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447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前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前的树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窗前的树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排在散文单元的末尾,不仅语言美,情感美,而且结构也美。文章开篇点名了主角一窗前的洋槐;接着一次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的姿态,作者用她的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生活中极为普通的洋槐树,但作者与它为邻,满是欣赏。于是,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那么,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那将是一件美妙无穷的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赏心悦目、撩人心魄、生机勃发、衰而复荣、败而复兴、无言以对”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掌握总分式结构的特点,理清思路。3、品味文

2、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领会洋槐树的形态美,欣赏文章的结构美。2、讨论总结表达技巧,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体味文章语口夫O二、作者简介张抗抗,女,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当代女作家。祖籍广东新会,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6年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黑龙江国营农场)上山下乡八年,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毕业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弁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3、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2009年11月13日,被聘为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美。散文应充满建筑学的匀称比例。四、第一部分(1-4):总起一一窗前的槐树。第二部分(5-12):分写四季的槐

4、树第三部分(13-14):总结一一窗前的槐树教师小结:课文开篇即点名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接着依次写了洋槐春香秋冬的四时姿态,结尾小结。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脉络。如此简洁明晰的思路,正如苏联著名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过的“散文英充满建筑学的匀称比例”。五、品味洋槐树的形态美,体味作者的情感美(一)、填写课后第二题表格,教师订正。(二)、理解作者与槐树之间的“神秘的默契”,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1、作者说:“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从文中看,作者与槐树有哪些“无声的对话”?如何理解作者与槐树的“神秘的默契”?2、从洋槐身上,你获得哪些人生

5、启示?3、作者笔笔写槐树,处处写的是自己的心声,从一年四季的洋槐形态中,吐露出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对人生的真知灼见。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明确:借物抒怀的手法。教师小结:借物抒怀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这,也就是本文情感美的升华。【板书设计】文章的思路洋槐的形态作者的情感(一)总起回前的槐树高大粗壮满足幸福(二)分写一一四季的槐树春季的槐树灿烂壮丽精神为之一震夏季的槐树郁郁葱

6、葱生出一种感动秋季的槐树金碧辉煌不觉得感伤和悲凉冬季的槐树挺拔骄傲活得自信、潇洒(三)总结一一窗前的槐树衰叩复荣败而复兴神秘默契1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4分)答:运用借代、比喻(1分)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1分)。从视觉(1分)、嗅觉(1分)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1分)。2 .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6分)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2分)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2分)3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

7、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2分)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2分)4 .文章最后写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你是怎样理解我”与槐树的这种默契”的?(6分)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2分,答出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即可给2分):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1分),风雨中指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1分),告别时痛快利索(1分),孤独时有自信潇洒(1分)。对话指的是:心灵中与槐树的对话,不须任何语言却能表达出彼此的心声。更是写出了作者对槐树的深深喜爱与和槐树之前的友谊,亦可说为心灵相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