐惧,他的生命依然不息。从学生时代写下第一篇小说,到1965年开始正式发表作品,再到以长篇小说白鹿原蜚声文坛,忠实的一生都与文学严密相连。在做乡村教师期间,虽然每日忙碌在三尺讲台上,但他会为了参加文化讲座,不惜步行几十里路。不管外在环境如何变化,忠实心中的文学火焰依然炽热。在白鹿原已享誉文学界之后,他出资在人民文学设立了“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时时想着为文学事业出一份力。在生命的最后三天,忠实还在家人帮助下,用瘦弱的双手,勉强在一个本子上写个不停,字迹已经不清楚,句子压着句子,但他坚持写着,写着,不肯停下。文学之路,是许许多

8、多人的青春梦想,从来不会是平坦的,充满了荆棘,但忠实踏踏实实一步步走过来。忠实是一个从社会最底层奋斗出来的农民作家,他常爱说的一句话是“踏过泥泞五十秋。他上初中之后才读到第一本小说,高考落榜之后参军无门,只能选择当农民。在用绳子捆扎的破旧桌子上,他做着自己的文学梦。没有清醒的头脑,再快的脚步也会走歪;没有慎重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会跌倒。只有意志坚决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诗和远方。待人厚道又坚持原如此,忠实的性格中既有豁达宽厚的君子之风,又不乏关中汉子的直率倔强。忠实说:“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在文坛,忠实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大到工作调动,小到推荐稿子,求一幅字,签一本书。忠实的书法他自嘲“我

9、的毛笔字是哄人的,常有追慕名人者索求或购置,他也早已经声明:我的字,文友、朋友办事,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需要送人,分文不收。经典解读:忠实,忠诚踏实,文如其名,字如其人。在当代的作家中,有才气有名气的不少,但人品文品俱佳让人由衷敬仰者不多。乍看,忠实的面容如陕北老农,但如细看,那如版画般刀刻斧削、如山谷河流般沟壑纵横的褶皱中,深藏着的正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修养。4.佩雷尔曼:安贫乐道的杰出数学家2006年,科学杂志以“本年度科学最大突破之名承认,佩雷尔曼破解了庞加莱猜测,这算是数学界首次承认了他的成就。紧接着,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上,国际数学联合会(IMU)决定将有“数学诺

10、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授予佩雷尔曼。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被授予佩雷尔曼,这是国际数学联盟对他的正式肯定。然而,他的举动再次惊动世人他竟然拒绝领取这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理由很简单:“这个奖和我没有关系。如果证据是正确的,每个人都能理解它,那么也不需要什么肯定。佩雷尔曼同样也拒绝了克雷数学研究所的百万美元奖赏,如果要领取这个奖,他必须将论文发表在相关权威数学期刊上。但他始终没有这么做。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久之后,佩雷尔曼就辞去了他在司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职位,他在辞职信中这么写着:“我对数学厌倦了,我想做不同的事情。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称,佩雷尔曼在圣彼得堡郊外的一座公寓中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他安贫

11、乐道,宁可过着隐士生活,家徒四壁与蟑螂为邻,“在附近的森林里找蘑菇。他不只视名利如浮云,更视名利是追寻真理的敌人。经典解读:面对巨大的荣誉和“百万数学大奖,佩雷尔曼选择了拒绝。潜心研究、淡泊名利、待人以诚、来去无踪是佩雷尔曼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二、“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释文化【涵阐释】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的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释。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在的,是涵于人身的本质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

12、的,同时也是各种外在因素所不能消灭的。人的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禅宗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规定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如何实现超越?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的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实现了超越。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在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在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心反求。由此禅宗反对舍弃现实感性

13、生活、扭曲自性去寻求超验,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六祖坛经),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超越意义,实现理想精神境界。【素材集结】1.怀让禅师:“磨砖做镜道一十二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怀让禅师:“我磨砖做镜子啊。道一:“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禅师:“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道一:“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禅师:“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

14、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道一沉默,没有回答。怀让禅师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是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你如果执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道一听了怀让禅师的教导,如饮醍醐,通身舒畅。经典解读:修禅不应执于名相,更不可往于名相,应将禅修所体悟的定境融入生活当中。这种“理上修,境上磨的修行方式,正如六祖慧能所言:“佛法不离世间觉,佛性人人本具,只要了悟本心,所谓“即心是佛,当下便能受用如诸佛般的快乐无忧。2.东坡:八风吹不动东坡在时,有一天,诗兴来了,作了一首赞佛的诗:“稽首天中天

15、,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诗。东坡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复吟诵,觉得非常满意!诗中在赞佛的同时,又暗含着诗人自己有“八风吹不动的超然境界。东坡便把诗用信封封好,叫人送去对岸给佛印禅师看。他自以为佛印一定会大赞赏一番。然而,佛印禅师读到东坡的诗时,并不如东坡所预料的那样,而是在那首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来人带回。东坡在看到“放屁两个大字时,第一反响就是火冒三丈,连喊:“岂有此理!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账,哪知禅师早已吩咐下来:“今天不见客。东坡听了,更加火大,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奔佛印处。正要推门进去时,突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字条,端正地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聪明的东坡看到这两句,幡然醒悟,心里暗道:“我错了!竟为了那区区放屁两个字而大动肝火,更何来八风吹不动?这就是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让他不得不自叹修行不如佛印远矣!经典解读:什么是八风?就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人假如是为“称誉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会在称誉里损伤;人假如是为“讥毁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假如是为“利乐所迷,人的尊严就会被利乐葬送;人假如是为“衰苦所折,人就会被衰苦打倒。八风,这可怕的境界,假如能如如不动,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