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306250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技术章节复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检测技术章节复习资料第一章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2、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2.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变到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减至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解:该仪器的灵敏度为mV/mm3.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0.45/ 电桥: 0.02V/ 放大器: 100(放大倍数) 笔式记录仪: 0.2cm/V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 (

3、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解:(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为 cm/(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为4.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8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那台仪表合理?解:2.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20,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4;2.0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6,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3.2;1.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2,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2.4。因此,应该选用1.5级的测温仪器。5.什么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正确度和精密度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各反映何种误差?答:

4、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随机误差则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误差。正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理论真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了系统误差的大小,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它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大小。6. 某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校验该传感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08MPa,试确定该传感器的精度等级。 解:该传感器的精度为: 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级仪表,而该传感器的精度又超过了0.5级仪表的允许误差,所以,这只传感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1.0级。 根据仪

5、表校验数据来确定仪表精度等级时,仪表的精度等级值应选不小于由校验结果所计算的精度值 7. 某测温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00,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7,试问应如何选择传感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以上要求? 解:根据工艺要求,传感器的精度应满足: 此精度介于0.5级和1.0级之间,若选择精度等级为1.0级的传感器,其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10,这就超过了工艺要求的允许误差,故应选择0.5级的精度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根据工艺要求来选择仪表精度等级时,仪表的精度等级值应不大于工艺要求所计算的精度值 填空1测量是借助 专用技术 和 设备 ,通过 实验 和 计算 ,取得被测对象的某个量的大小或

6、符号;或者取得 一个变量 与 另一个变量 之间的关系。3 直接测量是从事先 分度好的表盘 上读出被测量的大小。间接测量是利用 被测量 与 某种中间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 中间量 ,再通过相应的函数关系, 中间量 被测量的数值。4 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 零位法 , 偏差法 和 微差法 。 5 零位法是指 被测量比较; 与 已知标准量 在比较仪器中进行 已知标准量 ,让仪器指零机构 达到平衡(指零) ,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 已知标准量 。该方法精度 较高 。 6 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 相对于 ,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7 微差法是 和 的组合。先将被测量与一个 进行 ,不足部

7、分再用 测出。 8 测量仪表指示值 程度的量称为精密度。测量仪表指示值有规律地 程度的量称为准确度。 9 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 ,是 和 的总和,以测量误差的 来表示。10 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 的能力称分辨力。 第二章1.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有什么不同?答: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几何形状的变化而产生的,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随应变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2.直流测量电桥和交流测量电桥有什么区别?答: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直流电桥用直流电源,只适用于直流元件,交流电桥用交流电源,适用于所有电路元件。3.采用阻值为120灵敏度系数K=2.0的金属电阻应

8、变片和阻值为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并假定负载电阻无穷大。当应变片上的应变分别为1和1 000时,试求单臂、双臂和全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灵敏度。解:单臂时,所以应变为1时/V,应变为1000时应为/V;双臂时,所以应变为1时/V,应变为1000时应为/V;全桥时,所以应变为1时/V,应变为1000时应为/V。从上面的计算可知:单臂时灵敏度最低,双臂时为其两倍,全桥时最高,为单臂的四倍。4.采用阻值R=120灵敏度系数K=2.0的金属电阻应变片与阻值R=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10V。当应变片应变为1000时,若要使输出电压大于10mV,则可采用何

9、种工作方式(设输出阻抗为无穷大)?解:由于不知是何种工作方式,可设为n,故可得:mV得n要小于2,故应采用全桥工作方式。5.如图所示为一直流电桥,供电电源电动势E=3V,R3=R4=100,R1和R2为同型号的电阻应变片,其电阻均为50,灵敏度系数K=2.0。两只应变片分别粘贴于等强度梁同一截面的正反两面。设等强度梁在受力后产生的应变为5 000,试求此时电桥输出端电压U0。题6图解:此电桥为输出对称电桥,故/mV1. 电阻应变片有 、 、 和 等部分组成。其中 是应变片的核心部分。 2. 按 材料不同,电阻应变片可分为 和半导体应变片两大类。前者的敏感栅有 、 和 三种类型。 3. 当前,制

10、作丝式敏感栅最理想的材料是 ,它的主要优点是: ; ; 和 。 4. 由于 而引起导电材料 变化的现象,叫应变效应。 5.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R0有 、 、 、 和 等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 。 6.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 和 两大类。 7. 应变片线路补偿法最常用的是电桥补偿法,它是将 应变片和 应变片接到电桥的 桥臂,利用它们对电桥输出电压 这一原理,而引起温度补偿作用。 8. 通常采用 或 作为电阻应变片桥路。该电路不仅没有 ,而且 也比单臂应变电桥时高,同时还能起 作用。 9. 应变式传感器是由 、 和 组成的装置。 10. 应变式传感器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 、 传感器等等。

11、 第三章1.试分析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和变间隙式电容的灵敏度?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可采取什么措施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如图所示是一直线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当动极板移动x后,覆盖面积就发生变化,电容量也随之改变,其值为C=b(a-x)/d=C0-bx/d (1)电容因位移而产生的变化量为其灵敏度为 可见增加b或减小d均可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直线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2.为什么说变间隙型电容传感器特性是非线性的?采取什么措施可改善其非线性特征?答:下图为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图。图中1为固定极板,2为与被测对象相连的活动极板。当活动极板因被测参数的改变而引起移动时,两极板间的距离d发生变化,

12、从而改变了两极板之间的电容量C。设极板面积为A,其静态电容量为,当活动极板移动x后,其电容量为 (1)当xd时 则 (2)由式(1)可以看出电容量C与x不是线性关系,只有当 xd时,才可认为是最近似线形关系。同时还可以看出,要提高灵敏度,应减小起始间隙d过小时。但当d过小时,又容易引起击穿,同时加工精度要求也高了。为此,一般是在极板间放置云母、塑料膜等介电常数高的物质来改善这种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灵敏度,减小非线性,可采用差动式结构。1按工作原理的不同,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第一种常用于测量 ,第二种常用于测量 ,第三种常用于测量 。 2变间隙式店容传感器的初始间隙d

13、0越小,传感器的灵敏度K0 、非线性误差 ,以上说明,提高K0与减小 。在实际应用中,为使传感器具有足够大的K0值,通常使 ,如果还必须使具有足够小的值,则还应满足 ,这就是它只能用于测量 的原理。 3解决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提高K0与非线性误差间的矛盾,可采用 电容传感器,后者与前者相比,不仅灵敏度 ,而且非线性误差也 。但是,它还受电容极板间 的限制,为此,常采用 的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4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增量与动极板位移量的关系为 ,其灵敏度 。因此,该传感器具有 输出特性,即具有测量线位移的 和灵敏度K为 等优点。 5 极板长度、 极板间间隙、选介电常数 介质,都可以提高变面积式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另外,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