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知识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90767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美洲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美洲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美洲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美洲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美洲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美洲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拉丁美洲简介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 32 42和南纬 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 11000 多公里。东西最宽处 5100 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 48 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 2 056.7 万平方公里。 2008 年人口 5.77 亿人。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二、地理位置南美洲的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 西临太平洋 , 北面是加勒比海;北面与北美洲相连 , 南面个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

2、经纬度位置: 80W到 40W之间;约 10N到 60 S 之间 .三、地形拉丁美洲地形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 , 地形复杂多样 . 北部是墨西哥高原 , 西部为高大绵长的东部高原 , 平原相间分布 .四、气候湿热1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亚马逊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深入,并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形成地形雨; 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常年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3美洲西海岸气候类型分

3、布狭窄的原因?4南美洲北部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类型向东扩展。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多雨的湿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处受到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且该处为高原地形,水汽难以进入,故形成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5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南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热带沙漠气候南北跨度大, 向北延伸) 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降温减湿。因寒流经过沿岸,使近地面成为冷源, 因此在近海面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 导致大气不能够不断地上升, 形成热带沿海多雾性荒漠区。6南美洲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南北方不同成因)安第斯山脉的南段(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

4、气候的成因:地处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此地的西风为离岸风,阻止了大西洋水汽的进入,比较干燥; 东部沿岸地区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北段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此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东南风势力弱,大西洋水汽影响小;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太平洋水汽受阻挡,影响小;故降水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7、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 使东西两侧的垂直气候出现明显不同。 山脉两侧的光照差异相差不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安第斯山雪线东坡低、西坡高,东坡为迎风坡,精品文库降水多,雪线低,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五、河流南美洲水系以科

5、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 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 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亚马孙河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 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 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 1)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1、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2、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3、流域面积广(位于亚马孙平原),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4、水能

6、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5、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 2)亚马孙河下游无三角洲原因亚马逊河流域地势低平,河流比降较小 ( 约为 1 厘米 / 公里 ) ,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洪水宣泄不畅,水位可高出平均水位 1015 米,大水淹没中下游洪泛区,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呈现一片汪洋,因此,亚马孙河又有“河海”之称。亚马逊河河口地区,由于下沉作用的影响,河水带入海洋的泥沙被沿岸海浪冲走,所以未出现三角洲。( 3)航运价值亚马逊河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亚马逊河河源至河口间的高差不大,加之又处于赤道多雨地区,河宽水深,宽且平坦,流速很缓,主要河段

7、上没有任何险滩瀑布,终年不结冰,干流和各大支流之间可以直接通航,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庞大而便利的水上航运网, 适宜航运事业。 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沿岸人口不多,所以航运便利,但航运价值不高。巴西1.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 差不多占了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孙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 1/3 ,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2. 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东麓, 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

8、稀少,通行苦难。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诸如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 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欢迎下载2精品文库3. 发展迅速的经济: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4.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

9、最多的国家, 人口集中在东部的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尤为稠密。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巴西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通用葡萄牙语。高中复习地理巴西知识点 ( 二 ) 1、位置位于南美洲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居世界第四 东临大西洋。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区:亚马逊平原和巴西高原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2、自然条件 河流:亚马逊河 - 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第四 热带雨林丰富资源 矿产:铁矿、石油丰富 水能:伊泰普水电站 ( 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10、 ) 农业:咖啡、甘蔗、柑橘产量世界第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3、经济与工业:铁矿 -产量出口量世界前列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巴西利亚 -首都 ; 里约热内卢城市 主要城市圣保罗 -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程式化进程快4、1992 年 6 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高中复习地理巴西知识点( 三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和人口都居世界第五位人种构成:白种人占一半稍多,混血种人种约占40%,语言为葡萄牙语2、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海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

11、东部,东临大西洋3、主要地形区有: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这里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4、主要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位。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气候类型: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是1、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2、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3、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

12、胁。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欢迎下载3精品文库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1、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发展措施1. 培育良种牛潘帕斯最早的良种牛是欧洲人带来的。 后来,阿根廷人加强了对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这样,大牧场的肉牛可以很方便的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3. 开辟水源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以及提供牛群和人们的饮用水。4. 种植饲料种植一些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欢迎下载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