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172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停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停车系统现状与分析1.1 停车设施分类停车设施按车辆停放位置不同分为路外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按服务对象不同分 为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本次研究根据东莞市区停车设施供应现状, 将规划范围内的停车设施划分为以下三种:1、路边停车场。指停放在道路用地控制线内划定的供车辆停放的场地,如花园 路路边停车场。2、路外公共停车场。指位于道路用地之外的,为社会车辆提供停放服务的,投 资和建设相对独立的停车场所,如东门广场地下停车场。3、配建停车场。指在各类公共建筑或设施附属建设,为与之相关的出行者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场,如东华医院院内停车场。根据管理规定不同,配建停车场又分为对外、对内两部分,其中

2、利用建筑退缩停放车辆的部分被本次研究 归为配建停车场的对外开放部分。1.2 停车调查掌握翔实的城市停车现状资料和问题是进行停车系统规划的基础。为摸清东莞市 区停车基本情况,研究在市城建规划局的统一安排下,在城管部门、各区公用事业服 务中心或规划处的大力协助下,进行了部门访谈、停车设施核实调查、停车特征调查 及现场实地勘察三项调查。1、部门访谈。收集有关东莞市区停车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基础资料。2、停车设施摸底调查。研究在 2003 年现状停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出自东莞 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库)规划(20052020),对20032008 年间新增或改建 路外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进行统计核实,

3、并对各区路边停车场进行了摸底式基础 调查。3、停车特征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 处路边停车场、3处路外公共停车场、11 处配建停车场进行连续 12 小时的停车特征调查,同时对以上停车场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停车询问调查,了解停车者对现状停车系统的要求及意见。4、现场勘察调查。对重点地区停车现状进行细致的实地勘测,了解需求源及矛 盾产生的原因。1.3 停车特征分析调查在规划范围内选取3条路段、2个路外公共停车场、9 个典型建筑做12小时 不间断停车调查,调查选取地点及调查基本结果见下表1。1.3.1 车型分析莞市区停车场规划以小汽车为规划对象即可。1.3.2 停车基本特性表 1 公共停车设施及公建配

4、建停车设施停车特征参数一览表类型性质名称区位周边用地情况泊位数(个)实际停车数(辆)平均停车 时间(min)路边 停车 场花园路东侧老城区农贸市场、商铺餐饮店2220917万寿路老城中心区政府部门2517412万福路万江中心区政府部门、商铺餐饮店 及金融网点4024597路外 公共 停车 场东门广场地下 停车场老城中心区居住、办公130274365万江公园地下 停车场万江中心区居住、办公119192290公建 配建 停车 场中档住宅蔚蓝星湖东城区10001262281老式住宅步步咼住宅区老城中心区3521849264行政办公城建规划局东城区99368226商业办公联合大厦东城区12239218

5、7大型商场海雅百货南城区115942145多功能酒店会展国际酒店南城区7001784305市级医院东华医院东城区4501962266区级医院南城医院南城区125501237综合性公园旗峰公园东城区5001108132停车目的停车目的是停车的基本特性之一,与目的地用地类型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决定停车场的车辆停放时间、周转率等特性。(1)路边停车场4% 6%15%7%18%.2%18%12%18%A. 上班B. 回家 C.购物d.餐饮娱乐E. 公务F. 住宿G. 私人业务H. 探亲访友 I甘他I甘他图 2 路边停车场停车目的路边停车场车辆停车目的主要为购物、餐饮娱乐及私人业务,甘次公务及上班也占到

6、一定比例。以上停车目的构成和调查选取路段周边建筑类型有关。(2)路外公共停车场5% I%-7%9%A. 上班B. 回家 r舫物6%4%30%c.购物D.餐饮娱乐 口八夂E.公务G. 私人业务H. 探亲访友 T甘仙图 3 路外公共停车场停车目的 路外公共停车场车辆停放目的主要为上班和回家。说明东莞市区住宅和办公类建 筑配建停车设施的缺乏。 停车时间停车时间反映每辆车的停放时间长短,它与土地使用特征和停车目的密切相关。1)路边停车场15%20%02 0分钟2140分钟 口 4160分钟 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图 4 路边停车场车辆停车时间分布图2)路外公共停车场图 5 路外公共停车场车辆停车时

7、间分布图路边停车场车辆停放时间在40 分钟以内的占57%,1 小时以内的占70%,停到 3 小时以上的仅有9%,平均停车时间为42 分钟。路边停车短时特性与停车目的多为购 物、餐饮娱乐及私人业务有关。路外公共停车场车辆停放时间在 1 小时以内的占 19%,3 小时以内的占 48%,4 小时以上的占40%,平均停车时间为327 分钟。路外公共停车场车辆长时停放特性与 停车目的多为上班及回家有关。3)不同类型公建配建停车场图 6 不同类型公建配建停车场车辆平均停车时间对比图调查不同类型公建配建停车场车辆平均停放时间最低为商业和公园用地,其次为 办公用地、医院用地、住宅用地,车辆平均停放时间最长的为

