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情况汇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3686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建设情况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发展历史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教师教育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本 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有利于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 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层次整合。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师教育公共必修课,多媒体 CAI 课件设 计与开发也是黄冈师范学院开设最早、影响最大的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课程的起步建设阶段。早在1986 年,黄冈师范学院的电教中心就对全校的师范生开设电化教育公共课,主要教授媒体教育应 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1993年学校开设电化教育专科专业后,确定了多媒体CAI课件设计

2、与开发为其 专业必修课。刚开始时,鉴于省内外没有专门的本课教材,学生使用的是课程教研室教师自己编的讲义与 辅导资料。开设专业后,专业学术带头人王锋教授亲自参与本课程教学,教学中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系列的教研成果。 因此,当即就被系部及学校列为重点建设 课程。第二个阶段为课程的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学校率先在省内成功申报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并招生。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地将本专 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人员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的 管理和维护人员。培养目标中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培养。升格

3、为本科院校后, 学校为了适应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继续在全校所有师范专业学生中开设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 开发公共必修课程。与此同时,课程负责人开始着手本课程的教材建设。针对多媒体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及专业知识更新 快、理论和实践并举以及全省中小学多媒体CAI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课堂教学型” “操练与练习 型”和“网络远程教学型”课件设计与开发为基础,以“游戏型”、“模拟型”、“模拟型”为补充课程内容 体系。 2002年6月,王锋教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主持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多媒体技 术教育等教材。该教材以课件的实际教学应用与开发为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随着多

4、媒体计算机 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本课程不仅教学内容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 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学模式从最初的“课堂教学+课间上机实习”模式,发展到现在的“课堂教学+ 课间上机实习+课件设计与制作”模式,实践教学得到不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有了质 的飞跃,由学生设计与制作的多媒体CAI课件多次在省内外大赛中获奖。2000 级王力同学作品抛体运动获“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黄海斌等设计制作的作品实 用电子技术获“2005年度湖北省高校课件比赛二等奖” 2007年正保教育杯第三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 业技能大赛中有 16人分别荣获二等奖、三

5、等奖和优秀奖。 2004 年该课程被评为黄冈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 程。校级精品课程地位的确立,给该课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个阶段为课程的成熟完善阶段。该课程在确立为校级精品课程后,本课程建设小组的教师再接再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在教 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模式、实践环节等方面,不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强调学生在多媒体知识及CAI技术的学习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 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潜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比如,在模块“CAI课 件的制作工具”内容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

6、爱好,选择相关的“CAI课件制 作工具”进行深入学习,达到特色发展。同时,强调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发” 实践中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 发”技能积极地应用到教育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非常突出,在历届学生的就业面试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制作的多媒 体CAI课件多次在省级以上“多媒体CAI课件大奖赛”中获奖。我们学校各部门及各系的网页很多都是本 课程的学生帮助设计制作的,有些学生还为黄冈的公司和中小学设计并制作了独具特色的单位网页,受到

7、了相关部门的极好评价。 2006 年 10 月,经湖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议和审定,黄冈师范学院的教育技术 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为重点建设课程。2007年5 月,学校投资850万,建成黄冈师范学院媒体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建成后进一步优化了多媒体 CAI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近几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师资培养,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如:实行青年教师教学 导师制,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具体的学术课题研究, 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考博,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

8、与学术水平;鼓励青年教师 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研讨活动;组织青年参加教师科研和教学比赛;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指导教 学和科研。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于开发课程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得到了极 大的提高。教学内容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发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也是我院开 设的师范专业公共课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全面地向专业学生介绍 了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与模式、多媒体课件素材制作方法与 技术、各种类型课件的教学特性及实现的主要方法与技术等。通过本课程的

9、教学,学生应能根据实际的教 学需要,设计和开发出相应的课件,能够对不同的课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电子作品创作。 作为师 范生公共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流程,掌握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能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制作出适应实际需要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演示型课件)。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知识模块教学内容课内学时(括号内 为公共课课时安 排)课外学时(括号内 为公共课课时安排)备注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10 (4)课外学时是指开放 实验室学生自主训 练或自选实验课题 所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教学设计、素材制作16 (8)16 (8)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课

