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41683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优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学业要求核心素养1.了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2.理解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深刻理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4.明白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必然。5.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意义。1.政治认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2.科学精神: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初学教材深度预习掌握本课必

2、备知识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直到解放初期,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氏族公社生活:土地归村社公有;农业生产广泛实行共耕的形式;狩猎所获用原始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这里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四川凉山的奴隶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阶级差别巨大。奴隶在奴隶主家,没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干活的义务。奴隶主层层剥削奴隶,随心所欲买卖奴隶、枪杀奴隶,奴隶们过着牛马不如、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直到解放以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他们的生活才得以改善。新中国的成立,让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和四川凉山的彝族跨越千年,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当地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思考以下问题

3、: 原始社会为什么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提示: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产品没有剩余,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才能生存,所以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提示: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个体劳动逐渐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的产生使社会逐渐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于是产生了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为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提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建

4、立,相较于奴隶制生产关系而言,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是一种社会进步。 说说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进步性。提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什么说“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提示: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1)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基本特点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

5、劳动产品决定因素是由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的(3)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氏族: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制度: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部落联盟:原始社会晚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想一想原始社会无剥削、无压迫,是理想的社会状态吗?提示:不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人生活极其艰苦,维持生存非常困难,处于野蛮状态,在饥饿驱使下曾发生人吃人的现象。2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解体(1)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

6、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2)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最早生产工具和牲畜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3)原始社会的解体: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3阶级的形成和奴隶制国家的建立(1)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2)阶级的形成: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

7、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原因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目的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标志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意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议一议阶级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会消失的。提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顺应了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阶级将

8、会消失。4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想一想有人认为奴隶社会存在着残酷的剥削,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一种社会的倒退,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历史的进步。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制生产关系(1)确立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奴隶社

9、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因素: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2封建制度(1)剥削制度阶级剥削的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剥削方式: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

10、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2)专制制度制度特点: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点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思想统治:地主阶级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3阶级斗争(1)阶级对立: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2)表现形式:抗租抗税运动、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等。想一想同奴隶社会相比,封建社会有哪些进步的地方?提示:地主只占有土地,并不占有农民本身;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儿土地,劳动成果除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

11、支配;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产生及特点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2)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劳动力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资本有开办资本主义

12、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过程: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两个条件形成。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议一议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获取劳动报酬,不存在剥削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这一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通过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工资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剥削,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3)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方式:新型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标志:资产阶级

13、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4)资本主义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一评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工人所创造财富的占有远远大于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请你评析这一观点。提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的建立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确立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再次跨越。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特征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是资

14、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想一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何成为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痼疾?提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的产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显得过剩。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这一生产过剩就不会消除。(2)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5、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过剩的出现: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3)难以治愈的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随着机器大规模使用与社会分工的细化,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私人占有制的主要表现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产品也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产品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2)资产阶级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其尖锐化不可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