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49168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省XX县2012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XX县2012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主管部门:XX省XX县农业局承担单位:XX省XX县畜牧兽医局建设地点:XX省XX县有关乡镇二O一一年十二月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XX省XX县2012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2、项目承担单位XX省XX县畜牧兽医局3、项目建设地点(1)对县域内的浩山乡、太平关乡、黄岭乡、龙城镇、芙蓉农场、太泊湖开发区等6个乡、镇、场的6个血吸虫疫区行政村(分场)等实施农业综合治理。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县畜牧兽医局5、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限为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20

2、12年底竣工验收。6、项目建设规模2011年12月份省发改委、省农业厅联合下发了XX县2012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对XX县2012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规定,要求挖鱼池200亩,水改旱900亩,建家禽圈养栏舍10000。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万元,地方配套60万元。二、结论与建议通过近三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我县重疫区农业综合治理和县畜牧局化验室的进一步改造,已显著提高家畜血吸虫病的检测、诊断水平,通过2012年进一步治理,压缩血吸虫病重疫区范围,有效地保护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对今后

3、血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因此在疫区实施该项目很有必要。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它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也极大地制约疫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面对肆虐的血吸虫病,毛泽东诗词曾形象地描写出 “华佗无奈小虫何”的深切感叹,造成了“万户萧瑟鬼唱歌”的悲凉景象。血吸虫病有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流行病学特点,据资料统计,有40多种哺乳动物可以感染血吸虫病,成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家畜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造成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载体。2004年9月,六部委又联合制定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

4、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以下简称重点项目纲要。重点项目纲要要求农业系统要在全国16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11713个重流行村中,实施农业工程灭螺(水改旱、水旱轮作、沟渠硬化、养殖灭螺)和家畜传染源管理(家畜圈养、以机代牛、建沼气池、家畜查治)等农业血防重点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面完成纲要目标任务。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的实施是确保疫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人体感染血吸虫病后,轻者身体不适,生产、生活能力下降,重者造成人体重要器官严重病变(如肝硬化、肝腹水等),致使病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疫区农民常年受血吸虫病感染

5、威胁,生病后医疗费用和生产损失很大,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对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XX县是血吸虫病重疫区,目前有螺面积1851.1864万平方米,其中江滩型703.1197万平方米,内湖型683.2554万平方米,山丘型464.8113万平方米,全县19个乡镇,179个行政村,其中17个乡镇和132个行政村为疫区,112个村有钉螺,现有阳性病人32151人,晚血病人205例,阳性病牛113头。近年来,虽然加大了血吸虫病防治力度,但由于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血防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可以大幅度压缩疫区范围,减少疫区群众接触疫水机会,最大限度保护疫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6、对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的实施是确保疫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血吸虫病流行直接影响疫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家畜感染血吸虫后无论是丧失耕作能力还是因病造成产仔率下降或死亡都给农民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而且因为血吸虫病危害疫区家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影响群众对畜产品消费的信心,不利于疫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严重制约了疫区牧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XX县沿长江岸线48公里,是XX省长江岸线最长的县,境内芳湖、太泊湖二大湖泊,总面积达6.7万亩,沿江沿湖滩涂草场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理想场所。如果沿江、沿湖疫区得不到有效治理,任由血吸虫病

7、及钉螺孳生繁殖,丰富的天然牧草资源就不能被有效利用。实施本项目后,可以极大改善疫区生产环境,逐步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对疫区家畜的危害,确保疫区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3、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的实施是现阶段开展农业血防工作的根本途径。农业血防直接服务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其各项措施的实施将直接促使农民受益,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要完成农业血防目标任务,最有效方法就是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多年血防实践证明,家畜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从整个传染源上实行综合治理,家畜圈养、水改旱、水旱轮作、养鱼灭螺、沼气灭螺等农业血防项目综合治理措施,才能真正改善疫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控制传染源,

8、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疫情,消灭血吸虫病。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兽医体制改革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15号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这次改革以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完善机制为主要目标任务,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兽医管理体制。借着这次改革的东风,XX县兽医行政、执法监督、技术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健全,队伍稳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明显提升,为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提供了坚强的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撑。2、良好的群防群控基础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机制。一直以来,血防工作已经形成各级政府领

9、导高度重视,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了群防群控、部门协作、多渠道筹资的有效合作机制,同时由县政府成立血防领导小组,财政、计划、卫生、教育、农业、水利、林业等多部门同步协调、联防互动,坚持人畜同步查治,同步防控,做到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造林与水利建设和血防工作协调一致,同步推进。由于长期遭受血吸虫病危害,疫区人民群众对消灭血吸虫病有着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结合农业生产发展,改善疫区生产生活环境,坚持防病与生产相结合,治疫与致富相结合,已经得到疫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防治,群众基础好。3、丰富的基层农业血防工作经验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极为

