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02173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单元训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卷 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

2、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伯利克利时代雅典的法庭每次审理案件时,在公民中抽签产生500人组成的法庭陪审团、负责监督原告和被告发言时间的水时计监督人、法庭主持人、监票人也由抽签产生。审理中原告和被告各发言两次,最后由陪审团以两轮投票的多数票作为审判的结果。这一审判过程A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B开始司法权的平民化C体现了雅典民主特征D容易滋生多数人暴政【解析】材料体现出司法的程序公正,但程序公正不能等同于判决公正,不能保证判决结果就一定公正,故A错误;“公民中抽签产生500人组成的法庭陪审团”体现了司法权的平民化,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3、信息,故B错误;雅典司法审判中陪审团、各种监督人都由抽签产生,这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故C正确;多数人暴政并非滋生于这一时期,故D错误。【答案】C2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A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D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解析】“酒神颂歌”说明雅典人并不反对神性,故A错误;这些庆典活动内容没有增强公民民主权利,与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无关,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问题,故C错误;“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

4、烈士遗孤”等活动有利于增强雅典公民意识,故D正确。【答案】D3梭伦改革颁布的解负令规定,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在公民中取消债务奴隶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解负令的颁布A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B冲击了奴隶制经济发展C推进奴隶制度走向瓦解D解放了雅典的奴隶群体【解析】解负令的颁布使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扩大了公民的基础,也就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故A正确;解负令是促进了奴隶制经济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解负令推进奴隶制度走向强盛而非瓦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解负令并未解放雅典的奴隶

5、群体,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4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一规定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C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由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法庭审判设计处处以公正为原则,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但不能保证是正确的判决,故B项正确;材料与公民的责任感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是为了民主的需要,不能说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辩论”这一程序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故D项排除。【答案】B

6、5梭伦改革后,雅典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虽然没有资格担任官职,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这反映了A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B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C雅典民主政治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等级的雅典公民有不同的权利,但不能说明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故A错误;材料反映所有公民都有其政治权利,没有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故B错误;“第四等级的公民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说明雅典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故C正确;材

7、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而是强调公民有基本的权利,故D错误。【答案】C6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来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A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C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解析】克利斯提尼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重新组织了公民大会等,这些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故C项正确;克利斯提尼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部

8、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从而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故A项不如C项合适;梭伦改革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因此D项是C项的结果,故错误。【答案】C7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解析】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D项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罗

9、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错在“世界各国”。【答案】D8罗马帝国法律规定,一个人死后,他的财产归最近的继承人所有,凡是权利相等的人,包括妇女都可均分。除非经人民大会协商和宗教祭司同意,才会被免除继承权。死者也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这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A宗教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C血缘和亲疏是法律实施的基础D罗马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解析】材料反映古罗马存在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而且遗嘱继承存在法律效果,故选D;材料并非突出宗教的作用,排除A;罗马帝国,自由人在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排除B;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实施的基础,排除C

10、。【答案】D9马克斯韦伯说,罗马法“对于我们本民族的法律系统是一种强力剂,在它的帮助下,旧的和新生规则的发展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文明状况的需要,我们整个独立的法律系统,像罗马法本身一样,就这样被逐步建立起来”。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深刻影响欧洲近代社会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适应着欧洲历史发展要求【解析】材料中的“在它的帮助下,旧的和新生规则的发展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文明状况的需要”中的“它”是指罗马法,因此材料信息表明罗马法对欧洲各国的法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法律的影响,不是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1、排除B项;罗马法与民主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罗马法自身的发展,而是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答案】A10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注重兼顾多方利益【解析】材料信息“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维护了公共利益;“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维护了他人利益;“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维护了个人利益,因此这些条款兼顾了多方利益,故D正确;私有

12、财产不可侵犯、强调维护公共利益只涉及部分材料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故AB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错误。【答案】D11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的“耐克逊”交易形式,被用来表示契约。“耐克逊”的本意是指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形式要求十分严格,仪式举行时,不仅要求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还要求有五个证人和一个司秤。司秤用衡器权衡所贷的金属块后,交付借用人,贷用人则在神前宣誓,读固定术语。这一现象反映了A罗马通过成文法维护私有财产B罗马人比较原始的契约意识C罗马人非常注重交易仪式D罗马法几乎涵盖各个领域【解析】“耐克逊”表示契约,而其本意是指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形式要求十分严格,这说明罗马人达成

13、契约时需进行复杂严格的程序,这体现了形式契约的特点,属于比较原始的契约意识,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形式契约的问题,不是维护私有财产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罗马人注重交易仪式,而是说明形式契约的原始性,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涵盖的领域,故D错误。【答案】B12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认为交易“不需要任何特殊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但如果交易物有缺陷则必须宣明,否则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了罗马A强调商业道德B尊重社会契约C提倡自由贸易D遵循市场机制【解析】从材料中的“但如果交易物有缺陷则必须宣明,否则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来看,出售者负有诚实告知的义务,这是买

14、卖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商业道德。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的“但如果交易物有缺陷则必须宣明”并非通过契约形式表明,属于商业道德,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交易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C、D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均排除。【答案】A13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故B正确;权力机构的

15、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排除A;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排除C;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排除D。【答案】B14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正确;A是18世纪初期;C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答案】B15一位学者认为,光荣革命实际上意味着英国政府有了永久的“专制权”。它“在1688年之前只能间或动用,但此后却可以一直享有”这份权力。材料反映了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