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3888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县白仓镇中学 曾广义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教师:我受白仓镇中心学校、白仓镇中学的委托,代表学校申报的“农村中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已被*市根底教育研究所批准立项。该课题立项的顺利通过并实施执行,与*县教育局和县教研室领导的支持和指导,白仓镇中心学校和白仓镇中学领导的大力支持、本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代表全体课题组成员表示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受课题组的委托,向与会的领导、专家和教师们作开题报告,请予以审议和指导。一、问题提出一国际形式开展的需要世界正处在大开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科技开展的日新月

2、异,人才竞争的日趋剧烈,许多国家都把开展教育,开发人才资源作为重大国际战略。特别是2000年4月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的2015年六项奋斗目标?达咯尔行动纲领?特别强调转变教育模式,开发人才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人才竞争能力。二国情、民情、教情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与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我国建立“教育大国,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进程,应时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与加快现代化建立步伐的迫切需要。三改革教学模式的需要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场,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3、,只注重学生的共性开展,学生的个性开展受到束缚。本世纪初推行“素质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民教育水平,但学生的个性特征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没有较大的提高,改革教学模式,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国际竞争能力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四 推进教学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等鲜明特点,侧重于实践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使经历提升为能力,使知识升华。(五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独立性课程,但具有综合性,又是

4、一种“经历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延伸,它以“研究性学习为根底,以培养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要求各级学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自主开发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六) 完善教学理论的需要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2003年实施推广,采用“点带动“面与“基地方式,大中城市各级学校的开展具有本地、本校的特色。有一些较好的方法,活动*围在全国推广,但没有形成专业、系统的理论。本课题研究旨在探讨“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开发、策略和方法,

5、教学模式,形成理论,指导实践。二、课题界定农村中学:是指农村初级中学七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教学模式及策略和方法。三、理论依据 一学生中心论该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这一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人本主义论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开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当个体到达“自我实现需要的顶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为学生到达“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设置的课。三)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

6、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因此,教师对学生不应该去“灌,而应该去“导。四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开展的根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四、研究目标一通过该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对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驾奴能力,从而促进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二通过该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团结合作进展探究性学习,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效果。三通过该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能力。四通过该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五、研究内容一

7、探索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开发模式二探索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和方法。 六、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与本领域有关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方向,做好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二)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程度,活动情趣,活动效果等有关内容。掌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变化及提高情况。同时,采用此方法进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问卷调查。(三) 比照研究法以本校各年级中的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一段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同年级的、不同年级的样本班的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进展比照,找出存在的差距,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四经历总结法课题组及时总结研究经历和教训,不

8、断完善研究措施,及时把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导学策略和阶段性研究报告。 七、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2.42012.6确定课题组成员和参加研究的班级,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展理论学习,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展培训,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和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二实施阶段2012.92015.71、实施第一期2012.92013.1课题组成员对样本班级进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兴趣、爱好,积累第一手资料。利用每周一次集体研讨时间探讨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开发、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各年级的样本班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不少于1

9、次,活动的主题根据本地区和本年级的实际情况而定,学生可自行上报,确定主题,教师提出可行性建议,并积累材料。每月进展一次综合性研讨,各年级实施课题研究的小组汇报本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开发的效果及存在问题的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所在,并确定下一个月的活动安排。每学期进展一次综合性的研讨、总结,概括其“主题开发的探究理论,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并收集实践活动案例,形成一期案例集。教师利用积累的资料,总结已有经历,完成?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开发探析?论文撰写。2、实施第二期2013.32013.7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开发的原有根底上,进一步加强对“主题开发的探析,并深化“主题开发的层次,提

10、升理论高度。逐步进展“开设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课题研究组的教师根据本地自然资源,校本资源及学生提供的特色资源,确定“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譬如:利用学校科技创新作品,向学生宣传、展览,促进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开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的集体研讨同步进展。每期一次的研讨,收集、整理“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并利用资料,分析、综合,完成?开设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论文撰写,并写好研究报告。3、实施第三期2013.92014.1组织新一届七年级所有科任教师分科目或相关科目共同研讨本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与实施方案,参照上一届七年级活动课的“主题开发模式,适当调整,修改实施方

11、案。组织八、九年级样本班级的课题研究教师进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和方法的探讨,并确立有效的实施方案。各年级同步实施,定期研讨,比较实施的效果。参考相关资料、案例,探索符合乡土实情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理论层次。收集整理案例,分析并综合,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理论,完成?乡土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和方法?论文撰写。4、实施第四期2014.32014.7七年级与上届七年级同步进展,并根据情况适时修改,调整实施方案,并进一步开展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析。八、九年级进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研讨、探析,确定实施方案。定时研讨、分析实施过程中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在实施中不断提高品位。

12、期末收集、整理案例,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的探析?论文撰写,并上交报告。5、 实施第五期2014.92015.1 利用前两年的研究成果,对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开发进一步尝试,特别是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探究,要深化主题,具有校本特色,从而深化理论层次,提升理论高度,探究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6、 实施第六期2015.32015.7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和方法,教学模式再探究,力求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改进,力争总结设计出普通适用新的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完成?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再探?的论文撰写及研究报告。三总结提高阶段2015.92015.11整理

13、分析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八、预期成果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开发探析论文曾广义陈文涛2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和方法探究论文杨海平吴鹏程3乡土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论文*立新吕东阳4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探究论文邓许情银白灵5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曾爱民陈 钰6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再探论文吕富保*明凯最终研究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15.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解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专著曾广义邓小林22015.11个性特征对实践能力提高的作

14、用研究报告邓许情莫毕亮32015.11“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杨海平邓小林莫毕亮九、具体措施 一认真学习 共同探讨课题组参与研究的教师要认真阅读,学习有关文献、文件,了解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新成果,参考外地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农村中学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的策略和方法。二提高水平 合作交流课题组请有关专家进展专题讲座,给予指导,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参阅网络知识、文集、案例集。交流学习经历和体会,取长补短。三积极探索 扎实研究。每周分年级进展一次研讨,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步进展下一步方案实施。每月进展一次集体研讨,交流经历,分享科研成果。四不断总结 及时整理课题组成员和参与研究的教师要不断收集原始材料和数据,及时进展整理、分析,并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和总结性论文。十、人员分工参谋:卢玉光白仓镇中心学校校长 邓有名白仓镇中心学校业务副校长 曾爱民白仓镇完全中学校长 *立新白仓镇完全中学党支书组长:曾广义 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教学副校长杨海平、教导主任陈文涛负责课题研究实施的督导、评估工作。团委书记邓许情负责团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带头作用的启发引导工作及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工作。银白灵、吴鹏程、吕富保、*明凯、吕东阳、陈钰分别负责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信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