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02176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方案0.1 项目内容及目标智能大厦(Intelligent Building)简称IB,是通过对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要素进行最优化分析后,设计提供的一种投资少、效率高的舒适温馨又便利的场所。它与普通大厦的不同之处在于照明、采暖、空调、卫星、防火和防盗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更主要的是大厦内部配置了先进的语音通信、文字处理、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并和外界多种通信系统联网,能够开展商情查询、电视会议、远程医疗、电子函件等多种业务。1984年10月,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在美国诞生,迄今美国的智能大厦已逾万幢,日本新建的建筑中有60达到智能化要求。1991年AT&

2、T公司率先将智能大厦和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引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兴趣,座座智能大厦拔地而起。智能大厦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模式,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知天下事、做天下事的愿望。从功能上讲,IB又被称为“A”大厦,即CA(通信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和BA(楼宇管理自动化)。后来有人将“三A”增加到“五A”,新增的SA(保安自动化)、FA(防火自动化)实际上是原BA系统中的子系统。CA、OA和BA三大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实现大厦的智能化。CA系统包括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核心,以多功能电话、传真、数据终端等为主要设备的楼层局域网和主干通信网。楼层局域网将该楼

3、层内的各种终端和工作站联网,主干通信网则用来实现计算机中心主机与楼内各个局域网的通信联系,并通过网间接口和外部通信系统联网。CA系统通过提供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种类,使得IB内的客户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OA系统主要包括多功能电话机、PC机、文字处理机、传真机、声像处理装置等多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其配套的各种软件。它具有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资料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多种功能,可以使大厦内用户的办公迅速快捷、准确无误。BA系统是由中央计算机及各种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系统,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监控系统,给水、排水监控系统,配变电与自备电源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安全保卫系

4、统等。各子系统之间可以信息互联和联动,以实现最优化管理,让客户倍感安全、舒适。根据智能大厦的实际情况和该项目弱电系统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本设计方案包含以下两个部分:1、 通讯与综合布线系统2、 计算机网络系统0.2 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想0.2.1 设计原则考虑到设计方案既要先进、可靠又要经济适用,我们在方案设计时本着兼顾操作简便,易于使用和维护等要求,所用设备均保证:0.2.1.1 先进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最活跃的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我们的工作效率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善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系统必须

5、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一方面反映了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优势的系统及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同时,由于本系统是一个实际使用的工程,因此其技术和设备又必须是相对成熟的。所以,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最可靠的科技成果并保持适当的技术趋前度,以使该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长期的观点看,这也是最节省经费的。0.2.1.2 可靠性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等各方面都按照此原则,以便尽可能减少故障的发生。0.2.1.3 可维护性我们认为可维护性是当今系统应用成功与否很重要的因素。这里的可维护性包含两层含义:1易于故障的排除。2日常管理操作简便。0

6、.2.1.4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不断翻新,因此,对系统安全的考虑,应当足够重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系统的安全将会受到损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防止各种形式和途径的非法破坏。0.2.1.5 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本系统这样的工程,必须对这些因素统筹考虑,以构成一个有机的、互为补充的系统。0.2.1.6 应用性设计本系统,应首先考虑能满足智能大厦的功能要求和实际应用的需要。0.2.1.7 开放性为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同时考虑到投资者的长远利益,本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并结合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执行。0.2.1.8 可

7、扩充性本系统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具有在系统产品系列、容量预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扩充与换代的可能。这种扩充不仅充分保护了业主的原有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0.2.1.9 规范性本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在系统设计和建设初期应着手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并且应遵从该规范各项技术规定,并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工作。0.2.2 设计思想以国家现有行业标准、条例、规范及要求为设计依据,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用最佳的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这是我们的设计思想,也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0.3 本方案主要设计依据“XXX大厦”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和平面图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8、/T16-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45-90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商用建筑的电信布线标准(ANSI EIA/TIA 568B)商用建筑标准中对电信路由和空间的规定(EIA/TIA 569A)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EIA/TIA 570 )商用大楼通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EIA/TIA 606) 商用大楼通信接地标准(EIA/TIA 607)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1998年版)(ISO/IEC 11801)欧洲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EN/5017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9、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CCITT ISDN)IEEE 802.3 10BASE-T网络标准IEEE 802.5 TOKEN RING网络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虚拟桥接局域网标准(IEEE 802.1Q)基于CSMA/CD访问方式的局域网标准(IEEE 802.3)媒体访问控制桥标准(IEEE 802.1D)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RFC 821)PPP:点到点协议(RFC 1661)OSPF v2:OSPF 动态路由协议 版本2(RF

10、C 1583、RFC 2178);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版本2(RFC 2236)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RFC 1157)MIB-II:基于TCP/IP协议互联网网络管理的管理信息库(RFC 1213)30MHZIGZ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 65109X);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T 1069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电视调制器通用规范(GB/T 11318.39X);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 121-1995);有线电视系统调制器入网技术条

11、件和测量方法(GY/T 122-1995);有线电视系统频道处理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123-1995);有线电视系统干线放大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124-1995);有线电视用光缆入网技术条件(GY/T 130-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7-1999);有线电视系统用无源混合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8-1999);有线电视系统电视解调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13

12、9-1999);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40-1999);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信号加解扰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41-1999);有线电视系统调幅激光发送机和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43-2000);广播电视SDH干线网管理接口协议规范(GY/T 144-2000);广播电视SDH干线网网元管理信息模型规范(GY/T 145-2000);卫星广播地球站设计规范(GYJ 4189);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通用技术要求(GY/T 147-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GY/T 148-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

13、站测量方法系统测量(GY/T 149-2000);有线电视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53-2000)。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北京2001建设工程预算定额)通讯和综合布线系统1.1 需求分析现代的写字楼及综合办公楼,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因此一套开放的,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语音系统,数据通讯系统,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办公大楼的必不可少的。对于一幢现代化的大楼的管理,其运行费用主要来自通信系

14、统和进行智能调控的弱电设备的使用上,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呼叫中心,中央空调,电梯 对讲,照明控制,给排水系统的控制和计费等。而一切计算机系统及外部设备的相互通信都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的。如何能使大厦在使用前就降低30%的施工费用及日后维护费用呢?这便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功用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含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即它的所有信

15、息插座能由它所支持的不同种类的设备共享,这就是说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即可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等。综合布线系统所要求遵循的国际标准为ISO/IEC1180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也由原邮电部于1997年12月30日正式颁发,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1.1.1 结构化布线系统特点系统化工程结构化布线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传输媒体(双绞线(铜线)及光纤),连接硬件(包括跳线架、模块化插座、适配器、工具等)以及安装、维护管理及工程服务等。模块化结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线与变化(如果需要的话)就可实现系统的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