8、酒店用地。停车周转率图 7 各类停车设施停车周转率对比图周转率反映工作时间内每个停车位的平均使用次数。调查显示,路边停车场与大型商业用地停车周转率较高,这与它们的短时停车特 性是符合的,而路外公共停车场周转率最低,说明公共停车设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由于调查选在工作日进行,因此公园停车周转率指标偏低。 停车步行距离(1)路边停车图 8 路边停车步行距离统计图 9 路边停车可接受步行距离统计路边停车步行距离是反映停车便利程度的指标。76%的停车者能接受小于100 米 的距离,从现状路边停车步行距离看,88%的停车者步行距离小于100 米。2)路外公共停车场图 10 停车步行距离统计48%001

9、00 米101200米201300米301500米 500米图 11 可接受停车步行距离统计路外公共停车场停车步行距离是反映停车场布局合理程度的重要指标。86%的停车者接受小于500 米的停车步行距离,现状路外公共停车场停车步行距离小于500 米的占 92%,说明调查的停车场布局基本合理,也证明了某些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使用率不高的原因并非布局不合理。高峰停车指数图 12 各类停车设施高峰停车指数对比图高峰停车指数指高峰停车时刻停车拥挤程度,它是衡量城市是否为出行车辆提供 足够停车空间的重要指标。可将停车系统的满意度分为下表所示五种。表 2 停车系统满意度划分范围表等级好较好一般较差高峰停车指数1

10、.4酒店及公园停车系统满意度最高,反映了东莞市区酒店类建筑配建停车供给充足 (由于公园高峰停车日一般在非工作日,所以此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公园配建停车供给 情况)。停车系统满意度较差的有行政办公和大型商业类,反映东莞市区在此类建筑 配建停车上面供需矛盾突出。路边停车系统满意度最差,说明现状东莞市区道路交通 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平均停车指数图 各类停车设施平均停车指数对比图库平均停车指数是反映停车设施利用程度的指标。行政办公、大型商业及路边停车 场利用利用程度最高,其余平均停车指数皆不到 0.8,反映了东莞市区总体停车设施 利用程度不高。结论及启示: 东莞市区路边停车场停车时间短、停车周转率高、停车步

11、行距离短、停车高峰指数偏高;与此对应,路外公共停车场停车时间长、停车周转率低、停车 步行距离长,停车高峰指数低。规划应充分掌握、利用路边及路外公共停车 场停车特性,优化两者对公共停车需求的分担比例。 调查显示,现状东莞市区部分路外公共停车场在布局基本合理的情况下,其 停车泊位仍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说明路外公共停车场和其附近的路边停车场 存在收费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东莞市区除酒店类公建配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供应较为充足外,其他类型配建 停车场均显现出供给不足的问题,说明东莞市区配建停车场执行标准及执行 力度存在一定问题。 路边停车场停车高峰指数偏高,导致市区道路交通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出于 改善道路运行条

12、件的考虑,应充分优化停车场布局,加大停车设施供应数量, 协调路内外停车收费关系。1.3.3 停车意愿分析停车者选择停车场看重的因素一半以上的停车者选择停车场时最关注的是安全因素,另有部分停车者将费用、 停车后步行距离及停车场条件作为比较看重的因素。 对现状停车状况的满意度41%A. 满意B. 般 c.不满意停车者对现状停车状况不满意率为 21%,说明东莞市区总体停车条件及环境尚可,但满意率仅为 38%,说明现状停车设施还存在一定改善空间。停车者认为现状停车存在的问题从统计数据来看,问题主要反映在车辆不安全、停车位供给有限、收费较高及停 车后步行距离太长这四个问题上。这些问题分别反映出现状停车场

13、存在管理不力,停 车位缺乏及布局不合理等现象。 停车者违章停车及原因半数以上的停车者有过违章停车的经历,而违章停车的原因中,有 54%是因为附 近没有停车场,另有 19%是因为指示标志不清楚,因图便利性短时停车而违章的有 11%。以上统计数据说明东莞停车设施布局合理性欠佳,停车位缺口较多,停车管理 不规范。车辆夜间停放地分析30%的人夜间将车停放在自己住宅区及单位车库以外,说明东莞市区居住区配建停车设施非常缺乏。 提高路边收费后停车者是否愿意将车辆停放到附近公共停车场37%的人表示提高收费后,会将车辆停放到路外公共停车场,另有40%的人依收费情况做出选择。说明以提高路边停车收费调节附近路外公共

14、停车场使用率的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及启示: 东莞市区停车设施条件改善应从保障车辆安全、优化停车场布局、加大停车 泊位供给、合理收费、加强管理等方面改善。 作为满足停车刚性需求的居住区配建停车场停车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应在规 划中予以解决或给出合理建议。1.4 停车现状现状东莞市区停车设施数量较之五年前有较大的增加(主要为配建停车),东莞 市区停车状况呈现的特点也由五年前的“具备一定基础,拥有潜在优势,现状问题多 样”发展为“优势继续保持,存在一定隐患,问题仍然多样”。其中优势表示东莞市 区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停车设施,隐患则代表停车设施供给已愈来愈不能满足城市开 发建设及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带来的对停车泊位的需求。下面,研究将从停车设施供应、规划、管理等方面分析东莞市区现状停车系统整 体情况及面临的各种问题。1.4.1 停车设施供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