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17322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热力单位换算表一、热量单位换算1、常用热量单位介绍A、焦耳(J)、千焦(KJ)、吉焦(GJ),工程计算广为采用屆际单位制。热力计 算、热计量、热量化验等实际操作中常见,国家标准及图表、线图查询等规范性技术文件中主 要表达的单位。但是,其他导出单位及工程习惯相互交织 ,使得这种单位在今天热力计算中不 是很方便。B、瓦特(W)、千瓦(KW)、兆瓦(MW),工程导出单位,是供热工程常用单位如热 水锅炉热容量:7MW、14MW、29MW、56MW。.。等,习惯上常说到的10t、20t、40t、 80t.。等锅炉,相当于同类容量蒸汽锅炉的设计出力工程上热水锅炉和换热站热计量仪表、 暖通供热设计计算、

2、估算、供热指标等,广泛采用.:卡(car)、千卡(Kcal).。已经淘汰的热量单位,但是工程中还在使用,特别是 大量的技术书籍,例如煤的标准发热量7000Kcal。2、基本计算公式1W=0。86Kcal , 1KW=860Kcal , 1Kcal = 1.163W;1t 饱和蒸汽=0.7MW=700KW=2。5GJ=60 万 Kcal;1kg 标煤=7000Kcal=29300KJ=29.3MJ=0.0293GJ=8141W=8.141KW;1GJ=1000MJ;1MJ=1000KJ;1KJ=1000J1Kcal=4.1868KJ 1W=3.6J (热工当量,不是物理关系,但热力计算常用)3、

3、常用单位换算吉焦(GJ)十瓦时 (Kw.h)兆瓦时(Mw.h)百万大卡(MKcal)(Gcal)吨蒸汽焓(Ti)1吉焦12780.2780.240.41十瓦时0。 003610。0010.000860。 001431兆瓦时3.6100010.861。431百万大卡4.18711631。16311.6671吨饱和蒸汽焓2。57000。70.614、制冷机热量换算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 )=3。517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1冷吨就是使1吨0C的水在24小时内变为0C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

4、.5瓦(W)=0。7355千瓦(KW )1 千卡/小时(kcal/h ) =1.163 瓦(W )二、压力单位换算1、1Mpa=1000Kpa;1Kpa=1000pa2、1标准大气压= 0. 1Mp= 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1公斤压力= 100 Kpa = 1bar1mmHg = 13。6mmH20 = 133。32 Pa (帕)1 mmH20=10Pa (帕)1KPa = 1000Pa = 100mmH20 (毫米水柱)1bar=1000mbar1mbar=0。1kpa = 100pa三、广州迪森蒸汽锅炉常用参数表(参照锅炉样本)1吨2吨3吨4吨5吨6吨锅炉型号燃气耗量燃气管道借口燃气

5、压力燃气阀组燃烧机型号燃烧机功率烟筒直径蒸汽接口安全阀接口排污接口外形尺寸自重存水重量锅炉给水泵功率配套节能器参数外形尺寸重量、各系统优势1、控制系统1)全部采用弱电信号控制,安全可靠。2 )可提供上位机联网控制,提供远传接口(标准RS485 ),开放通讯协议3)锅炉保护齐全:锅炉缺水保护、锅炉超压保护等4)锅炉控制系统由厂家配套,保证锅炉控制系统与锅炉配套保证锅炉系统安全可靠 (厂家严禁控制系统由经销商自行配套)2、设备安装1)所有法兰、螺栓采用国标1.6MPa法兰螺栓;所有螺栓垫片为两平一弹,所有螺 安装方向一致;2)所有蒸汽管道使用钢制垫片,热水温度高于 80 度使用钢垫子,低于 80

6、度使用橡胶垫子;3)所有水泵及设备减震垫为 10mm 厚橡胶板;4 )介质温度低于120 度时,设备及管道表面刷防锈漆,介质温度高于120 度时,设 及管道表面刷高温防锈漆3、锅炉房设计1)锅炉房 1-4吨设计炉前间距为2。5米,锅炉两侧及后部通道为0.8米 620吨锅炉设计炉前间距为3米,锅炉两侧及后部通道为1.5米2)锅炉房处于地下、半地下、地下室、半地下室,严禁选用液化石油气或相对密度 或等于 0.75 的气体燃料 (天然气相对密度为 0。580.62)(液化石油气的相对密度为 1。5-2。5)3)燃气调压柜应设立在有围护的露天场地上或独立的建、构筑物内,不应设置在地 下建、构筑物内,燃