10、件设计与开发方法与技术28 (18)实验课基础性实验14 (12)14 (12)提高性实验6 (0)12研究创新性实验4 (0)28合计54 (30) /24 (12)16 (8) /40 (12)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重点包括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开发流程与模式、各种类型的课件的特点及制作方法。难 点在于课件设计的各种理论基础(尤其是学习理论)、课件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将其体现在课件设计中;2、课件设计中如何正确的进行选题、教学策略设计、媒体选择与设计等;3、如何在相对较少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课件素材制作、界面

11、设计等综合技能。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我们采取的解决办法包括:1、系统讲授与案例研习相结合,更加注重案例研习。针对整个课程,我们精选了若干大型案例,以案 例为线索组织教学;每个模块又精选了小型案例。2、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高度重视课外自主实践。在有限的课内学时内,重点讲授知识框架与 重难点内容,而将具体的实践任务放在课外完成,为此我们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安排专门的实验辅导教 师和高年级优秀学生一起辅导课外实验。3、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交流学习经验、共享学习资源、实时获得 教师和学习同伴帮助等。4、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

12、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 程,开发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共同完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协作学习、探究 性学习很好的适应了课程特点与要求。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多媒体 CAI 课件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且实验教学内容不同于一般的验证性、 演示型实验,要求学生富有创造性。因此,本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是在夯实学生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一是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以真实的 “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任务的过程中,课件制作能力、人际 协作能力、创造性均得到了提

13、高;二是组织校内多媒体课件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全国性的教学软 件比赛,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学生课件制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获得了很好的 成绩。到毕业时,大多数学生找工作时都能拿出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学生在这方面的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 位欢迎教学条件一、教材使用与建设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条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作为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更新 较快,各师范院校选用的教材也各异,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在课程教材使用与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 措施:1、1999 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以来,我们一直选用最新版的教材,先后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项国雄等编写的多媒体课件制

14、作基础、张军征等编写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2、高度重视自编讲义,讲义可以综合各种教材的优点、并且及时将专家和我们课程组自己的最新研究 成果加入进去。每年教研室集中课程组教师讨论讲义的更新。3、课程组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特色标准的要求,组织编写了相关教材:教育技术计算机的教育应 用,王锋主编,科学出版社;多媒体实用教程,童保红主编,科学出版社。4、与图书馆合作,积极采购大量相关参考书。学院图书馆多媒体课件方面的馆藏参考书有 400多册、 数字光盘300 多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5、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组共同建立立体化的电子教材,丰富了教材形式。二、配套实

15、验教材的使用与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教学与课件制作实践是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保障。授课教师 根据所授课内容都编制了相对应的实验指导书和对应的课件设计与制作指导书,学生通过基本实验教学和 提高型实验两个实验教学环节,能独立设计与制作出适合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多媒体CAI课件。三、实践性教学环境我系建有较完善的实验教学系统,担负着巩固、发展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任务。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1985创建的电教室发展到现在数字媒体实验中心。数字媒体实验中心下设 有:广播电视制作系统、多媒体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数字动画艺术制作系统。三大系统建有17 个实验室, 实验设

16、备先进,功能齐全。如有数字标清的演播室制作设备,大洋网络版非线性编辑制作设备,多画面网 络课程实时录播设备,数字微格教学设备等。目前实验中心设备达 750 台套,总价值500 多万元,教育技 术学专业的实验设备生均值达9000 多元。实验中心下属的实验室相对独立,能单独完成各自的教学、科研 任务,又依托交换机而构成一个局域网,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本课程实践课教学时采取分组实验 法,完全能确保1人1组与1人1机,实验开出率达100%。四、网络教学环境五年来我校投资上千万元,组建了完善、齐全、便捷的宽带校园网环境,而且,都接入了中国教育科 研网和Internet。教学楼绝大多数教室是多媒体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