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鹊踏枝》教案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19850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延巳《鹊踏枝》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冯延巳《鹊踏枝》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冯延巳《鹊踏枝》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延巳《鹊踏枝》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延巳《鹊踏枝》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延巳?鹊踏枝?教案1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照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一词集名?阳春集?。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孙晟的话是:“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又据?钓矶立谈?记载,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其词浸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慨人生短暂、生命有限、光阴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

2、有一种超越时空和详细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艺术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擅长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幽深的情感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擅长用逆向配置法以乐景衬哀情,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二赏析词作:1比较这首词和韦庄的词,说说二人的愁情有何不同。韦庄词中的愁情是有事迹可以确指的,而冯延巳的愁情那么是无端涌起的一种情思,是不可确指的。曹丕?善哉行?有云:“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

3、,人莫之知。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闲情才是最苦而无法摆脱的。风格是恍惚幽咽的。2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有此二字,于是“闲情抛掷久五字所表现的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顿挫。3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的境界的

4、。杜甫?曲江?诗中写道“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久入唇,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那么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仍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表达出了情感的境界。4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的作用。“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假设断假设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照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详细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

5、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5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清人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请结合此段赏析,分析下片“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所用层深之法。“独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风满袖,“满字写出风寒袭人,更是凄凉可知。又用“小桥二字,那么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无所荫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扰,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归后,“平林新月,那么树梢月上,夜色渐起,又说“人归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见。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写得层层深化。三名家评价:1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2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可谓沈著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沈郁顿挫来,浅人何足知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