7、气调压柜距离建筑物的水平间距为 4 米,距重要公共建筑或一类高层民用建筑8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表6.6.34)锅炉房排风:通风装置必须防爆A、燃油锅炉房正常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3次,故障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 6次B、燃气锅炉房及半地下或半地下室锅炉房正常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6次, 故障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12次;C、地下或地下室锅炉房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12次D、送入锅炉房的新风总量大于锅炉房3次的换气量E、燃气调压间应有每小时不低于3次的换气量,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且每小时换气不少于12次计算换气量时房间高度可按4m计算4、燃烧机1)燃烧

8、机全部采用欧美原装进口,保证产品质量(意大利利亚路,芬兰奥林等)2)燃烧机厂家配置,并且在厂里进行预调试,保证锅炉出力及燃烧机性能 (厂家严禁锅炉燃烧机经销商自行配套)3)燃烧机配套阀组全部采用德国DUNS(顿什)的燃气阀组,相比西门子及国内 燃气阀组,顿什阀组质量可靠,带燃气检漏等优点5、设备制造1)波纹炉胆、三回程、湿背式锅炉,增加换热面积提高锅炉热效率2)烟气节能器为原厂制造,配套锅炉生产,场内进行测试,提高锅炉效率 233)全自动锅炉焊接,每次焊接后的检测,保证焊接质量。检测设备6、系统1)蒸汽系统A、工艺使用蒸汽:通过分气缸直接接入使用蒸汽设备蒸汽使用流程为:锅炉-分气缸-设备-疏水

9、器-冷凝水-软化水箱-锅炉给 水泵f锅炉B、采暖(或中央热水)使用蒸汽:1次侧蒸汽使用流程蒸汽由锅炉-分气缸-汽水板换(容积式换热器)-疏水器-冷凝水-软化水箱-锅炉给水泵-锅炉2次侧热水介质流程:集水器(回水)-水泵-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 f分水器(出水)2)承压热水系统A、直接供暖(中央热水)系统:集水器(回水)-水泵-除污器-锅炉-分水器(出水)B、间接供暖(中央热水)系统1 次侧(集水器)回水-除污器-水泵-锅炉-分水器(出水)-板式换热器 (容积式换热器)-回水2 次侧热水介质流程:集水器(回水)-水泵-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 分水器)-回水3)常压热水系统间接供暖(中央热

10、水)系统1 次侧(集水器)回水-除污器-水泵-锅炉-分水器(出水)-板式换热器 (容积式换热器)-回水2 次侧热水介质流程:集水器(回水)-水泵-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 分水器)-回水4)常压间接式热水系统(真空锅炉系统)直接供暖(中央热水)系统: 集水器(回水)-水泵-除污器-锅炉-分水器(出水)五、常用参数了解1、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燃烧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a二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由上面的定义表达式可知:无论使用任何燃料,凡过量空气系数a=1的可燃混合气即为理论混合气,此时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完全燃烧;a1的为浓

11、混合气;a1的则为稀混合气过量系数一般越大燃烧效率越好 过量系数由燃料性质和燃烧方法决定运行中锅炉的燃烧室与烟道中的烟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200 400帕的锅炉,称为微正压燃烧锅炉。微正压燃烧锅炉无吸风机。它利用送风机产生的压力克服 风道和烟道的阻力。微正压燃烧炉的燃烧和烟气侧传热,都是在正压下进行的。因此,燃烧和传热都 可得到强化,对提高锅炉效率、减小低温腐蚀有利。再加烟气比容减小 ,可使燃 烧室和烟道体积缩小,对制造大容量锅炉有利。微正压燃烧炉的炉墙工作条件差 对密封要求高,使其发展受到限制。3、负压燃烧锅炉运行中锅炉的燃烧室和烟道中的烟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锅炉,称为负压燃烧锅炉。它利用吸风

12、机产生的抽力克服燃烧室和烟道的阻力。运行中,燃烧室上部负 压维持在20 50帕后部烟道负压随锅炉负荷增大而增大。负压燃烧锅炉受热面密封结构简单,在正常工况下,火焰不会外窜因此,各看 火孔不必装特殊的密封装置 但炉外空气容易从炉墙的不严密处漏人炉膛和烟道 使锅炉的热效率降低。4、锅炉背压炉膛背压即锅炉炉侧燃烧室的压力,由燃烧室的通风方式决定。 锅炉通风方式分为(1)自然通风(不装风机);(2)平衡通风(有引风机和鼓风机)(3)微正压通风(只有鼓风机)前两种通风方式炉膛为负压(也可视炉膛背压为零);微正压通风炉膛为正压,压力 值即是炉膛背压值。炉膛背压就是微正压锅炉从炉膛到排烟口烟气流动的阻力。5、燃气调压柜距离建筑物的水平间距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表6。6。3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净距 4(m)距重要公共建筑或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8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