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44805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明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能力目标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3、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学习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学习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习方法】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知识结构】【巩固练习】1组成家兔身体的主要元素是( ) AC、H、O、N、Ca、PBH、O、K、S、P、Mg CC、P、O、S、H、NDN、P、K、Ca、S、Zn 2下列元素中属于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 ) AC BNCMg

2、DFe 3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辅助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 ) A糖尿病、肠炎 B胃炎、肾炎 C糖尿病、肾炎 D胃炎、肠炎4人的肝脏细胞中最多的有机物是 ( )A水 B蛋白质C脂肪 D肝糖原5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 AC BOCH DN6检测蛋白质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主要目的是 ( ) A重复两次,结果准确 B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发生的颜色反应作对照 C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失败后还可重做7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3、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8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将试管放进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 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C试管在加热前应作编号处理D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试管同时放到烧杯中加热9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请你选用试剂测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

4、洗出的白浆物质,所用试剂分别是 ( )A碘液、苏丹染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C碘液、斐林试剂D双缩脲试剂、辈林试剂10据2020年6月27日齐鲁晚报报载,现年42岁的美国人帕特里克杜尔,曾经是一个超级大胖子,体重为486公斤,那么在其组织细胞中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 )A水 B无机盐C蛋白质 D脂肪11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12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ACa2+ BSOCZn2+DH2PO13鉴定脱脂奶粉是否

5、为伪劣产品,需用的化学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苏丹染液C石蕊试纸 D红墨水14某块地在施用了含硼的微肥以后,其增产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含硼的微肥有利于植物的 ( )A受精作用 B光合作用C细胞呼吸D同化作用15在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1)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适用的材料是 ( )A苹果 B豆浆C鸡蛋蛋白 D花生种子(2)_的实验不需要制备组织样液,但需要将_浸泡一段时间后,用_切片法制成临时装片。(3)糖类的鉴定所用试剂是_,其中糖主要指具有_性的葡萄糖等,与该试剂在_条件下生成_色的沉淀。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三)1-5 C D C B B 6-10 B A A B C 11-14 C C B A 15(1)B (2)脂肪 花生种子 徒手 (3)斐林试剂 还原 加热 砖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