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7046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花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相关知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

2、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全文共7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预习自测1、解决字词。字(注音并组词):倾 ()置 ( )循 ( ) 既 ( )秉 ( )赠 ()昙 () 即 ( )词(解释词语):置之不理 秉烛夜游我要积累的好词:我不懂的词:2、再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和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我能理清课文段落: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再读课文我知道本文的中心句是 。这句

3、话是从( )、( )、( )三方面说养花的乐趣。我的读书感悟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不理解的地方在书上做好标记。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探究点二:老舍先生怎样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找出重点段落,划出关键词句,细心品读。)归纳总结: 探究点二:如何理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国,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句话?(朗读全文,细心品味、找出相关语句)归纳总结 当堂检测我工作的时候,总是 就到院子里去看看, 这棵, 那盆,然后再 。如此循环,让 和 得到适当 ,有益 胜于 。要是赶上 ,就得全家动员, ,十分 。几百盆花

4、,都要 ,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 ,就又一次 、 。可是,这多少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如此循环”是批 ,这样“如此循环”的好处是 。最后两句有两个“这”。第一个“这”指 ;第二个“这”指的是 。1、用划出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2、这里两次写了“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并说“这多少有意思呀!”这是为什么?表达老舍什么感情?训练案1、独立作业。只要昙花开放,就 。只要肯化力气,花就 。只要朋友们高兴,就是 也 。我工作时,不是 就是 ,使 。夏天大雨倾盆,不是 ,就是 。2、按意思写出词语,并选3个说一段话。把它放在一边不管。()自然

5、地生长、灭亡。()举着灯烛在夜间游玩欣赏。()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3、弹性作文,任选一题练习:(1)X X 也爱养花(2)养花读后感(3)流汗流泪也有味 谚语积累真理从辩论中来,幸福从劳动中来。名言警句才花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老舍古诗二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教材

6、助读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四时之景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其中诗题中的“兴”即有感而发,随事吟咏所做的诗。【预习要求】:1、以你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并对诗中重点字词

7、进行勾画批注并熟记。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3、将预习中不能完成的问题标出来,归类到我的疑问中。预习自测1、初读古诗,我能解决字词。注音并组词,我能行。昼 ( )傍 ( )稀 ( )供 ( )惟 ( )蛱 ( )篱 ( )耘 ( )词语理解,我最棒。昼: 耘田: 绩麻: 未解: 供: 耕织: 傍: 桑阴: 日长: 2、感受古诗,我快乐。读第一首诗,我知道诗中写了 人物,我知道了本诗描写的是农村 时节人们忙于 的景象。读第二首诗,我从 、 、 、 等典型事物的描写中,可以知道本诗描写的是 时节的江南农村景象。3、细读古诗,我能说说诗的大意。我的疑惑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

8、读起来不容易理解,但要学好它也不难,关键是掌握方法,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学习,我们可以逐字逐句地讨论,借助注释把诗句弄明白,如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我们等会交流。新课导入学习建议请同学们 用5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探究学习。探究案探究点一:第一首诗,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第二首诗,后两句中写“唯有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探究点二:这两首诗各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当堂检测1正字音。昼(zu zhu ) 绩(j j ) 傍(bng png )桑阴(sng shng ) 惟有(wi wi )蛱蝶(ji

9、xi )2、四时田园杂兴(一)是 代诗人 写的。前两句描绘了 的景象,后两句写了 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 之情。 我的收获 课堂小结: 课堂评价:训练案一 我能补充下面。1.描写劳动的成语热( )朝( ) 汗( )( )背 男( )女( )起 ( )贪( ) ( )( )力尽 ( )耕( )作2形容田园风光的成语山( )水( ) 依( )傍( ) 春意( )( ) 春光( )( ) 生机( )( ) ( )( )棋布二、诗句接力赛: ,村庄儿女各当家。梅子金黄杏子肥,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总把新桃换旧符。

10、 (王安石元日)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三、课外类文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八)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1、 给加点的字注音。筑( ) 霜( ) 枷( )2、 知词义,解句意。场泥:打谷场。 霜晴:下霜后的晴天。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3、 按照读音的韵律,用“/”给诗划节奏。例如:新筑/场泥/镜面平。4、这首诗所写的季节和表现的主题是( )A、春日,农民忙着耕种播种。 B、夏日,农闲时人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C、秋日,农民夜以继日赶打稻谷时的快乐心情。 【古诗积累】【课后小练笔】 通过每句诗,想想在你的脑海里还出现了哪些画面或者就这幅种瓜图的具体情景吗?想象一下,用你的笔将它描绘出来。山中杂记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平等、关爱、尊重和欣赏的情感态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悟、自主学习、讨论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