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2336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以识字、写字为主,文章的作用一是识字的文本,二是熏陶与体会阅读的乐趣。二年级与一年级教学要求最大的区别:(1)培养语感,渗透理解。体现在:由主要靠读中感悟到通过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由说简单句子到说比较复杂的句子;由知道标点符号到使用不同语气的四种标点符号;由正确的读的指导到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积累由词语到句段。(2)简单运用,学习写话。(3)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4)鼓励开展课外阅读。(5)加强习惯培养。低年级朗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学中怎样指导?朗读应达到的要求:(1)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

2、舌音,或根据地方方言特点指导容易读错的音。还要读准轻声、儿化、变调。(2)读通句子。包括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颠倒、重复字句;读准标点符号的停顿和表达的语气;读好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和难读的句子。(3)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低年级读书是应该有个层次的,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或有感情读)。对于低年级来说,朗读的要求不是很高,能正确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渐达到流利,有感情。这个“有感情”也只是“读出合适的语气”“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这个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老师的示范和点拨指导。所以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举几个成功

3、的例子:例:三个儿子生:读“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师: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生:说他嗓子好。师:好到什么程度呢?生:谁也比不上他。师:你是这样读的,“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想听听老师怎样读吗?看看我们谁读出了她妈妈要说的意思。师:“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怎样读是夸他?生:老师这样读是夸他,说他谁也比不上。二年级教材全文不注音,教学有难度,怎么办?拼音是识字的拐棍,有利有弊。拐棍给到什么时候?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希望老师在现有条件下研究解决办法。如,第一遍读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允许查查、问问,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有耐心。这对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有好处。长此以往,学

4、生识字巩固了,朗读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另外,学生的学习有一个过程。希冀学生通过一次学习,就全部达到目标,是不现实的。学生在识字有遗忘的情况下,读书出现困难,要给学生时间。还可以借鉴阅读连环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多种方法帮助阅读。二类字需要教结构吗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核心是准确把握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如果是把要求认识的字当成要求会写的字去教,提高要求认识的字的教学要求,不仅加重课业负担,疲于奔命,而且造成“认”“写”相互掣肘,必然导致该认的不巩固、该写的写不好的结果。实验区的老师在思想上要十分明确: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也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要

5、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体了解意思,并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导学生认识要认的字时,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分析、识记字形,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呢,认字的巩固率并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严格按课标关于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把时间、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关于朗读指导关于朗读的指导。要重视朗读指导。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要舍得花时间,使学生读正确,通顺,流利,逐渐形成语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以及感情的变化。反对离开课文背景,对句子语气进行支离破碎的朗

6、读指导。可以进行必要的范读,如,长句子的断句,句间的停顿,轻声,儿话,疑问句。(备选笑料,“老师的心跟同学的心贴在一起。”四川人说:“老板,给我来碗面块儿”,重读“儿”产生的效果)教师范读,可以用一些更平等的方式,如,我也来试试,这样读是不是好一些?教师的指导读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有时,为了突出自主学习,兜圈子,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怎么读,或是不停地尝试,但又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心理受挫。教材容量太大,每学期都觉得时间很紧张,怎么办?教材容量大的意图:一是给孩子提供更充分的阅读材料,阅读机会;一是通过增加教学内容强制改善教学,引导教师不过细分析内容;一是方便安排生字,以避免某课生字量突破一定比例,给学

7、生学习造成更大的困难。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把握两点,一是巩固识字,二是流利朗读。到二年级,孩子有了一定基础,再慢慢提高要求。教材容量大的处理提示:(1)整合教材;(2)领会编者意图,把握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训练朗读,不重在理解上;(3)根据课型,突出重点。把拼音、识字课、阅读课等课型一定要区分开。(4)简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二年级上册识字教学建议在认写分开条件下的识字教学,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识字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会使教学实践出现偏差。本册安排4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部分都是常用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

