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6185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门1对1教育 高中物理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3周口学业考试)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启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知道对面的火车根本就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在前、后两次观察过程中乘客采用的参考系分别是() A 站台,对面火车 B 两次都是对面火车 C 两次都是对面站台 D 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考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所有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

2、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明确参考系的概念,理解物体运动相对性解答: 解: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关键是参考系的选取不同造成的,乘客出站时,看到对方火车运动,实际上是以自身为参考系造成的,当等到站台出现,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这是由于乘客以站台为参考系造成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 明白了参考系的含义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问题,故一定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要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 原子核很小,一定可把它看成质点 C 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

3、地球看成质点 D 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一定可以看作质点考点: 质点的认识所有分析: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解答: 解: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太阳的大小直接影响观察结果,所以不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B、质点并不是体积很小,就能看成质点,而是物体自身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虽然原子核很小,并不一定能把它看成质点,故B错误;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故C正确D、运动员身体上各个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点代替运动员,故D错误;故选:C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

4、注意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3(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节课是7点45分上课”这是指时间 B “前3秒”是指时刻 C “第3秒内”是时间,时间长度是3秒 D “第4秒末和第5秒初”是指同一时刻考点: 时间与时刻所有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 解:A、“第一节课是7点45分上课”这是7点45分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所以是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B、“前3秒”是指时间间隔,指时间故B错误;C、“第3秒内”是时

5、间,时间长度是1秒,故C错误;D、“第4秒末和第5秒初”是指同一时刻故D正确故选:D点评: 该题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通常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时间段,与某一过程相对应属于基础题目4(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在图所示的st(位移时间)图象中,不能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所有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 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由此可以判定各个选项解答: 解: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由此可知ABC三个图都

6、是匀速直线运动,而D图是变速运动,故D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点评: 抓住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中的特征,应该是一条直线,就好判定了同样的问题,是判定vt图象中的匀速运动,应该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而不是任意一条直线5(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比乙先着地 B 甲的落地速度比乙的落地速度大 C 甲比乙加速度大 D 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离地的高度都相同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所有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根据高度比较运动的时间,

7、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比较落地的速度解答: 解:A、甲乙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t=知,高度相同,则运动的时间相同,即甲乙同时落地,故A错误B、根据知,甲乙落地的速度大小相等,故B错误C、甲乙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为g,故C错误D、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v=gt知,下落过程中任意时刻速度大小相等,根据h=知,任意时刻离地的高度都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自由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分析6(3分)(2013淄川区校级学业考试)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8、)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考点: 加速度所有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分析: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解答: 解:A、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

9、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故B正确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故D错误故选B点评: 要清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要掌握某一个量的变化是通过哪些因素来确定的7(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质点沿直线从A运动到B,通过AB中点前的平均速度为2m/s,通过AB中点后的平均速度为3m/s,全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2.5m/s B 2.4m/s C 2.3m/s D 1.2m/s考点: 平均速度所有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要求平均速度,

10、需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可设总路程为2s,用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小明前半段与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 解:设AB总长为2s,则前一半位移内时间为:t1=;后一半位移内时间t2=全程的平均速度=2.4m/s;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要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绝不能用速度的平均值来表示平均速度8(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考点: 匀变

11、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所有分析: 匀加速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位移较小,后一半时间位移较大,所以中间时刻的速度比位移中点的速度要小,此外,可以设出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利用数学方法整理v2,v3的表达式,较好的方法是作vt图,由图象看两速度的大小关系解答: 解:初速度为v0的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如下,由于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为物体运动的位移,由图象可得:当时间为时,对应的物体速度为v2,此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即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要小于;当物体运动位移为时,对应的物体速度为v3,有图象明显看出,v2v3,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得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即v1=v2故选:C

12、点评: 选择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头脑中要时刻想着图象法解决问题,其优点是形象直观可以利用图象法推导一下匀加速运动的这两个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9(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一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的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和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分别是()A1:2:3、1:1:1B1:4:9、1:2:3C1:3:5、1:2:3D1:8:27、1:4:9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所有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x=可得静止开始的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

13、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解答: 解:根据x=可得1s内的位移:x1=a12=0.5a物体2s内通过的位移为:x2=a22=2a物体3s内的位移为:x3=a32=a32=故x1:x2:x3=1:4:9在第1s的速度v1=at1=a在第2s的速度v2=at2=a2=2a在第3s的速度:v3=at3=a3=3a故代入数据解得:v1:v2:v3=1:2:3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 该题考查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可以有推论直接回答,也可以如上分析解答,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10(3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两个物体甲和乙,从某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

14、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在2秒末,甲和乙相遇 B 在4秒末,甲和乙相遇 C 开始运动2秒以后,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D 在开始运动2秒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所有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可以直观地比较速度的大小结合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判断甲乙何时相遇解答: 解:A、在4s末,两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知甲乙相遇2s末两物体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等,则未相遇故A错误,B正确C、由图象可得,开始运动2s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D、在开始2s内,乙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比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两个正确选项,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均得0分)11(4分)(2014秋东莞校级期中)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大小是5 m B 路程是5 m C 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