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14205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邀湖路站防水施工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总体施工筹划31、施工进度计划42、资源计划42.1、施工人员组织42.2、主要机械设备42.3、主要工程材料4四、防水施工方案51、防水原则及标准51.1、防水原则51.2、防水标准52、防水施工设计52.1、结构自防水52.2、 结构外防水63、防水施工方法63.1、基层处理73.2、底板防水层施工(自粘卷材空铺法)73.3、侧墙防水层施工(自粘卷材反粘法):83.4、顶板防水层施工93.5、施工缝、诱导缝、防水施工113.6、接地网的防水处理措施203.7、泄水孔处理213.8、混凝土的振捣22五、质量控制标准221、防水卷材质量控制标准222、细部

2、结构质量控制标准22六、质量保证措施231、成品保护措施232、组织管理233、施工报验及施工条件24七、工期保证措施25八、安全保证措施25九、消防保证措施26十、环保、文明施工措施26邀湖路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2011版)7、预铺/湿铺

3、防水卷材(GB/T23457-2009)8、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9、遇水膨胀止水胶(JG/T312-2011)1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01)11、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邀湖路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图(2013年3月)二、工程概况邀湖路站主体结构采用双层的单柱双跨(局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主体结构外包尺寸为181.6m(长)19.1m(标准段宽)。端头井基坑开挖深度约18.4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16.8m,负一层净高4.950m,负二层净高6.306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基坑竖向共设四道内支撑

4、,第一道支撑采用800900的C30混凝土支撑,间距9m;其余三道支撑采用钢支撑,第三道支撑下1.5m处设置换撑。钢支撑采用609,t=16钢管支撑,间距为3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2个风亭。 车站防水设计为全包防水。主体结构顶板、顶梁、侧墙、底板、底板梁等邻土侧构件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顶板以及一起一次浇筑的侧墙采用补偿收缩防水;中板、中板梁采用C35混凝土;永久结构柱除BZ、AZ、QZ等外均采用强度等级C40混凝土,梁、板、柱节点处混凝土与框架柱同标号。底板下素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采用C20;后期填补孔洞及后浇结构须采用C35补偿收缩混凝土。三、总体施工筹划1、施工进度计划邀湖

5、路站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分八段进行施工,施工时间为2013年5月4日2013年9月25日。2、资源计划2.1、施工人员组织为确保工程总体计划按时完成,我们将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及人员,按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施工中努力为结构防水施工创造条件,以确保结点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主要工种人员安排:工 种数 量(人)工 长1人技术负责人1人工区技术员3人电焊工2人普 工5人防水工10人电 工2人合 计:24人2.2、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表序号机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用 途1交直流电焊机BX1-300-2台2钢材焊接2喷灯套2烘烤3裁切刀把5卷材裁切4抹子个5基层找平5压辊根5卷材压实2.

6、3、主要工程材料序号工程材料品种单位数量1自粘卷材m272002钢板止水带m10153钢边橡胶止水带m3504遇水膨胀止水条m195四、防水施工方案1、防水原则及标准1.1、防水原则(一)、车站防水施工原则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二)、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以接缝防水为重点,并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满足结构使用寿命的要求。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加强钢筋混凝土的抗裂,防渗能力,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其耐久性;同时以诱导逢、施工缝、变形逢等为防水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效果。1.2、防水标准(一)

7、、地下车站(包括出入口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二)、风道、风井、非机电设备集中的结构区段防水等级为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 。2、防水施工设计2.1、结构自防水结构自防水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本工程主体结构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控制结构裂缝的产生: (1)控制车站纵向分段长度(即纵向施工缝间距),每段长度保证在30m内,以减少混凝土由于收缩应力而引起的收缩裂缝;(2)采用C35防水混凝土

8、,抗渗等级不低于P8;(3)混凝土抗碳化能力,以理论计算达到100年,碳化深度不超过2cm;(4)混凝土60天干燥收缩率不大于0.015%;(5)混凝土裂缝宽度:迎水面0.2mm,背水面0.3mm,并不的贯通;(6)迎水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背水面受力钢筋保护层40mm;箍筋、分布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需满足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保护层要求。(7)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应小于150mm。(8)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2.2、 结构外防水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全包柔性防水层。车站结构外侧采用铺贴柔性防水卷材,顶板设80mm、底板设50mm的C

