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9794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施工组织管理和机构配置 第四章 施工部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五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六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七章 工程质量管理 第八章 工程安全管理 第九章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 季节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一章 合理化建议及降低成本措施第十二章 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第十三章 工程回访及保修制度第十四章 防治“ 传染性疾病” 的主要措施附件: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四、施工进度计划表 五、施工平面布置图 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 编制说

2、明和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在工程实施前还要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从严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制定环保措施,控制噪音尘埃污染,减少投诉;制定安全生产措施

3、,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同时,在施工中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将建设单位投资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更好更快地交出让建设单位满意的精品工程。1.2 编制依据1. 山西省方山肉牛场农垦危旧房改造项目施工招标文件2. 山西省方山肉牛场农垦危旧房改造项目施工施工图3. 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4. 现场勘察情况5. 项目部施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本工程施工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法规、规范要求: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0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34)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325-20017)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6)湿

5、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规模本工程为山西省方山肉牛场农垦危旧房改造项目施工,位于山西省方山肉牛场。2.2 设计概况2.2.1 建筑设计1、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上部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室防火等级为级,储存类别为戊类。建筑外墙门窗均立樘墙中,抗风压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B/T7106-2002)的5级;气密性能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检查方法(GB/T7106-

6、2008)中规定的6级。水密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B/T7108-2002的4级;隔声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B/T8485-2002D 5级。 结构设计设计特点:本工程由山西省方山肉牛场投资兴建,山西纵横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 给排水设计生活给水管采用聚丙烯塑料给水管(PPR),专用热熔工具热熔连接;生活污水管及室内雨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及其配件,承插粘接接口;污水排管采用PP1-UPVC管。 采暖系统低温热水PPR管水平串联系统,地暖、铸铁散热器。 电气设计强电系统:照明、插座。干线钢管暗埋,支管PVC暗管。弱电系统:电话系统及信息系统。2.3 施工条件本工程位于方山县,三通一平已经完成。第三章 施

7、工组织管理和机构设置3.1 施工组织管理1、施工管理体制的设置原则1)形成有一定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按要求顺利完成。2)根据本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建立管理组织。3)采用项目管理体制的同时,经济合同手段辅助以部分行政手段,明确各方面责、权、利。2、项目法施工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创工程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在推行项目

8、法施工的同时,从文件控制、材料采购到产品标识、过程控制等过程中,切实执行ISO9002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达到创优质高效的目标。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其下设技术组、经营租及材料设备组。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实行经济责任承包。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3、组建项目经理部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组建一个由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配备精干的施工管理人员。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规划。组织、协调、

9、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施工中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关键部位以及复杂的施工环节做到跟班作业。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员,分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班长带班。为保证项目部管理层指令畅通有效,工作安排采用“施工任务书”的形式,要求签发人和执行人签字,项目经理层作为执行的监督者。施工任务书的工作内容完成后由签发人密封并签字,如未能密封必须找出原因并对执行人进行处罚。3.2、项目组织结构设置及职责1.项目管理网络图如下:项目经理部保管员员工代表资料员预算员 机械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技术员施工员其他安装班装修班班长水暖安装班

10、班长土建班班长模板班班长电工班班长钢筋班班长施工工人2. 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1)工长:直接管理和指挥班组施工生产。 2)技术员: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技术、施工、质量、安全技术管理。 3)质检员、安全员:质量检查、安全检查、文明施工、生活卫生检查。 4)资料员:资料整理、材料送检。 5)材料员:材料采购、装卸、保管、发放。 6)管理员:现场保卫、综合管理。第四章 施工部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4.1 施工部署 任务划分施工时根据专业划分任务,土建、防水、部分装饰等工程分别由各专业队伍承担,在公司、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以土建为主导,各专业之间做到相互协调、密切配合。4.1.2 施工组织计划根据工程特点,通

11、过加强计划、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4.2.1 本工程外脚手架均采用全封闭钢管单排脚手架。 木工场合办公用房等其他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住宿房不在现场设置,利用原有设施。4.3.2 施工用水、用电本工程临时用电将分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线路敷设采用钢管暗埋,从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点引至各施工用电点。生活部分用电主要供应办公室、部分路灯等;施工用电部分主要供应施工机械等。根据作业面相应设置若干配电箱,2个回路,选用XV-3*25/2*30五芯电缆,生活办公选用BX3*4电线。施工用水经计算,主管选用32塑料管,支管选用25塑料管,由水源点引出埋至各施工用水点,以供施工用水之用。4.4

12、 总平面管理为了减少各种材料的运距,避免无效劳动,有效地组织现场的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确保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平面管理工作设有专人负责,划片包干管理,未经工地负责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任意改变。1、设立现场领导小组。现场领导小组死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现场施工道路均要硬化,基坑坡顶排水沟必须做好。施工时要加强对排水沟的管理,保持水沟的畅通。不得任意挖沟阻塞交通和排水通道。确实需要调整这些设施时,要征得现场领导同意,然后集中组织力量,突击施工,并迅速采取措施恢复使用功能,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及时解决问题。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轴线控制桩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加以妥善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1、 及其他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分批分期进场,场地要统一规划,严格控制堆放地盘,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管理,严禁随心所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