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七活动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16021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七活动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模块七活动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七活动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七活动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了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观看实施过程录像后,我认为安老师的教学设计比较全面:有概述、有教学目标分析、有学习者特征分析、有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有教学过程的细致安排、有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还有教学反思。教学的实施过程融合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教学效果很好。现在我主要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评价:一、在教学设计方面: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找春天,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紧密结合实践中的体会去感悟文本,感受春天,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扩展环节,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尽情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享受春天的温暖,

2、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品读春天,描绘春天。不过在课文处理这一块的设计上过于简单,毕竟这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比如生字的教学,朗读方面的指导应该再细化一些。二、在课程实施方面安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找春天”入手,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且把找到的春天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首先:在导入引进文本后引导学生发现“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找春天之难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寻找到的春天,并在无意识中引导

3、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出自己寻找春天之难。如“在枯草堆中找到小草的嫩芽”等等。其次、语文教学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时,安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有相同感受和喜欢的词句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学生进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情感体验时,安老师又抓住“脱掉、冲出、奔向、害羞、仔细、探出、早开、吐出、解冻”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用欣喜的心情去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让她们结合文本去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再次,安老师又用多媒体展示拓展阅读篇目及阅读要求让学生阅读找春天、春风是什么颜色、春天的拜访、一粒种子等文章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

4、验,使学生产生更加热爱春天的向往之情。如诗如画的语言给予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也启动了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最后,安老师让学生仿写创编,使同学们将课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她们对春天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赞叹。就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老师抓住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过渡也比较自然,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色,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自然,自主学习、语言表达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三、有待改正的地方(一)教学的三维目标目标的制定不太具体。尤其是知识目标,没有具体指出哪些词需要认

5、识和掌握,而且课文讲授过程中对生字词的学习也没有具体体现,即对目标的达成不够,我感觉应该加强小学生这方面的练习,毕竟他们正处于识字阶段。因此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并且在媒体的直观的演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二)主题升华教育不够,在课程结束时,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春天这一大好时光,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观看课件,课件也没有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我认为可以在找春天,说春天环节适当增加些有关春天的音乐、视频或动画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课文与课堂都真正活起来。从这点而言,我认为教师引导得不错,但似乎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