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炎帝创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50109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炎帝创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9炎帝创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9炎帝创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9炎帝创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9炎帝创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9炎帝创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炎帝创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百姓爱戴炎帝的原因。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炎帝创市的经过。3.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炎帝创市的经过。2.体会百姓爱戴炎帝的原因。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炎 帝 创 市 指上古时代。􀀋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指什么时候?有一位帝王,非常受人爱戴。后人称他为“炎帝”。句导读: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主人公的身份。 说明人们对炎帝的爱戴程度之深。“非常”一词说明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介炎帝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帝王。􀀌一天,炎帝经过一户农家。主人非常客气地留他吃饭

2、。 说明了主人对炎帝很热情。“客气”一词说明了什么?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谷物和蔬(sh)菜。主人抱歉地说:“家里只有这些吃的,要是有肉就好了!” 引起下文。“只有要是”一句与下文的关系是什么?炎帝关切地问:“那你们长年只吃这些东西吗?”主人叹了口气,说:“我们只会种庄稼, 庄稼:生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常见的有玉米、高粱、大豆、小麦、水稻。炎帝是一个关心百姓生活、牵挂百姓疾苦的帝王。不会打猎,也不会捕鱼,一年到头,只能吃这些东西。”句导读:主人说明了自家长年吃不到肉食的原因。这是促成后来炎帝创市的重要因素。炎帝听了,心里很难受。从“关切”“难受”两个词语看,炎帝是个怎样的帝王?段导读:这一

3、自然段写炎帝从一户农家了解到他们只会种庄稼,不会打猎,也不会捕鱼,只吃谷物和蔬菜后,他很难受。􀀍后来,炎帝经过一户猎人家。主人也留他吃饭。他家的饭桌上不仅有鹿肉、兔肉等各种兽肉,还有一些谷物和蔬菜。 说明饭菜丰盛。“不仅还有”一句说明了什么?炎帝指着桌子上的蔬菜问:“这些是你们自己种的吗?”主人摆摆手,说:“不,这些东西是我打猎经过一户农家的时候,拿兽肉跟他们换的。” 为下文写“创市”埋下了伏笔。这说明炎帝是一个注重调查研究的人。这句话对下文有什么作用?说明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炎帝从一户猎人家那里发现他家不仅有各种兽肉,还有谷物和蔬菜,了解到谷物和蔬菜是和

4、别人换来的。􀀎炎帝想: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办法!句导读:炎帝由猎户的做法受到启发,这是创市构想的开端。“好办法”指什么?应该鼓励(l)大家都这样做。 指用剩余的东西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挨:在这里读i。他又想:人们不清楚谁家有多余(y)的、而且又是自己需要的东西,要是挨家挨户地去问,那多麻烦哪!如果规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不就方便了吗? 重点句解析:说明炎帝爱动脑筋考虑问题,而且考虑得很周到,是一个富有聪明才智的人。落:文中读lu。充足:足够。“冥思苦想”说明炎帝一直想着怎样才能让百姓更方便地交换物品。“灵机一动”说明炎帝想出了好办法。聚居:

5、集中在某一地点居住。时间、地点集中,人们又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家。从这里可以看出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炎帝受猎户的启发,萌生了规定一个时间和地点交换物品的想法。􀀏走出猎户家的大门,炎帝开始低着头冥(mng)思苦想起来。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走在前面那个人的影子上。刚过正午,地面上的影子短短的。炎帝灵机一动:对呀,把交换的时间定在正午不是很好吗?这个时刻人们既容易记住,又有充足的时间赶到交换地点,交换后,还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去。真是太好了!“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分别说明了什么?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炎帝想出了让人们在正午时间到指定的地点交换物品的好方法。⣵

6、92;经过反复比较(jio),他决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从上文看,决定在正午的好处是什么?他把这想法告诉了人们,人们听了欣(xn)喜万分,奔走相告。句导读:显然这一想法正合人们的心意,这样做将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欣喜万分”“奔走相告”说明了这一点。 奔走相告:形容人们遇到重大或非常事件时,迅速地互相转告。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炎帝告诉人们在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互相交换物品。􀀑从此,每天正午的时候,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就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说明市场的繁荣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说明了什么?人们挑的挑,背的背,扛的扛,从四面八方赶来。