8、字方法,偏旁部件认记字形,发现识字方法,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有独立识字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记这些生字。有些字词,如,“整齐”的“整”,“攀登”的“攀”,“摘棉花”的“摘”, “镰刀”“篱笆”,“躲藏”的“藏”,音义不难掌握,但字形结构复杂,笔画繁多,要初学汉字的儿童掌握书写比较困难,这些字词,没必要在认得它的同时,就让孩子书写。而以后他们学生学的字词多了,偏旁部首书写熟练了,书写也就不难解决。有些字,音、形、义儿童能掌握,但字义运用与儿童实际有一定距离,如,闪闪的,三心二意,万众一心,就暂时不要求运用。这种情况,在三四年级仍然存在,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等词

9、语,硬是让学生学了马上运用,学生就只好依葫芦画瓢。但是,还有一些字词,如,工人、学习、劳动、上、下、日、月,音、形、义等不难掌握,实际生活中也常遇见,儿童接触到这些字词时,就要求“四会”,事实告诉我们,是可能的。误区:过细。分析到笔画,或字字要求写。有的老师持怀疑态度:不写,能巩固吗?不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学生能记住这些字吗?有些很典型的字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编编儿歌,猜猜谜语,确实有助于学生记忆。比如:“笔”。但是这样的分析一定要在认识字音之后。有些很简单的字,如“太”,很多孩子都会认了,还来分析,不是多此一举吗?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辅以重点部位的指导,帮助儿童建

10、立音形义的联系,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如,“叠”“藏”“舞”“柳”。过简:一带而过,本课中认识,搬了家就不认识了。总之,识字的第一步,就是放低要求: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算认识。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如,把生字和以前学过的字组成词语,句子,短文,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与生字反复见面,从整体上把握字形。通过提早阅读来复习汉字,巩固和发展识字。从人教社学期末提供的测查意见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观点。纸船和风筝“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这一自然段有两个重点词“漂流”和“飘荡”需让学生理解。学

11、生熟读课文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简笔画“河流”和“高山”,随手将词卡“漂流”贴在河流上,将“飘荡”贴在高山上。启发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有水就漂,漂流的漂是三点水旁”。 “有风就飘,飘荡的飘是风字旁。” 学生略加思考,即抢着回答。而且再读时把松鼠和小熊吵架后互相不愉快的语气也读了出来。 一对易混的生字,一对不易理解的词语,由于老师导向性的提问,竟然由小学生自主发现,并将字的音形义,结为一体,而且读中感悟,体验了情感、理解得多么深透啊!(1) 找到文中含有“病”字的词语。学生画圈,理解词语(病床、病房、传染病,病了)以词语为切入点,自然恰当。(2)自由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细细体会。畅所欲言,想象科

12、利亚的“不能”和“只能” 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3)引读重点句段,体会科利亚躺在床上的感受。要把握好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教学篇幅长的课文,要把握教学重点。就朗读课文来说,课上如果让学生多次朗读全文,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教学时间。朗读训练要分出主次,重点段落、句子要多读,生字集中的句子、长句子、不好理解的句子也要多读,朗读全文的次数不宜多,可以布置学生课外练习读全文。另外

13、,问题不要提得太多,太碎,要精心设计,抓住重点。您问题中提到的“积累”,估计是指词句的积累。我看到有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给同学听;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课外读物中好的词语、好的句子;鼓励学生把会写的词语或自己想写的词语、句子,抄在词句集锦本上;借助展示台展示自己书面积累的词句等。有的教师还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或书面表达之中。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言。至于在二年级下册写字教学中如何操作才能节省教学时间的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供您参考。1、要明确本学期写字教学的重点。本学期写字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写字质量

14、,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美观。2、指导写字时,要抓难点。教学时,不要字字分解笔顺,也不要不分难易逐字做指导,只有这样做,才能节省教学时间。例如第9课要写的字:“岛、纱、环、绕、胜、隐、约、省、盛”,组成这些字的偏旁和部件学生都写过,就不要再一笔一笔做指导。教学时,只需提示“纱、省”中的“少”第一笔不要写成竖钩,“绕”不要多加一点,写字时要先观察范字,书写时要摆好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就可以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做个别辅导)。重点指导“展、建、茂”的书写。3、不要字字分析结构。汉字结构的知识要给学生,可以用典型的字例来说明。如:以“朗、钉”等字为例,认识左右结构;以“迈、迷、冈、厚”等为例,认识半包围结构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