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46232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用工需求越来越多,为改变生活状况,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我们村野不例外。通过调查,我发现村里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外由打工,有的即使没由外打工但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这对孩子成长、发展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儿童发展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由来。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由,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

2、人担忧。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里O3、监护管理不够强。留守儿童大多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由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4、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

3、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此,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很多。5、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在走访中,我发现孩子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特别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已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

4、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有的父母在外,不在孩子身旁,有的父母虽然在身旁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又因忙碌而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导致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从以上五个方面看,第一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开发了养殖项目,有的则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已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弃裕的经济支持。但在经济收入、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如何提高家庭经济能力并不是教育问题,第二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需求之间形

5、成落差。家长整日忙于农活或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即使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完成作业这项最基本的观念上,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第三从农村学校教育来看,教育力量薄弱影响孩子成长。由于客观的家庭原因,孩子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致使孩子不能享受优质的教育。三、对策与建议1、强化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一是政府和有关部

6、门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作为解决工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三是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工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2、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由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掌握;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3、充分发挥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功能。建立农村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儿童教育是家庭、学校、村(社区)共同的责任。在村(社区)可建立家教咨询站、家教服务站、农村少年儿童教育服务中心,在假期,由村(社区)组织邀请本村在外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开展对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和家教服务工作。2010年7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