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175043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阳市桂花城时尚ONE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单位:武汉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2年02月10日南阳市桂花城时尚ONE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单位:武汉常阳新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2年02月10日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51.1工程概况51.2地层结构及地下水条件5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62.1 设计原则62.2 设计依据62.3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72.4 基坑支护设计72.5基坑支护施工工艺72.6土方开挖建议8第三章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83.1本设计方案考虑的特征重点93.2本场地水文地

2、质条件分析93.3降水方案设计93.4降水施工工艺93.5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10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14.1组织措施114.2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134.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14第五章 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55.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155.2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155.3确保工期对建设单位的建议15第六章 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66.1主要管理措施166.2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86.3基坑安全监测196.4确保基坑安全应急预案20第七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207.1施工噪音控制措施20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1第八章 劳动

3、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218.1劳动力计划218.2主要施工设备需用量计划22第九章 保护周边环境及协调周边关系的措施229.1环境保护措施229.2协调周边关系的组织措施23第十章 雨季施工措施2310.1雨期施工准备2310.2雨期施工措施24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南阳市车站路与雪枫路交叉口。地形地貌形态单一,场地地势平坦,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上层为素填土,下层为粉土、细沙及中粗砂。拟建工程开挖深度自然地面以下约7米,基坑南侧为建设中商住楼1#楼,东侧及北侧为临建,其余各部位为场内开阔场地,结合基坑开挖深度及场地状况需对基坑采取支护措施,依据临近场地的施工经验结合

4、计算类比,拟对基坑采用喷射砼面层支护措施。由勘察报告显示地下水位在基坑挖深4米左右,需对基坑采取一定的降水措施。1.2地层结构及地下水条件1.2.1地层结构 依据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地层主要为一套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地层,下伏白垩系泥质粉砂岩(K2)。现将第1层到第7层地质情况叙述如下: 1、素填土(Q4ml):黄褐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以粉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生活垃圾等杂质。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1.2-1.5米。层厚1.2-1.5米。平均层厚1.3米。2、粉土(Q4al+pl):黄褐色,湿,稍密,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染斑。局部地段夹杂细砂薄

5、层。3、细砂(Q4al+pl):黄褐色,湿-饱和,松散,上部含少量泥质成分,砂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可见少量白色云母碎片,偶见卵石。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5.6-6.0米。层厚1.7-2.2米。平均层厚1.9米。4、含砾粗砂(Q4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砾石含量9.9-13.0%,平均含量11.4%,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粒径约为0.2-0.5cm左右,最大者可达2.0cm以上,磨圆度一般,局部含少量泥质。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10.2-10.5米。层厚4.2-4.9米。平

6、均层厚4.9米。5、含卵粒砂(Q4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卵石含量15.6-19.4%,平均含量17.76%,卵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等为主,粒径在2-10cm左右,最大者可达15cm左右,磨圆度较差。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12.9-13.2米。层厚2.4-2.9米。平均层厚2.6米。6、泥质粗砂(Q4al+pl):黄褐色,饱和,中密,泥质含量25.9-30.5%,平均含量27.7%,偶见砾石,砂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中含少量云母及其它暗色矿物质。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21.

7、5-21.9米。层厚4.0-4.6米。平均层厚4.5米。7、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湿,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染斑。局部夹粗砂透镜体。该层土在本场地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21.5-21.9米。层厚4.0-4.6米。平均层厚4.2米。1.2.2地下水条件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主要为大气补水,地表径水。开挖深度内含部分上层滞水,下部砂、砾石层含丰富的空隙潜水,基坑开挖深度约为7.0米,勘测期间水位埋深3.9-4.2米,由于受白河和雨季的影响水位幅度在1-2米,第3层、第4层、第5层、第6层的渗透系数分别为5m/d、40m/d、100m/d、35m/d。地下水对基坑开

8、挖和基础施工对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存在较大影响,需对其进行降水。(具体详见图纸)。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2.1 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稳定与安全。(2)确保基坑邻近建筑物及管线的安全与稳定。(3)有效缩短支护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2.2 设计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2)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3)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7)建筑地

9、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提供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相关图纸2.3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7m,结合邻近场地经验,土方开挖应按照确定的基坑边界和坡率分层、分段进行,边坡附近不留孤岛、土柱,每层开挖深度应不深于1.5米,不可超挖,随开挖随支护,待上层支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进行下层边坡附近土方的开挖,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安全监测、基坑支护的协调配合工作。根据现场情况,岩土工程报告并结合实际经验,该基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采取支护处理。根据工程实践,并考虑各种因素,该基坑采用喷射砼面层支护。2.4 基坑支护设计 支护设计根据