7、大家拿出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个个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上得到方便后很高兴的样子。“心满意足”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神情?老百姓觉得生活方便多了。句导读:事实证明了炎帝的想法是完全切实可行的,确实为人们造福谋利了。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人们在正午到指定地点交换物品,生活方便多了。􀀒炎帝把交换物品的地方称作“市”,后来农村的赶集,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变。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炎帝把交换物品的地方称作“市”。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讲了炎帝创市的经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积累文中的好词。3.初读

8、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生字卡片。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2.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市”指的是什么?“创市”是什么意思?炎帝是怎样创市的?)3.同学们提得很好,这说明同学们在认真地审题。通过学习课文,同学们的这些疑问都会得到解决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1)初读课文后,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市”指交换物品的地方。“创市”指创立交换物品的地方。)(2)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炎帝创市的经过。)三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2.同桌交流,重点交流记忆字形的

9、方法。3.集体学习。(1)学习生字。认读生字、新词。出示生字卡片:分析字形。左右结构的字:摆鼓励烦既较欣扛上下结构的字:炎余蔬上中下结构的字:兽半包围结构的字:麻复理解词语的意思。鼓励:激发并勉励。麻烦:费事,事情头绪多而乱。欣喜:欢喜;快乐。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励”,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既”,书写时注意与“即”相区分。“复”,上下结构,中间是“日”,不要写成“目”。(2)积累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四个字的词语读一读,抄写在采集本上。四朗读课文1.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2.朗读全文,把课文读通顺。1.由于炎帝所生活的时代距学生们生活的年代久远,就会使

10、学生们对课文的学习不是非常感兴趣,这样势必造成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刻。为了让学生们把握好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炎帝的故事入手,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了解炎帝创市的经过。2.知道百姓爱戴炎帝的原因。3.分角色朗读课文。投影。一复习导入1.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生字,我们积累了课文中的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齐读全文。(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炎帝到一户农家吃饭,看到农家吃的饭没有肉,很单调,

11、心里很难过。他到猎人家吃饭,知道了猎人用兽肉换蔬菜。为了让百姓生活方便,炎帝经过冥思苦想和反复比较,创立了交换物品的市场。)2.分段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默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这三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炎帝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从哪儿看出来的?(炎帝是一位关心百姓生活而且很细心的帝王。他到农家吃饭,看到农家的饭很单调就很难受;到猎人家吃饭,看到有谷物和蔬菜,就马上询问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分角色朗读。(2)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默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炎帝为什么决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呢?讨论上面的问题。(因为正午这个时

12、刻人们既容易记住,又有充足的时间赶到交换地点,交换后,还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去。在人口聚集的中心地带交换产品,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3)学习第七自然段。朗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描写了什么景象。理解句子。投影出示句子:从此,每天正午的时候,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就人来人往,川流不息。A.“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B.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中你能体会出什么?(交换物品的地方人很多,很热闹。)C.朗读这句话,体会炎帝创市后的影响。(拿出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所以老百姓觉得生活方便多了。)(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3、三朗读全文说说人们为什么爱戴炎帝。1.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畅谈所感所想,引导学生了解炎帝是怎样创市的,同时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炎帝为百姓着想、关心百姓生活的品质。2.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讨论学习中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1.看拼音,写词语。yn d(炎帝)fn f(反复)b jio(比较)chun li b x(川流不息)g l(鼓励)du y(多余)2.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复:重复转过去或转回来恢复反复()复制()收复()(2)鼓:打击乐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发动;振奋鼓动()花鼓(

14、)鼓掌()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时间()中心()播种()交换()搜集()收获()生活()整理()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炎帝关切地问:“你们长年只吃这些东西吗?”(2)老百姓觉得生活方便多了。5.炎帝为什么要创市呢?提示:百姓互相交换产品的需要。一炎帝传说,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曾与黄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被打败。一说炎帝即神农氏。二炎帝的贡献相传,炎帝曾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2.立市,首辟市场。3.治麻为布,民着衣裳。4.作五弦琴,以乐百姓。5.削木为弓,以威天下。6.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三炎帝祠炎帝祠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境内常羊山上。这里是神农炎帝的陵寝,为炎黄子孙拜祖祭祀的主要场所。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神农氏族始祖炎帝始生地在姜水,轩辕氏族始祖黄帝始生地在姬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