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2288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简要:我国中、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在实现普及化的群众化教育?大中专院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学年制逐渐被学分制所取代;管理制度从半军事化的严厉、强制、高压型向宽松化我国中、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在实现普及化的群众化教育?大中专院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学年制逐渐被学分制所取代;管理制度从“半军事化的严厉、强制、高压型向宽松化、人性化过渡;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政府不再扮演学生毕业分配的主要角色?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学校?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需求的供应方?那么?学校将如何应对形势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开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给大中专学生的

2、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建立一种能够适应新情况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大中专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极度关注、学生极其关心的大事?所以构建“以社会需求导向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机制?这样既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又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管理效果。“以社会需求导向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指以社会、学校、学生及其相关的大中专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综合管理为出发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将社会需求与就业教育融于所有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中?贯穿于大中专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围绕社会需求与就业这个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教育?为社会培

3、养实用、合格的人才。一、全方位的教育管理体系要将教育和教育管理的重心围绕在以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这个中心上来?教育管理的内容应涵盖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将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融于整个大中专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作为重点工作加以实施。社会没有需求就是人才的浪费、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就是对社会和学生会及家长的不负责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教育和培养学生正确评估自我?正确把握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时机?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一)社会需求、人生目标与自我定位教育没有社会需求的人生目标是空洞的?没有价值?也没有实际意义

4、?对社会和家长来说是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对学生来说是青春的浪费。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职业生涯和未来的开展空间。学校结合社会需求有方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根据自身特长做中长期自我表现开展规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中专学校适应性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大中专学校的学习、生活、情感、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并在认真分析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的情况下引导他们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向大中专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可能缩短“过渡时期。第二?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更多地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相关知识和社会变化形势?帮

5、助学生了解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学生懂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由此可以变就业压力为主动迎接社会挑战的动力?使学校的要求更容易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第三?根据学校的特定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及学生的职业兴趣?有方案、有目标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理想。通过介绍本专业在社会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业的开展动态以及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及开展趋势?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并在此根底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确立职业理想。(二)了解社会、注重技能教育以往的教育模式使学校的教与

6、学都与社会没有直接联系?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并不关心。而今作为学校要办出特色、创出教育品牌?就必须研究社会需求和社会开展趋势?在大环境中比拟学校的自我优势?寻求长远的自我表现开展战略?建立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第一?学校要把社会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教学运用作为学生从人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的相关课程中一局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有方案地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法规?掌握国家有关大中专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教育?可以在学生所学专业的横向与纵向延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允许学生跨学科选择其它

7、学科的选修课程。课程作业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并根据社会的开展及时更新课程作业的内容和结构。二、多视角审视教育管理模式与社会开展的同步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学校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出社会的顶尖精英?但也不是学生毕业后找到就业时机就万事大吉了。学校的任务不能是追求利润的教育“机器?当然也不是慈善教育体系?学校在把握好两者关系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社会责任?要承当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就必须时刻审视教育与社会开展是不是一致。学校是社会这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局部?都需要长期稳定开展。那么学校就要以多视角地审视自我开展的道路正确与否。综合验证法是:中短期

8、就业情况反响调查结合;单一性人才与复合性人才反响调查结合;本专业一次性就业率与跨专业一次性就业率结合;二次就业与就业稳定性结合;学生个人开展与再教育结合。用以上各项因素做定向和随机调查反响、统计分析?以把握学校未来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管理模式的修正。建立一个长期稳定、有效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及社会网络反响联络体系是学校及时掌握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结合政府的宏观指导及社会其它方面的信息反响处理?制定学校的长期开展战略和教育管理模式。及时调整战略和教育管理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但也要考虑教育的连续性和调整的适应性。要把教育管理模式的变更的正副效应考虑充分。结论: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与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知识与教育管理模式必须与社会开展同步?信息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神经源?社会的开展离不开学校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而学校是依赖社会而生存的?把握信息和正确运用教育资源共同为社会创造财富?培养优秀、合格的社会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