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调查与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040950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因调查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原因调查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因调查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因调查与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转】一 -_CAlcub irnfiriiteAimdl1 寻盃圧鶴 z)= *1fi hiL rLni -A|-|dh v -.fTWhTIjrijibk站Wteii丽涵塞币h誌汽K讼可弊畠齐严 严“心齐:北嫁I盘5心岸冥#每*務V h心倂1令 钛耘唸如孚仏_仝严月上 fLaap辛 T*w$ = M *jnuiiCcfcUjiBh TniCMp 費13厶17*1神7I- *% w |*i* 0ff* 也 a,a k 悴百曲曲旳:叱心皿I M khflil * 许时刘*j 齡弊曲g洱 .2”-“宀厶辭;二 M Iji i*-t jI*+- fT-t* fk

2、i a.11 r r-J Lrs t. : .-i u F.rJ 十hz业呻严Ldw l亠“ Wj/| i iJAif 簣,备r誌綁談+ 241 _;- lf*.q pj rmtrTi n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高 中数学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 些,最

3、终都要落实到让学生会解数学题上来。然而,老师常常听到学生反映:“能听懂课,就是不会解题”。这是目前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 生在现阶段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能听到学生的心声,从而探讨数学教学的新路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 发,采取相应的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此调查。二、主要原因及分析问卷设计了 15个问题,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在括号内打“ J”、“X”。其内容涉及到教师、

4、学生及其他三个方面。通过对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初步了解了造成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一)教师方面调查表明: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主要反应在老师的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一是讲课方式、教学方法上。老师讲课时, 采取灌的方式,往往是老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老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其实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 这方面去,学生所谓的“听懂”只是老师具体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当然谈不上运用知识解题了。二是老 师的素质、教学水平、责任心上。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甚至偏爱部分学生。三是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学习

5、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1. 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估计过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首先是在老师的备课上。调查显示,有 38%的同学认为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仔细 思考和认真研究分析,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只是凭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备课,忽略了备学生。2. 教师在讲课分析和解题的指导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环节。上课是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途径。有 43%的学生认为教 师在上课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情况调查中写道:老师在上课、解题时好像讲得

6、头头是道,可是没有想到我们却听得头晕脑涨,听也听不 懂,结果只是老师懂、会解题,一旦自己动手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了。有时听课就像听“天书”,老师只是“表演”,“唱独角戏”,不站在学生 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讲解例题时分析不到位,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3. 老师没有给学生施加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 兵。调查结果表明,有 41%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教学督促检查落实不够、不及时,这是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4. 老师辅导不到位,布置的

7、作业检查不落实、训练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课后辅导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到位的重要一环。有 38%的学生反应老师在课后辅导上做得不够,作业检查不落实,课外训练题的针 对性不强。5. 有些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学。老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调查显示,47%的学生认为有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责任 心不强,不讲究教学艺术。部分学生说:“有的老师讲课不生动,照本宣科。有的老师除了上课外根本不进教室辅导我们的学习,上课后就走了; 上课时总是说我们考学没有多大的希望,挫伤了我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责

8、任心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和深思的。6. 有偏爱学生的现象,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热爱,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有 33%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偏爱学生的现象。学生说:“部分老师偏心严 重,影响大多数学生上课时的听课兴趣和课后的学习情绪。”。(二)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 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1. 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 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

9、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 节课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打无准备之仗。调查表明:有 48%的同学课前没有预习的良好习惯,结果直接影响了听课,没有听懂课,不会解 题也就成为必然。2. 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学生 A 说:“不知为什么,我上课精力无法集中,大脑一片空白。有时老师讲课也不生动,枯燥无味 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课时身在教室心在外面,只好找本课外书籍来消磨时间。”64%的学生反映有这种现象。这也是不会解题的一个原因。3. 作业时没有认识

10、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 B 说:“老师讲课学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没有仔细思考,认真领会;课堂练习的时间太少,做作业急于完成任务,没有认识到做好作 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 把作业当成负担。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占 59%。也是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之一。4. 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 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 爱面子,不愿说不懂;看老师的面子,不敢说不懂。学生 C 说:“老师在讲课、讲题时过快,对于一些重要的步骤没有详尽讲解,只是一带而过, 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学习兴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学过的知识不会运用,甚至作业也不能独立地完成。”调查发现有 57%的同学都存在这 种问题,是老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应该说是兼而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