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114661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三大改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5课三大改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5课三大改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课三大改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三大改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知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其实质。2、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缺点。3、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过程中,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一、温故互查1、简述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2、列举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3、简述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二、设问导读(学生自主学习,在书上标记,有问题小组内交流。)(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我国农业 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 建设的需要。2、形

2、式:把个体农民、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3、目的:走 的社会主义道路4、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 的深刻变革(导入框)。5、起止时间: 6、概况: 年,河南 农民首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形式:从 年起,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发展企业的 ,合营双方中公方代表居于 。2、政策: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3、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 的高潮。(三)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_年底,国家基本

3、上完成了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转变为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缺点:存在 、 、 等缺点。三、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可补充)1、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25页动脑筋)2、比较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何不同之处? 四、自我检测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主义工

4、商业实行赎买政策。3、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A: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合作社 B:实行企业的公私合营C:实行股份制改造 D: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4、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包括(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官僚资本的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对手工业的改造五、巩固训练1、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 D ) A:受到农民的欢迎 B: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C: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D:对所有制进行了变革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C: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3、

5、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4、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5、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由资本家自已决定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 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6、的基本完成7、阅读下列材料: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办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中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请回答:(1)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用的和平方法分别是什么?(2)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六、拓展探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农民在拔除地主的地碑 图二: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三:1956年安徽省各界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2)图二反映什么历史事件?促进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因素是什么? (3)从图一到图二,农民在生产、生活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图三反映了哪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图二、图三共同反映了怎样的主题?四、课堂小结 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农业手工业形式: 结果: 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形式: 政策: 结果: 意义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