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4541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评析陈敏 执教 王金法 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2、辨析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和区别。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立体图形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教学体积的概念1、体会所有物体都占空间(1)揭示“空间”概念课件出示一个玻璃瓶,瓶中装有一些石子。问:如果我还想往瓶中倒一些水进去,能倒得进吗? 为什么?揭示:像这样瓶子里还有一些空隙、还有一些空着的地方,我们就说这个瓶子里面还有一些剩余的空间。(板书:空间)课件演示

2、往瓶中倒入一些水并将石子浸没。提问:现在还有剩余的空间吗? 追问:瓶中除了剩余的这一部分空间,其它空间都被什么占了?(2)体会物体“占空间”课件播放往瓶中投石子水面上升的动画。提问:为什么石子落下后水面就会升高?引导想象:如果我继续往瓶中丢石子,会怎样?这个画面让我们想起了小时候学习的一个什么故事?(乌鸦喝水)【评析:2、感受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之分(1)引发猜测师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在1号杯中放入了一个猕猴桃,2号杯中放入了一颗番茄。提问:如果我把这两个杯中都加满水,猜一猜装进哪边的水会更多一些? 为什么? (2)实验验证教师将两个杯中加满水并拿出水果验证,学生观察。提问: 1号杯中倒入的

3、水少,说明什么? 2号杯中水多,说明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证实了桃所占的空间大一些,荔枝所占的空间小一些。(3)比划、感受和想象师拿出一个长方体餐巾纸盒,教师示范比划它所占空间的大小,学生闭起眼睛来想象一下。再出示一个球和一个饮料罐要求学生自己比划感受。提问:你觉求和饮料罐比谁占的空间要更大一些?3、揭示概念并应用概念(1)揭示体积概念小结:像这些,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边说边完成体积概念的板书) 应用概念:什么是球的体积?什么是饮料罐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猕猴桃和番茄比呢? (2)、举生活中的例子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不能也举出两个物体,并说说谁比谁的体

4、积大?学生举例(3)、观察比较体积的大小师提前准备三本书(其中两本同底不等高,两本等高不等底),问:谁的体积更大?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学生讨论总结:厚度相同的时候比较封面面积的大小。封面面积大小相同的时候,比较书的厚度。二、 教学容积的概念1、认识容器师出示两个长方体书套,一红一绿。(从外面看大小完全相同,但是壁厚不同)问:两个书套的体积怎样?(一样)师:像这样里面是空的,可以盛放东西的物体,你知道叫什么吗?(板书:容器)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容器?书包是容器吗?铅笔盒呢?冰箱呢? 2、揭示容积概念问:像这些容器我们不但关心它们的体积,有时更关注它里面能装多少东西。这两个书套比谁装得书多一些呢?和

5、学生一起动手装书,比较出绿书套装的书多一些。问:绿书套装的书多,我们能说它的体积大吗?不能! 那应该怎么说? 揭示概念: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完成容积概念的板书)问:什么是红书套的容积?什么是绿书套的容积? 3、深化理解容积概念问:那如果将绿书套中拿出三本书,现在绿书套装的书少了。那我们还说它的容积大吗?为什么?4、比较容积的大小教师出示两个不同的玻璃杯,问:怎么比较它们的容积呢?小组内讨论讨论。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示范实验,得出结果。5、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揭示课题并板书)三、 课堂练习1、完成书练习五第一题问:用同样的饼干盒堆成三堆,它们的体积一样吗?为什么?2、完成书“想想做做”第二题问:哪个盒子的容积更大?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3、完成书上练习五第四题(1)、解决实际问题问:这是两个外面看起来一模一样的盒子,他们的体积比怎样?他们的容积比呢?先猜一猜再出示图比较。生总结:体积相等的物体,容积不一定相等。(2)、比较体积与容积的不同问: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4、判断(1)、将一块橡皮泥捏成圆柱体,体积没有变。(2)、冰箱的体积和容积相等。(3)、一个口袋中装了四只球,那么着4只球的体积就是这个袋子的容积。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