10、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显示各土层参数得出以下设计方案:各剖面设计详见图纸。2.5基坑支护施工工艺为更好的保证基坑安全性,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中,基坑周围地面3米内严禁有动载及附加荷载,在雨季施工过程当中应做好坡顶和坡底排水工作,严禁基坑开挖上口下口有积水。施工工艺工艺流程: 修理边坡 挂网 喷射砼开挖与修坡:开挖必须同支护紧密配合,按要求严格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后人工修正坡面,保持坡面的基本平整。土方开挖过程中坡面位置的开挖要一次到位,避免人工附加性修坡。挂网:1、采用6.5圆钢按网格250250mm制作,允许偏差10mm。2、网筋的搭接长度为300mm,铁丝绑扎要求满

11、绑,网筋搭接处绑2道扎丝或采取焊接。3、铺设钢筋网前,先调直钢筋。4、边壁上的钢筋网宜延伸至表面,其长度不小于500mm。喷射砼施工:砼厚50mm水灰比: 0.450.5配合比:水泥:沙:石子=1:2:2在施工中应掌握喷射角度,喷枪水量及共风压力,减少回弹量及砼流淌现象。2.6土方开挖建议由该基坑场地状况,为了更好确保工程质量,并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确保周围环境和边坡不受破坏,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预控,建议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土的大开挖方法。由于基坑周边场地状况较为复杂,土方开挖应与支护紧密配合,采取分层分段开挖,边开挖边支护。第三章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3.1本设计方案考虑的特征重点快速有效

12、的使地下水降至设计标高。有效的控制降水,在满足基坑降水要求前提下,布设合理的降水井,尽量的减少由于降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陷。充分考虑该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计算基坑降水量,同时考虑基坑特点,考虑基坑开挖和地下施工不受影响。3.2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依据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埋深约4.0米,水位标高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年变幅1-2米左右。基坑开挖深度现有水位以下,应进行降水。3.3降水方案设计根据该地区降水施工经验及基坑涌水量,通过地质勘察报告提供数据计算及场地状况分析对比,为减少对基坑由于降水等因素引起建筑物基础沉降,拟对基坑采取管井降水措施。由含水量较大土层为细沙并为滞水层,且基坑内电梯井及集水坑部位

13、等需局部挖深,古可根据开挖后的具体情况采取轻型井点进行局部降水。具体降水详布置详见施工图。3.4降水施工工艺施工准备A 准备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施工表格。B 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C 人员机械按计划进场。 D 材料按计划进场。E 测量井位。排水系统由于现场距市政管网较远,基坑周边排水系统建议:在距离基坑开挖上口边线外设置3眼集水坑,基坑中的水通过集水管井,进行二次集中排到小区环路下水道内。外排集水坑,外排采用7.5KW/h的三相水泵。供电系统现场设一主配电柜,沿基坑周围设施一主电缆,每台泵通过小配电箱连接到主电缆。电力安装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采取三项五线制、两级保护;同时为防止停电,该项目设

14、置双电源。降水井施工A根据轴线测量控制点测放出井位后,钻机就位。B采用水冲式回旋钻机成孔或旋挖钻机成孔,具体可根据现场确定,成孔直径600mm。C井管安装采用400mm的水泥井管整体下放,周边填石料。抽水洗 井完成后,安装合适的抽水泵进行抽水、排水,采用3.0KW/h的三相水泵。降、排水24小时昼夜不停,24小时安排降水技术员及电工进行值班,做好降水维护工作。在降水过程中做好观测记录,根据要求调整水泵位置。降水施工要求:降水设备安装完成后先进行试抽,检查降水效果,调整降水方案:降水过程中,定期取样测试含砂量,严格控制出砂量不大于0.5。(6)基坑降水主要采用管井降水,现场共布置管井14眼,18米/眼,管井间距18米左右,对局部电梯井、集水坑可采用轻型井点进行降水。为防止雨水渗入边坡或浸泡基底,沿基坑周边并距基坑上口开挖线砌120砖挡水墙,高0.3米,背离基坑面采用1:1水泥砂浆抹平。(7)基坑降水井后期处理(封井)当基坑内需要布置降水井时,基础施工时,要对基坑内抽水井进行封井后隐蔽。封井有两种方案:在基础底板施工前将基坑内的井进行隐蔽,继续抽水;将井引出底板,继续抽水,待降水完成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