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35876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解析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答案A2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认为基督交给教皇治理的不仅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并自称是“万

2、王之王,万主之主”。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英诺森三世在极力维护教会的权力B.英诺森三世认为教权高于王权C.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了极点D.英诺森三世时教权已全面衰落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英诺森三世极力维护和夸大教权,但材料没有反映出教权全面衰落。答案D3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罗马教皇观望出售“赎罪券”的情景A.通过“赎罪券”教皇树立了权威B.出售“赎罪券”是教会榨取钱财的重要手段C.民众通过“赎罪券”解脱了苦难D.出售“赎罪券”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解析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的钱落入钱柜叮当作响的时候,就赎清了一切罪过,这完全是靠欺骗榨取钱财的手段。答案B4

3、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解析天主教会对“异端”进行残酷镇压,是为了维护其至高无上的神权地位,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其说教的虚伪性。中世纪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天主教会的说教不断受到冲击,其神权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答案C5英国的威克里夫被称为“宗教改革的晨星”,他在欧洲最早倡导进行宗教改革。下列观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A.任何统治权都来自上帝的恩典B.教会是上帝与信徒之间的最佳中介C.圣经和教皇

4、命令都是教条D.英国国王向教会缴纳税收是合理的解析威克里夫认为每个人只要相信圣经,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宗教教规及仪式完全没有必要,他还抨击了教会聚敛财富的行为,要求国家没收教会的财产。因此,B、C、D三项的叙述都与其主张不相符。答案A6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A.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物B.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C.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解析16世纪初,德意志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利用其分裂,将德

5、意志当作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答案D7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路德焚烧教皇令A.焚烧教皇令是对教皇权威的蔑视B.焚烧教皇令说明路德与教皇彻底决裂C.焚烧教皇令是路德信仰动摇的表现D.焚烧教皇令反映了德意志人的心声解析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目的是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而不是要废除宗教信仰。路德焚烧教皇令,说明他蔑视教皇权威,但他仍然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主张建立民族教会,简化宗教仪式,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因此,C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答案C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

6、万物的灵长”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美德即知识”解析人文精神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当中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理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体现人的价值、尊严与自主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故选C项。A、D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仅能体现出文艺复兴阶段人文主义的色彩。答案C9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沟通。某班同学对这一观点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有以下几点认识,明显不正确的是()A.路德的主张否定了教皇的权威B.路德的主张否定了教会的中介作用C.路德的主张会导致思想的混乱D.路德的主张肯定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解析“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沟通”,建立在对宗教绝对信仰的基础之上,这种观点并不会冲击宗教信仰

7、本身。因此,C项的推断明显是错误的,符合题意。答案C德意志农民战争10观察右图,下列相关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教会发动农民反对宗教改革引发了战争B.宗教改革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C.农民战争反映了农民对改革的迫切期望D.德意志通过农民战争取得了改革的成功解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德意志农民战争是下层民众反封建斗争的反映。答案B11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宗教神学被驱逐出社会领域C.天主教内部的腐败D.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解析图示体现了宗教改革前后阶级关系和

8、社会力量的对比与变化。这种变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宗教改革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原因包含A、C、D三项。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项。答案B12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多宗教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关()A.人文主义B.“因信称义”C.“先定论”D.理性主义答案C13哲学家罗素曾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追求心灵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

9、尺度”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解析材料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描述宗教改革。人的信仰有自主性,这是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的最大体现。答案A14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进行,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天主教内部也进行了改革,他们清除内部积弊,强化“异端”裁判所等。天主教内部改革的实质是()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B.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C.缓和西欧阶级矛盾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析从天主教会强化“异端”裁判所来看,其改革仍然是为了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答案B15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10、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他们反对教皇”是因为教皇“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可判断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9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马丁路德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1520年)材料二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

11、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书籍销量这么大?(8分)(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参考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

12、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加尔文等教会人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拥有庞大的教阶机构和巨额的地产,他们任意扩大什一税的征收范围,出卖教职,无所不为。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这种搜刮日益加剧。16世纪初,德意志是教廷搜刮的主要对象。罗马教廷视德意志为挤不尽的“奶牛”,横征暴敛。马丁路德提出“(教会的管辖权)不是神授的权力,而是人的任命或帝王的任命造成的”,后来又号召“把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材料二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所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性功绩,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

13、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摘编自吴于廑一份是非杂糅的遗产序(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号召人们“把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的主要原因。为达到这一目的,马丁路德提出了哪些主张?(10分)(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反映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根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意义。(10分)参考答案(1)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大肆搜刮和掠夺,加重了人们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罗马教廷将自己的统治神圣化,大搞精神独裁、专制,压抑了人们的思想。主张:“因信称义”,改革烦琐的教义、宗教仪式等。(2)实质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意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极大地解放了人

14、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18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从中古向近代转型期的一次伟大变革。这次变革曾经开创了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丁路德国家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君权神授”说,认为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是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他呼吁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割断与教廷的一切联系,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廉俭教会,要求政教分离。加尔文虽然主张政教合一,但也认为君权神授,也提出要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

15、织长老制教会,这些思想都是资产阶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李勤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在宗教改革思想方面的异同之处。(9分)(2)结合材料,回答加尔文主张建立的长老制教会有何特点。在欧洲从中古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该教会具有怎样的意义?(10分)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主张君权神授,都认为世俗权力高于教权,都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不同点:马丁路德主张政教分离,加尔文主张政教合一。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长老制教会。(2)特点:是一种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织。意义:成为西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