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27412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导学案1 邢台一中高一语文导游式教学?采薇导学案导学目标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根底上进行交流对话、文本研习,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2、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叙述自己的阅读感受。3、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叙述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教学重点:能独立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独立研习文本并就艺术手法进行鉴赏。导学构想:1、本板块的学习重点是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设计。2、本板块的对话研习的话题是家园之

2、思,所以,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活动情境,是引导展开对话、进行文本研习的关键。3、本篇为古典诗歌,反复阅读以以至背诵是研习文本、展开对话的前提。导学内容或情境设计1、背景知识该项内容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教者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补充。?诗经和“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局部,“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多是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诗,

3、共31篇;时代较晚的民歌以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称“小雅,共74篇“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2、阅读和背诵1提示字的读音和语气助词的使用,以便在阅读体会文义时就排除虚词的干扰。2提示比拟各段的异同,以体会反复咏唱的效果,并为文本研习,展开对话做准备。3、对话和文本研习1话题和情境设计A)你是如何理解乡愁的?B)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C)乡愁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者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上述问题,教者应把握一个根本要点:2文本研习的主要方向A)仔细阅读2、3两章,比拟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如何表现出乡愁的?B)诗歌

4、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C)前三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D)4、5两章是如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E)你以为结尾一章前四句写得好吗?说说理由。以上问题设计不可一律,但在引导文本研习、展开对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文本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进行文本研习。4、拓展延伸:你读过那些写乡愁的诗句,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邢台一中高一语文导游式教学?卫风。氓导学案高一语文组李艳霞导学任务:一、字词匪:fi愆:qin将:qing载:zi于:x说:tu徂:c汤:shng裳:chng靡:m隰:x角:jio二、简介?诗经

5、?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局部。“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6、。“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办法。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二、古代婚礼?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论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

7、何用雁雁为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开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开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桔祥如意的含意,

8、数目取双忌单。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那么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局部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局部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

9、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登为是,正好婚配。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三.齐读,请四位同学分别讲述本首诗的内容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感情基调?恋爱第一、二章热情、幸福婚变第三、四、五章怨恨、沉痛决绝第六章清醒、刚烈四.提问教读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10、。2.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容许了他?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5、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明确:6.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7.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8.女主人公为什么忽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这是什么手法?9.女主人公对女子发出什么感叹?你如何看待她的观点?10.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认为婚姻悲剧的过错在哪里?11.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12.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1、?13.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淇那么有岸,隰那么有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五.深化探讨1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比照,体会人物的特点。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2.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从属地位,

12、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防止的。3.赋比兴手法在中的应用全文用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那么有岸,隰那么有泮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为爱着迷。孔子“过犹不及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表达,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六、讨论题:1、他们的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之外还有

13、没有其他的原因?2、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诗经两首导学案答案3、对话和文本研习1话题和情境设计A)你是如何理解乡愁的?B)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C)乡愁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者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上述问题,教者应把握一个根本要点:A)乡愁即家园之思B)对亲人、对故乡的怀念。C)漂泊、远游、战争。2文本研习的主要方向A)仔细阅读2、3两章,比拟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如何表现出乡愁的?B)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C)前三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D)4、5两章是如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E)你以为结尾一章前四句写得

14、好吗?说说理由。以上问题设计不可一律,但在引导文本研习、展开对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文本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进行文本研习。以上问题的要点包括:参考A)从时空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与“我两个方面渲染乡愁。B)?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而薇菜又是乡间常见的事物,自然能唤起乡愁。C)这种变化不仅是防止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D)4、5两章转写战事之频、战事之烈,这是乡愁的基本原因。E)见仁见智以哀情写乐景,情景交融。想象之笔,虚实结合,叙述物是人非之叹。卫风氓四.提问教读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

15、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2.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蚩蚩,忠厚诚实3.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容许了他?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男主人公:想象生气女主人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明确:男青年表里不一、浮躁、任性姑娘那么温柔、体贴、情深意重、传统、善解人意。“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复关大略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怀念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