10、便利的条件。多年来,农业部门在疫区开展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特别是2008年至2011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经验,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转变传统种植习惯、养殖习惯和生产方式,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实施以机代牛耕作,降低易感家畜数量,实行牲畜圈养,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结合沼气池建设,对家畜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理,把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血防项目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在疫区开展水改旱灭螺、挖塘养鱼灭螺、沼池建设灭螺等多项措施并举,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一、疫区血防现状XX县属长江沿岸丘陵地区,境内水网丛横,沟

11、渠交错,十分利于钉螺和血吸虫病的兹生蔓延,血吸虫病在疫区内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疫区人民和家畜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项目的112个村是血吸虫病的重疫区,该水田不是易旱高田就是地势低洼的易涝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于项目区长期受血吸虫威胁,县委、县政府对血防工作高度重视,成立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县城建有血防站,设有门诊部和住院部,全县每年都要进行两次常规性的查螺灭螺工作,并派出数支血防工作小队,深入疫区宣传血防知识,为人民群众查治血吸虫病,多年来,血防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二、疫区农业发展现状XX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棉花、油菜常年种植面积达25万亩,皮棉年

12、产量2万吨,油菜籽年产量3万吨,单产、总产双双名列全省前茅,粮食种植面积9万亩,总产量达5.4万吨。近年来,随着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家畜、家禽和水产品养殖数量较快。2011年,耕牛(包括菜牛)总数为4315头,水产品总量达2.7万吨。三、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项目区主要濒临长江沿岸和滨湖地区,地势低洼,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经济效益低,经济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居民食用猪肉占肉类总量比例为6070%,而牛肉、羊肉、牛奶等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人民消费习惯的逐渐改变,鱼和牛肉的消费量将不断提高,水产品和草食畜产品的市场将不断扩大。项目实施后,通过水

13、改旱、养鱼等措施进行农田基本改造,可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土地资源,发展农牧业和养殖业。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承担单位是XX县畜牧兽医局,财务单列,副科级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其职能是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在畜牧业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完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动物防疫、农业血防、兽药、饮料监管等各项工作。 一、人员技术状况畜牧兽医局现有专业技术干部13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4人,中级畜牧兽医师3人,初级畜牧兽医师6人,专业文化程度较高,其中大学本科3人,专科生5人,中专生5人,平均年龄41岁。下辖乡镇基层兽医站16个,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并设有家畜血防站,有血防

14、专干3人,历年从事农业血防工作。为了配合搞好项目实施,县农业局还抽调了4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同志参与项目实施工作,在近几年实施中,得到了省厅充分肯定。二、财产、设施状况现有固定资产100余万元,独立的工作用房一栋,面积420平方米,建立了设施较为完善的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列入国家级动物测报网,承担农业部动物疫情测报工作,配备了各类化验设备15万元。该中心在水改旱、养鱼灭螺、家畜圈养等模式防止血吸虫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相关的经验。第五章 建设地点选择分析在坚持综合治理血防工作方针的基础上,为维护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一是水改旱项目选择在浩山乡的柳墅村、龙城

15、镇的西垅村血吸虫病疫区村,人畜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严重的区域,周边环境和地理条件有利于水改旱项目的实施。二是养鱼灭螺项目选择在血吸虫病重疫区的太泊湖开发区,周边地理条件和水系有利于养鱼灭螺工程的实施。三是家畜圈养栏舍项目选择在太泊湖开发区泊湖村、黄岭乡芳湖村、芙蓉农场二分场、太平关乡平坂村,周边地理条件和环境有利于家畜圈养栏舍工程的实施。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XX县地理位置在东径11622至11653,北纬2935至3006之间,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XX省的北部门户,东与安徽省东至县接壤,南与XX波阳、都昌县毗邻,西与本省湖口县山水相依,北与安徽宿松县、望江县隔江相望。水域面积18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7%,县境内有单独的水系河流40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水系有4条,有太泊湖、芳湖二大湖泊,总水面达6.7万亩。大、中、小型水库多,水资源非常丰富。2、地形地貌县境以低山丘陵为主,次为垄岗低地和江湖平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高、西北低,南北长57公里,东西宽48公里,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4万亩,其中水田9万亩,旱地25万亩,水面33万亩,山地面积116万亩;林地面积2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3、气候该县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并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