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活动导学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9176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活动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功”活动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功”活动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活动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青初中八年级物理备课组113 “功”活动单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对1J大约有多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功。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4通过“探究斜面”活动,理解力和距离的关系,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过程:活动:阅读课本理解“什么是功”阅读课本P14,理解功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单位符号及单位的物理意义。1把 与 称为机械功,简称功,用字母 表示功。2功的表达式: 。3力的单位是 ( ),距离的单位是 ( ),所以功的单位 ( )。4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焦耳所以将功的单位命名为 ,简称 ,符号: 。1J=

2、1Nm活动: 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功”阅读课本“做功了吗”小组讨论图11-28四个情景中人做功了吗。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 2 活动:练一练阅读课本P15例题,完成下列例题(计算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1F、S必须具有同一性: F、S是指同一物体受到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运动的距离。2F、S必须具有同时性:即S必须是F同时参与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公式中F的单位必须是(N),S的单位必须是(m),那么功的单位才是(J);例题: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米,推箱子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sGFGFhs活动:探究

3、斜面阅读课本P16,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1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将小车提高h,测量F(G)对小车做的功。2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小车至h高处,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s,计算出拉力F对小车做的功。3控制高度h一定,改变斜面长度重复步骤2做两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测量序号FNsmFNhmFs(Nm)Fh(Nm)08052002054075200204102002请完成表格中拉力所做的功,分析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填空。1.使用斜面可以 力。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 ,越 力。F虽然小于G,但F移动的距离s总 G上升的高度h。即省了力,却 距离。2.我们直接完成目标任务所做的功为F h,而使

4、用斜面完成同样的任务所做的功为F s,通过计算F h与F s近似相等,说明在使用任何机械都 省功。3.生活中的斜坡和盘山公路就是利用增大斜面的长度来 力,但 省功。课堂反馈题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别是:一、 ,二、 。2. 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250g)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 )A. 0.2JB. 2JC. 200J D. 2000J3.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重为2N的静止石块,一个小孩用10N的力踢石块,使石块滑行了1m的距离,则小孩对石块所做的功是( )A 19J B 2J C 12J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 如图,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地

5、面上受水平向右恒定拉力F作用,由A移动到B,又移动到C。已知AB段较粗糙,BC段较光滑,且BC2AB。设拉力F在AB段做功为W1,在BC段做功为W2,则关于W1、W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W1:W21:1 BW1:W21:2CW1:W22:1 D缺少条件,不好判断大小关系第6题图FG5.甲同学用10N的水平拉力将重300N的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移动了10m,乙同学将这只箱子匀速举高2m,甲同学做功_ _J,乙同学做功_ _J。6. 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重为120N的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上升2m,则拉力F的大小为 N,拉力做功为 J。(不计动滑轮的重、绳子的重及各处的摩擦)7.小明提着重100N的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10m,再走上高为3m,长为6m的石阶, 整个过程小明对水桶做了多少功?信息快递: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沿这个力的反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