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11261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居住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就需要更多地体现人文方面的要素,营造一个对人们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的景观环境,从而保证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 1.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延伸,是城市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区的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居住区景观空间构成了城市社区最为人性化的交流场所。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作为行为主体与服务对象,把握景观环境对于人心理、生理、性情及群体感受所产

2、生的效果差异,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学乃是处理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涉及地形与地貌的改造、恢复、保护和管理的学科或者称之为艺术。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乃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景观设计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人性化改善尤为重要。然而,就整个社会环境而言,经济利益似乎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风向标,追求经济价值是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景观设计本身而言,浮华与抄袭之风盛行,甚至偏离其最为基本的存在价值。居住区人性化景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居民生活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提高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人性化设计措施 2.1增强生态化建设的意识

3、在城市人文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城市的生态型文化建设,使文化景观能够具备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生态化的景观设计能够很好的提升城市形象,使更多人感受到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的特色,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表现在景观规划设计之中就是要能够充分发挥特点,同时设计之中还要更好地突出人的性格特点,做好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协调工作,以此加强景观的文化设计因素,使人性能够得到很好地发挥,并不断提升景观规划设计的质量,满足人们对景观园林观赏的需求。 2.2注重情感化的设计 实践中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时,要强化园林的人文因素的设计。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的环

4、境使得人们在满足自身情感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人文景观的设计,以此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够很好的减少人的精神压力,使得人的精神障碍能够得到克服,促使人们在景观设计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养成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3注重人文历史的设计 不同地域的景观规划设计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感受,因此在开展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和当地的人文历史相互结合,融入一些历史文化元素进入。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当地景观的设计,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注重人文历史的设计特色,进而更好的做出景观规划的文化设计理念。 2.4景观规划设计中增加构成设计美感 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中,点、线、面的统

5、一,是视觉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表现,人的视觉会把构成要素的形式感与事物的性能结合起来而形成各种联想。以点为例,点是构成形态的最小单元,单独的点可以起到加强空间领域的作用,大小相同、形态相似的点被相互及严谨地排成阵列时,会产生均衡美与整齐美,当大小不同的点被群化时,由于透视的关系会产生或加强动感,富于跳动的变化美。如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庭园里的点阵陶蛙所形成的点阵列及构成,形式活泼,有空间、虚实之分。 2.5道路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道路设计都应该发挥起独特的一些作用,这也是人性化设计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不同的景观的道路设计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于长廊和庭院的设

6、计,这样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彰显出景观规划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一方面,小区道路人性化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小区主道路以及宅间小路。其中宅间小路主要位于居住小区道路系统的末梢,与每个居住单元连接,主要供居民步行以及自行车同行,并且因为送货车、救护车以及出租车的频繁出入,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性,因此一般应将此区域进行铺装。而小区主道路为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更是居民间交流活动的生活空间,在进行设计时应满足交流与活动需求,必须要做好绿化、小品以及铺地等设计,对于小区的主路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满足道路功能的同时,预留足够的道路绿化带宽度,一般会设计行道树以美化道路

7、,在道路交叉处植物设计要保持视线的通畅,对小径、大道到用树木强化可起到强化走向效果,对道路的入口及道路转弯处可以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植物造景,起到对景、导向、标志的作用等等。 2.6儿童游戏场所设计 必须要满足不同年龄聚集性、时间性、季节性以及自我中心性等特点,主要以不同年龄组为设计要点,以满足其不同爱好为目的进行设计,其中还需要保证儿童的安全性要求。游戏场所围护,一般可以选择用高 0.5m 高围墙或者篱笆来对游戏场进行围合,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动物进入,同时也能传达给家长以及儿童心理上的安全感。因为儿童身高比较矮,在设置围墙时应控制好高度,并且选择的围护植物不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绿化设计应人性化,孩子

8、们的游戏空间是开放的,自然的,可以设置绿篱迷宫或者绿色植物做景观小品、铺装、坐凳等的背景,或适当种植一些遮阴树种,以供夏日遮阴,满足在绿地中进行活动交流,让孩子感受绿化创造出的自然生活气息。 2.7建筑与构筑物设计 (1)小区门口。院门的设计应保证其高度与宽度的合理性,并加以绿色或丰富的植物色彩美化,提高其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体建筑之前的协调性。另外,院门还需具有标志性,以民族特征、地理关系等为基础,通过体量、色彩、造型以及材质上来体现小区的特点,能够增加周围环境的活性。 (2)雕塑。雕塑是居住小区中设计比较常用的元素,不光本身的优美艺术形象给人美的享受外,还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绿化植物的配置协调,

9、在设计时应保证其具备生态、亲情等特点,例如选择亲情为主题,能够为小区整体环境带来温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居民对待亲情的态度。 (3)庇护性景观构筑物。要求其具备开放性又具有遮蔽性,例如常见的亭子、走廊、棚架以及膜结构等,应以满足使用的方便性为基础,造型、尺寸、色彩等于周边环境相均衡协调,植物造景改善园林建筑的质量环境。 结语 我们目前所处的文化环境应该超越物质层面的实际需要,以此获得和周围景观之间的融合。作为特定的文化场景的一个重要延伸,园林文化设计更加需要彰显其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倡导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之中,也需要追求人性化的艺术需求,使得园林景观能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不断的向前发展。在满足人们视觉享受的过程当中给人们更多的精神享受,进而使得整个城市都能够焕发出一些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胡力.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8) 2张永林.浅谈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J.四川农业科技,2006,2(1):199-201.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