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44421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班级管理 提高德育实效丁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深刻体会到,提高学生的做人修养,不宜进行大而空的说教,而应该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家校合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让班级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学生一入学就生活在班级中,班主任要潜心打造具有个性的特色班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土壤,营造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空间。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隐形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抓好班

2、级的文化建设,让孩子们在浓郁文化氛围内健康成长,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认识。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能显示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美国人摩尔斯和赖斯克总结的应变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没有一种万能的管理方法适合于各种人,集体意识和归属感是调动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本手段,管理者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人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健

3、康成长、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首先是教室卫生。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其次是教室绿化。教室绿化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窗台上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最后是教室墙壁装饰,我一改过去单调古板为具有情趣的个性化的环境,充分利用教室空间,把班级布置成“有文化的大家庭”,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块墙面都会说话,都能育人。教室里不仅有彰显班级特色的荣誉角,春意盎然的绿化带,还有张扬个性的少先队阵地,你追我赶的星级台、设计

4、合理的黑板报、修身养性的图书角、创意不断的精品作业教室里处处洋溢着欢乐、温馨的气息,学生置身其中,时时感受着四周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使学生的日常生活沐浴在道德阳光中。二、让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德育活动是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重要形式,是德育过程中最具有活力又深受学生欢迎的载体。德育活动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是课堂教学、学校教学的延伸。为此,我们的德育主题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结合小学生实际,着重开展爱国、诚信、正直、善良、感恩、良心和责任等教育,以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根植传统美德,促进身心发展。紧紧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

5、,我以感恩教育、文明行为为主线,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努力把思想品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落在实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后,结合学校开展的捐款活动和为地震遇难同胞举行哀悼仪式,我组织学生心系灾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我常常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不要以为家长为我们做事是理所应当的。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要求学生每周为父母敬孝心,为母亲洗一次脚,为父亲捶捶背,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为父母分忧。当父母有病时,主动照顾他们;当父母劳累时,给他们讲故事,说笑话,把自己的进步告诉他们,让他们得

6、到欣慰,解除疲劳。感恩父母,就是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要尽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每个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记住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还结合实际进行“宽容是美德”教育,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互不谦让、斤斤计较的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发生摩擦,要把心放宽,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小事上,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别人的过错,就是友谊的开端。现在,班内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三、让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进行长期的工

7、作,反复的练习。格林曾说过:“如果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益;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人才这个参天大树的根基就是好习惯,树在种的时候就要扎好根,人在小的时候就要训练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以“好习惯伴我行”为抓手,坚持一月训练一种习惯。“好习惯伴我行”以“会站队”“会走路”“会劳动”等方面为重点内容,从坐、立、走抓起,每月围绕细小的项目进行行为操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本学期制定了3月“站队快静齐”, 4月“慢步轻声有礼貌”,5月“学会做值日”,6月“有秩序上下楼梯”的训练内容。要求学生排队要做到“快、静、齐”,我就在训练上

8、下功夫。学生在反复训练中体会到,怎样做才能快,怎样做才能静,怎样做才能齐。另外,训练时我还要具体指导。如在对学生进行礼貌训练时,我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然后有意识地在学生到校时站在门口,与学生互相问候。在培养他们坐、立、行的姿势时,我讲清楚原因、规则,然后反复训练,不断纠正每个细小的动作。时间长了,学生在坐、立、行方面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坚持一月一总结,一月一评比,分别评出“站队小标兵”“小绅士小淑女”等并予于以表彰。每周的情况反馈以及一个月持续不断的细节操练,学生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四、让家校结合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家长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家长

9、正确参与教育,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首先是指导家长正确参与教育。家长普遍有望子成龙之心,却不一定有教子成龙之法。给家长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之一。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老师批评教育孩子,他认为是老师偏心,是自己的孩子吃亏了。针对这样的家长,我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向家长解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措施,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以真诚赢得家长的理解和合作。有时也利用家长会、教育博客、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传授一些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孩

10、子的方法。 其次在教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何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处理好这些矛盾,涉及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学校之间众多关系。处理得好,各方满意,学生深受教育;处理不好,加深矛盾,严重的还会干扰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不好的连锁反应。在处理这类矛盾问题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理性指导、实质帮助,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和家长的真诚和关爱,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这样,家长就会对学校、老师产生信任,主动合作,共同营造出和谐的教育氛围。而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总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要全面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从环境到课堂,从课堂到活动,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引导学生把做人做事的道德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外显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德育理念,与时俱进,让德育充满鲜活的时代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