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08960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语言的艺术》教案及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的艺术执教:赖天惠教学目的:1、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能在全文感知的前提下,运用默读、浏览、扫视、跳读、批注等阅读措施。尝试比较阅读,能找出各篇文章中有关联的地方,试着感受剧本、相声、笑话的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阅读材料中语言的特点,并受到一定的启发,学会在生活中用机智风趣、简洁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和沟通。阅读材料:剧本半截蜡烛、相声打电话、笑话请客,其中半截蜡烛打电话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内略读课文阅读活动:一、谈话引入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课文,感受到了聪颖的杨氏子巧妙的回答让孔君平哑口无言,晏子的能言善辩,又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三篇文章,进一步感受语言

2、的艺术性。二、阅读半截蜡烛1、打开书1课,浏览故事,看看与我们前边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样?预设:(1)体裁为剧本,开头列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2)课文内容以对话的形式呈现;(3)对话之中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动作、神态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特点,结识剧本这种新的文体)2、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同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默读剧本,想想剧本讲了一种如何的故事?学生默读后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秘密文献,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在保护秘密文献的行动中,你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预设:欣赏伯诺德夫人的语

3、言。理由:“守、不惜代价”,提前让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在面对敌人时才不慌乱;不动声色点灯吹灭蜡烛。欣赏杰克的语言。理由:找借口去柴房抱柴,若无其事端起蜡烛。欣赏杰奎琳的语言。理由:上楼睡觉的理由不露破绽,巧妙伪装可爱和天真。4、谁成功保护了蜡烛里的秘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杰奎琳语言的特色。PP出示杰奎琳的话,师生对读: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少校: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同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少校:交流:机智,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运用少校也有

4、女儿,博得少校同情,顺利拿到蜡烛。小结:小女儿杰奎琳的巧妙应对为保护秘密文献起到了核心性作用。(板书:机智巧妙)三、阅读13课打电话、课外补充的一则笑话请客1、出示阅读规定:(1)浏览相声打电话和笑话请客,说说其重要内容。(2)跳读两则语言材料,勾出人物的语言,想想两个故事中的人说话有什么特点?用核心词作批注。、学生静读默批。、交流反馈。(1)交流打电话。重要内容:讲了一种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的年轻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不仅耽误了看戏,还耽误了其她排队打电话人的时间。语言特点:啰嗦,重要表目前如下语言:甲: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喂,你的电话是4局568吗?我这是1局2345。喂,你贵

5、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甲: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说话绕圈子,明知故说,没话找话,东拉西扯,废话连篇)师:看来不愧叫啰嗦,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是旁边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师:打电话啰嗦真实害人害己。抓住要点,简洁明了,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体现。(板书:啰嗦简洁精练)师:(完毕同步练习平台第二题)如何打电话,才会既节省时间又把事情阐明白?请你替“啰嗦”拟一种稿子。写好后,读给同伴听,请她为你作一种简评。学生写好后展示台展示,师评价。(2)交流请客重要内容:讲了一种人过年请客,由于说话不得体把客人都气跑了

6、。语言特点:说话不得体,没考虑当时说话的环境,没有考虑听话人的感受。(是相机板书:不得体生动得体)小结:四、比较三篇阅读材料,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似点与不同点?小组交流讨论,记录员在表格中记录核心词(表格附后)。相似点:有共同的主题(语言艺术),使我们受到语言体现上的某些启示。不同点:文体不同;人物语言体现上不同,半截蜡烛正面阐明生活中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协助我们挣脱困境,打电话请客背面阐明了说话简洁精练、生动得体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组际间的补充交流,达到共识)五、拓展延伸、过渡小结: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今天,我们通过阅读不同体

7、裁的文章,感受到机智巧妙的语言的魅力,精练得当的语言,能精确体现思想和情感。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愿同窗们都能用上风趣风趣、机智巧妙、精练生动的语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完毕12项拓展作业,下周交流展示:(1)小组合伙排练剧本半截蜡烛;(2)学说相声打电话精彩片段;(3)把晏子使楚改编成剧本(可选用片段);(4)采集生活中与语言艺术有关的笑话、故事等。附:比较阅读,找出三篇文章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题目相似不同半截蜡烛打电话请客附2:课外阅读材料:请 客 旧时年关,有人在家设宴招待协助过她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时近中午,尚有一人未到。于是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

8、话,其中一位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而去。其人很懊悔自己说错了话,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告辞而去。主人见因自己言语不慎,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妻子也抱怨她不会说话。她辩解道:“我说的不是她们。”最后一位客人一听这话,心想:“不是她们!那只有是我了!”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语言的艺术教学反思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项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通过,孩子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

9、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妈妈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蜡烛里的秘密文献与德国军官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布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阐明了打电话时,语言要简洁,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在进行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思考:一、议题的拟定合理。本次议题“语言的艺术”是根据单元主题而定,阅读材料选用了课内篇目半截蜡烛、打电话和课外一则笑话请客,这样整合也可以节省教材的教学时间。教学中以品悟人物语言特点为主线,通过感悟不同体裁中人物语言的特点,受到一定启发,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使用生动得体、机智风趣、简洁精练的语言与人沟通和交流,快乐地生活。二、教学的方略较优。本节

10、课环节简朴,谈话引入后直奔课内教材的阅读,仅仅抓住“你欣赏谁的语言”这个问题,重点感悟杰奎琳语言的机智巧妙,教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措施进行阅读理解,体会杰奎琳称少校“司令官先生”,使少校的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生活中你有无过这样的称谓,以此让别人满足你的规定,学生体会得更加生活化。紧接着放手让学生阅读打电话和请客,通过勾划人物语言的句子,品悟打电话的人语言啰嗦、请客的人语言不得体的特点,明白在生活中简洁简洁、生动得体的语言是多么重要。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在教师的引领下均能感悟得到,教学效果好。三、阅读的措施多样。由于半截蜡烛打电话的篇幅较长,课堂时间又紧,本节课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浏览、扫读、跳读等迅

11、速阅读法,抓重点信息(即人物语言)加以品读批注,重点突出。此外,运用了比较方略,通过小组合伙填表,试着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获得主题相似,体裁不同,体现语言特点的方式不同(半截蜡烛正面阐明生活中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协助我们挣脱困境,打电话请客背面阐明了说话简洁精练、生动得体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等信息,为学生阅读同主题的文章提供了措施。四、读写的结合巧妙。阅读总是为写作服务的,打电话一课中,那个打电话的人只需几句话就能说清晰的事情,却用了两个多小时,语言东拉西扯、没话找话、废话连篇,既害人又害己。在体会打电话人的语言特点后,我结合同步练习上的题目:如何打电话,才会既节省时间又把事情阐明白?请你替“啰嗦”拟一种稿子。学生当堂练习,效果较好。本堂课也存在局限性,如下:一、教学时间不够。临时决定,比较环节学生不填表,但时间还是不够,反馈三篇文章的不同点时下课了,本来这里就显得较困难,下课做操的噪声又大,本环节贯彻不够。二、写话练习反馈后没有叫全班学生再一次订正修改,某些学生写得并不是那么精练简洁、几种要素都写全。三、群文课的阅读容量大,课堂时间紧凑,感觉中差生阅读速度慢,特别是差生,跟不上阅读的节奏,获得知识显得囫囵吞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