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37686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化学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课程类别:必修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无机化学是化学教育(专科)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它既与中学化学内容相衔接,又要为后继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学生学习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1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以及氧化还原、配合离解和沉淀溶解等基本理论;2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去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用途等基本知识。并且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注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

2、上得到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自学和利用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4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适当介绍现代化学的新发展、特点及研究新方法,拓宽学生视野。二、主要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及相当学习网站 1、教材:北师大等院校编 无机化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2、主要参考书:无机化学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庞锡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 庞锡涛主编现代化学基础 华东师大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年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无机化学答疑黄孟键 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 张祖德等 中国科学技术

3、大学出版社大学化学杂志3、相关学习网站.http:/ 绪论2 第一章 原子结构8 第二章 分子结构8 第三章 晶体结构42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6 第五章 化学平衡4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42 第七章 酸碱平衡8第八章 沉淀平衡4 第九章 电化学基础82第十章 氢 稀有气体2 第十一章 卤素6 第十二章 氧族元素6第十三章 氮、磷4 第十四章 碳、硅、硼4 第十五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42 第十六章 金属通论2第十七章 s区金属4 第十八章 P区金属4 第十九章 配合物(含配位平衡)82 第二十章 ds区金属4第二十一章 d区金属62 第二十二章 f区金属2 机动8 大 纲 内 容 绪论(2学时)

4、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二化学的分支、发展和前景三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四、怎样学习化学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8学时)一 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简史1 道尔顿的原子论2 氢原子光谱3 波尔理论二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1波粒二象性2德布罗依关系式3海森堡不确定原理4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三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波函数、原子轨道2几率密度、电子云3波函数、电子云图形(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数、空间图形)4四个量子数四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2屏蔽效应、钻穿效应3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及周期表中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五元素周期系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2元素周期表

5、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原子半径2电离势3电子亲合能4电负性5氧化态 第2章 分子结构 (8学时)一 路易斯结构式二 价键理论1 共价键的形成2 共价键的特征3 共价键的类型三 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四 杂化轨道理论1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2 杂化类型五 共轭大p键六 等电子体原理七 分子轨道理论八 键参数和分子性质1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2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极性、磁性)九 分子间力1 范德华力2 氢键第3章 晶体结构(4学时)一 晶体1 晶体的宏观特征2 晶体的微观特征3 晶胞的基本特征4 布拉维系二 金属晶体1 金属键2 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三 离子晶体1 离子结构特征2 离子键3 晶格能4

6、 离子晶体结构模型四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1 分子晶体2 原子晶体3 过渡型晶体五离子极化学说1离子的极化作用2离子的变形性3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4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6学时)一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二 基本概念三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2 热化学(焓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应用、几种热效应及计算)四化学反应的方向1反应的自发性2熵的初步概念3吉布斯自由能4化学反应等温式五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第5章 化学平衡(4学时)一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2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定律3平衡常数与反应标准自由能变的关系4有关平衡的计算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

7、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催化剂与化学平衡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吕查德理原理第6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4学时)一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示法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机理、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阿仑尼乌斯公式、活化能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反应速率理论的简介1分子碰撞理论2过渡状态理论第7章 酸碱平衡(8学时)一酸碱理论1酸碱的电离理论2酸碱的质子理论3酸碱的电子理论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和离子积常数2溶液的酸度3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三水溶液中电离平衡的计算1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稀释定律、影

8、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2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四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2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应用 第8章 沉淀平衡(4学时)一溶度积原理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溶度积原理3 溶度积与溶解度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2酸效应3分步沉淀三沉淀与溶解1 生成弱电解质2 氧化还原反应3 配位反应4 沉淀转化四沉淀反应的应用 第9章 电化学基础(8学时)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氧化数、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氧化数法2离子电子法三原电池、电极电势1原电池2电极电势3 标准电极电势4 标准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的关系5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四电极电势的应用1 计算电池的电动势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3 求反应的平衡常数五化学电源六电解1 电解池2 分解电压与超电压七元素电势图与电势pH图1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2电势pH图的应用第10章 氢、稀有气体(2学时)一氢1氢的存在和物理性质2氢的化学性质和氢化物3氢能源二稀有气体1稀有气体的发现简史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3稀有气体的存在和分离4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第11章 卤素(6学时)一卤素通性二卤素单质1单质的制备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氟的特殊性4用途三卤化氢1卤化氢的制备2卤化氢、氢卤酸的性质和用途四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1卤化物2卤素互化物3多卤化物五卤素的含氧化合物1卤素氧

10、化物2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六拟卤素拟卤素概念、氰和氰化物、硫氰和硫氰酸盐第12章 氧族元素(6学时)一氧族元素的通性二氧和臭氧1氧的结构、性质、用途2臭氧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制法3氧化物三过氧化氢1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用途2过氧化氢的制备四硫及其化合物1硫的同素异形体2硫化物和多硫化物3硫的重要氧化物4硫的重要含氧酸及其盐 亚硫酸、硫酸、硫代硫酸、过硫酸、连硫酸、焦硫酸及它们的盐类5硫的其它化合物五硒和碲 第13章 氮 磷(4学时)一氮磷元素的基本性质二氮及其化合物1氮的结构和性质2氮的氢化物3氮的氧化物4氮的含氧酸及其盐三磷及其化合物1单质磷2磷的氢化物、卤化物3磷的氧化物4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第14章 碳、硼、硅(4学时)一通性1自然界存在和丰度2元素的基本性质3电子构型和成键特征二碳1碳的同素异形体2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3碳的硫化物和卤化物三硅1单质硅的性质、用途和制备2硅烷3硅的卤化物和氟硅酸盐4硅的含氧化合物四硼1单质硼的结构和性质2硼烷3硼的卤化物和氟硼酸4硼酸和硼酸盐5硼、硅相似性比较五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1离子型2金属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