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阅读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26304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且如欧阳公与王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荆公答云:“他日假设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欧公笑曰:“介甫错认某意,所用事乃谢眺为吏部尚书,沈约与之书,云二百年来无此作也,假设韩文公迨今何止二百年耶!前后名公诗话,至今博洽之士莫不以欧公之言为信,而荆公之诗为误。不知荆公所用之事,乃见孙樵(上韩退之吏部书“二百年来无此文也。欧公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故介甫尝曰:“欧公坐读书未博耳。虽然,荆公亦有强辩处。尝有诗云:“傍晚风雨满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公见而戏之,曰:“秋英不比

2、春花落,传语诗人仔细吟。荆公闻之。曰:“永叔独不见?楚词夕餐秋菊之落英耶殊不知?楚词)虽有“落英之语,特寓意“朝夕二字,言吞阴阳之精蕊,动以香净自润泽尔。所谓“落荚者,非飘零满地之谓也。夫百卉皆凋落,独菊花枝上枯,虽童孺莫不知之。荆公作事,动辄引经为证,故新法之行,亦取合于?周官之书,其大略类此尔。(遗自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一)注语见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22文中提到的王荆公(介甫),是宋代驰名政治家、文学家(填写人名)。(1分)23文中说“欧公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是指,“其_二是指。(2分)24下面不合乎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前后名公诗话、博洽之士都

3、觉得欧公言而有信。B欧公以为荆公“残菊飘零满地金诗违背臼然常识。C荆公其实误解了?楚词中“落英的含义。D荆公实施新法,也像作诗一样要引经为证。25本文是一那么诗话,除结构灵活自由外,其写法上的特点是。(2分)26本文所指欧公、荆公论诗之失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4分)参考答案:四、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22王安石(1分) 23用沈约与谢朓书中语 用孙樵与韩愈书中语(2分) 24A(3分) 25夹叙夹议(2分) 26欧公读书未博,知其一不知其二(1分);荆公博而不精,生吞活剥(1分);读书写作(或做事),应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轻易诋毁,也不拘泥刻板,食古不化(2

4、分)。参考译文:年轻人读书还不渊博的时候,对别人的文章千万不能小看。比方欧阳修写给王安石谥号荆国公的诗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王安石回诗说:“他日假设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欧阳修笑着说:“你王安石字介甫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用的典故是:谢眺担任吏部尚书,沈约给他写信,说二百年来没有这么好的作品,如果说是韩愈谥号文公迄今何止二百年呢!尔后传颂两人这段诗话,至今渊博的读书人都认为欧阳修的话是对的,而王安石的诗句有不当之处。却不知道王安石所引用的典故,出自孙樵的?上韩退之吏部书“二百年来无此文也。欧阳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所以王安石曾说:“欧阳先生读书还不太多啊。就算如此,王安石也有诡辩的地方。他曾有诗句说:“傍晚风雨满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见了给他开玩笑,说:“秋英不比春花落,传语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听了,说:“你欧阳修字永叔难道没见过?楚词里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吗王安石却不知道?楚词里虽有“落英这个词,只是特意用来形容“朝夕二字的,说朝夕包含阴阳的精蕊,总是用“秋英的香净来润泽自己。所谓“落荚,并不是飘零满地的意思。百花都凋落,只有菊花在枝头上枯萎,就算小孩也知道。王安石作事,动不动就引用经典作为证据,所以他推行的新法,也是根据?周官书,大略都是这样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