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14571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诊断学试题 第一章 血液一般检验 一、选择题 1RDW增高,说明红细胞: A.大小不均一性 B.体积变小 C.体积变大 D.形态异常 2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的特点是: A. 波峰右移,基底增宽 B. 波峰左移,基底增宽 C. 波峰右移,基底变窄 D.波峰左移,基底变窄 3MCV、MCH、MCHC均小于正常,其贫血原因为: A. 感染性贫血 B.白血病所致贫血 C.慢性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4MCHC正常,MCV及MCH均大于正常,其贫血原因为: A. 急性溶血性贫血 B. 慢性失血性贫血 C. 急性失血性贫血 D.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5某病人的红细胞为3.21012/L,血红

2、蛋白为96g/L,红细胞比容为0.31,其MCH应为: A. 29pg B. 28pg C. 30pg D. 31pg 6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见于: A. 巨幼细胞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7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 A. Hb100g/L B. Hb80g/L C. Hb60g/L D. Hb50g/L 8染色血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最多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9染色血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最多见于: A. 白血病性贫血 B. 海洋性贫血 C. 恶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10铅中毒时血片中易见到:

3、A. 大红细胞 B. 小红细胞 C. 有核红细胞 D. 点彩红细胞 11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如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并伴有明显核左移,说明: A. 感染局限,机体反应性良好 B. 感染局限,机体反应性较差 C.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良好 D.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极差 12引起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 A. 脱水血液浓缩 B. 严重的心肺疾患 C. 严重的组织损伤 D. 急性大出血 13不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的是下列哪一项: A.中性粒细胞左移 B.MCV 110160fl C.MCH 3350pg D.MCHC 320360g/L E.外周血涂片发现大量巨大红细胞 14中毒性颗粒可出现于:

4、 A. 幼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浆细胞 E.原始红细胞 15不属于红细胞内在缺陷引起的溶血是: A. 新生儿溶血病 B.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 蚕豆病 E. 镰形细胞贫血 16某患者网织红细胞为25%,可能是下列那种疾病: A. 溶血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巨细胞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 17溶血性贫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 A. 酸溶血试验 B.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C. 骨髓细胞学检查 D. 网织红细胞计数 E. 红细胞计数 18经反复检查血小板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方算作血小板减少: A.120109/L B

5、.115109/L C.110109/L D.100109/L E.150109/L 19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 A. 小于参考值低限90g/L B. 90-60g/L C. 60-30g/L D. 30g/L 20缗钱性红细胞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多发性骨髓瘤 C. 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21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为: A.4.0-5.5109/L B.3.5-5.01012/L C.4.0-5.51012/L D.3.5-5.0109/L 22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见于下述哪种情况: A.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B. 粒细胞白

6、血病 C. 骨髓增殖性疾病 D. 病毒感染 23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A. 急性溶血 B.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C. 急性失血 D. 恶性肿瘤 一、名词解释 粒红比值: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之比。 二、简答题 1.骨髓增生度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正常人属于哪一级? 骨髓增生度可分为5级: 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2)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3)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4)骨髓增生活跃; 5)骨髓增生减低; 6)骨髓增生极度减低。正常人见于第3级。 2.粒红比值增高有何意义? (1)由粒细胞系统增多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2)红细胞系统明显减少,见于幼红细胞增生

7、受抑,如单纯红细胞再障。 3.粒红比值减少有何意义? (1)由幼红细胞增多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粒细胞明显减少,见于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等。 4.粒红比值正常有何意义? (1)正常骨髓象; (2)粒系和红系二系细胞平行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3)病变未累及粒、红两系时,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1)RBC、Hb值重度减低,二者呈平行下降,为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WBC计数重度减低,常1109/L,分类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PL

8、T计数重度减低,常3109/L; (4)网织红细胞计数重度减低,多0.5%,其绝对值亦减低常15109/L。 6.缺血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1)RBC、Hb减低,以后者的减低更为严重,轻度贫血时,红细胞形态学变化不大,而重度时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WBC计数及分类结果一般正常; (3)PLT计数一般正常; (4)网织红细胞计数常轻度增高。 三、论述 1.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是什么? 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为: 1)细胞体积:随着血细胞发育成熟,胞体由大变小; 2)细胞质:量:由少量逐渐增多;颜色:由深蓝变浅染;颗粒:从无颗粒到有颗粒,颗粒从非特异性到特异性。 3)细胞核:大小:由大变小,

9、由规则变为不规则;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致密;核仁:由有到无;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 4)细胞核/细胞质比值:由大变小 2.简述正常骨髓象的特点。 1)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值为24:1; 2)粒系占有核细胞1/2(40%60%),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占15%,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3)红系占有核细胞1/5(20%),原红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占10%,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4)巨核细胞在1.5cm3cm 涂片上为735个,以成熟型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及血小板簇易见; 5)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20%(小儿40%),单核细胞及浆细胞各4%,

10、以成熟为主; 6)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 7)无特殊及寄生虫。 四、选择 1.反映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有意义的指标是: A.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 B. 血红蛋白减少 C. 红细胞减少 D. 网织红细胞增加 E. 外周血白细胞增加 2.下列不能做骨髓穿刺的疾病是: A. 各种类型白血病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友病 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 淋巴瘤 3.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减低最可能见于: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化脓性感染 C. 类白血病 D. 急性白血病 E. 溶血性贫血 4.骨髓涂片中正常人原巨核细胞为: A. 5%10% B. 0%5% C. 10%20% D. 75% E

11、. 735% 5.过氧化酶染色可用于鉴别: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6.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积分减低可能的疾病是: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类白血病反应 E.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7.某患者网织红细胞为20%,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细胞贫血 D. 急性白血病 8.骨髓细胞学检查时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的疾病是

12、: A. 急性白血病 B.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巨幼细胞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溶血性贫血一、名词解释 1.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血小板粘附在受损的血管壁周围,称之为血小板粘附。 2.血小板聚集 (platelet aggregation):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称之为血小板聚集。 3.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将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4.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自采血开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称凝血时间。 5.血液流变学(haemorheology;hemorheology):是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研究血液中细胞成分与血浆成份在宏观和微观下的变形和流动特性。 6.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相同体积的血浆通过一定长度和内径的玻璃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所需时间的比值。 7.细胞抗凝作用: 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进入血流的抗凝物质和被激活的凝血蛋白进行吞噬、清除或摄取、灭活。 8.体液抗凝作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