9、25细石砼保护层,参见标准剖面防水图。车站主体结构标准剖面防水图3、防水施工方法本工程底板、侧墙均采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4mm,顶板采用单组分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加油毛毡;并辅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保护层等。 3.1、基层处理1)、基层必须抹光、坚实、牢固,无空鼓、松动、起砂、麻面等缺陷,施工完成以后经施工队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自检,项目部经自检合格以后再上报监理工程师最终检查。2)、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大于5,且每米不多于1处。3)、基层若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应用1:2.5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4)、平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

10、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5)、突出基层表面的尖锐硬物、砂浆疙瘩等铲除,不能铲除时应采用水泥砂浆抹面覆盖处理,抹面圆弧半径应大于300mm。并将尘土杂物清除干净,阴阳角、管根部等处更应仔细清理,若有不同污渍、铁锈等,应以砂纸、钢丝刷、溶剂等产以清除干净。3.2、底板防水层施工(自粘卷材空铺法)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基面-空铺卷材-相邻卷材对接-对接口密封-施工缝、诱导缝等节点加强处理-施作50mm厚C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验收施工方法a.清理基面:基层应平整、坚实、无明水,基层突起物应清除干净,局部凹陷应用水泥砂浆填补。b. 空铺卷材,卷材与混凝土垫层基面采用空铺法施工

11、。空铺卷材,卷材长、短边搭接宽度均为100mm,相邻卷材之间对接,接缝控制在5mm之内。c对接口密封:对接缝内刮涂密封胶,用150mm宽附加密封搭接条密封,粘贴封口条前撕去封口条范围内的保护膜随即粘贴封口条,用压辊压实,若接头处污染,应先清理干净。自粘防水卷材连接见下图所示:自粘防水卷材连接平面示意图d. 节点处在大面卷材铺贴完毕后,按要求对节点进行加强处理。并及时浇筑50mm厚C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e所有阴、阳角部分均采用50mm50mm的1:2.5水泥砂浆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处理如下图所示: 阴角、阳角倒角处理 3.3、侧墙防水层施工(自粘卷材反粘法):施工步骤清理基面-固定预铺粘结点点粘

12、预铺卷材-长、短边粘贴搭接-节点加强处理-质量验收a.清理基面:基层应平整、坚实、无明水,基层突起物应清除干净,局部凹陷应用水泥砂浆填补。 b.固定预铺粘结点:用射钉加钢垫片将100mm100mm自粘卷材片按500mm间距将卷材固定于基层上,粘结面朝外。 c.点粘预铺卷材:将固定于基层上的自粘卷材片的隔离膜揭除,将自粘卷材粘结于自粘卷材片上,粘结点用小压辊压实。 d.长、短边粘贴搭接:用热风枪或者喷灯烘烤卷材的长、短搭接边,搭接宽度80mm,再用小压辊压实,使用喷灯时工作环境必须保证通风。 e.节点处在大面卷材铺贴完毕后,按规范要求对节点进行加强处理。 f.质量验收后,浇注侧墙混凝土前,揭除卷

13、材靠近后浇侧墙一侧的隔离层。侧墙防水施工大样见下图所示:侧墙防水施工大样图3.4、顶板防水层施工1)基层处理: a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木抹子反复收水压实(采用钢抹子压光时,会造成基层表面过于光滑,降低涂膜与基层间的粘结强度)使基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之间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不掉沙、无油污等存在。b基层表面的气孔、凸凹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应补处理,基面必须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当基层上出现0.2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0mm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设置聚酯布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c所有阴、阳角

14、部分均采用50mm50mm的1:2.5水泥砂浆进行倒角处理。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a基层处理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涂抹防水涂料;b涂刷涂料时,先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1mm厚防水涂膜加强层,然后开始大面积的涂抹防水施工,防水层采用多道涂刷(一般35道),达到规定的成膜厚度,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当涂膜表面完全固化(不粘手)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c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部位需要增设4060g/m2的聚酯布增强层,涂刷完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该聚酯布增加层,严禁涂膜防水层表面干燥后再铺设该聚酯布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积防水层;d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80mm厚的C25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350#的纸胎油毡隔离层,立面防水层采用1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进行保护。3)注意事项a不得在雨雪天气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以及施工环境低于5。C及高于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