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019786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总则51.1前言51.2编制依据61.3评价目的81.4评价原则和技术方法91.5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91.6评价区域范围111.7评价因子确定111.8环境标准、排放标准121.9环境保护敏感目标151.10评价技术路线15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172.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172.2aa工业园区概况213工程分析253.1建设项目概况253.2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料能源消耗273.3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334污染防治措施评价464.1废气防治措施评述464.2废水防治措施评述494.3噪声治理措施评述524.4固废治理措施评述534.5绿化534.6排污

2、口规范化设置544.7环保措施投资545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565.1产业政策565.2清洁生产、循环经济575.3循环经济分析605.4清洁生产结论和建议616评价区域现状污染源调查与评价626.1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626.2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647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67.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667.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697.3厂界噪声现状调查717.4现状评价结果72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38.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738.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758.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768.4固体废物污染影响分析799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819.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819.2施工

3、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29.3施工期废污水环境影响分析849.4施工垃圾的环境影响分析8410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8510.1总量控制目的、原则及目标8510.2总量控制因子8510.3控制途径8611环境风险评价8711.1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8711.2项目物质及风险识别8711.3评价等级及范围8811.4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分析8911.5事故危害性及影响预测9011.6事故风险计算和评价9211.7安全对策及应急措施9411.8建设单位拟制定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9411.9安全卫生管理措施9511.10事故应急处理措施9611.11应急环境监测9811.12应急预案9812公众参与10112.

4、1调查目的10112.2调查的内容及受访者基本情况10112.3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0612.4公示情况10713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10913.1环境管理计划10913.2环境监测制度建议11013.3“三同时”验收监测建议清单1121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1414.1经济效益分析11414.2环境损益分析11415厂址可行性与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1715.1厂址可行性分析11715.2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1916结论和建议12016.1结论12016.2建议1231 总则1.1 前言aaaa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是cc市bb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在aa县aa工业园区设立的一家分公司。cc市福泰净水材

5、料有限公司,始建于一九八九年,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专业生产无机净水材料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之一,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以生产固体和液体聚合氯化铝为主,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广阔。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高效净水剂,能除菌、除臭、脱色等。由于特性优势突出,适用范围广,用量可比传统净水剂减少30%以上,成本节省40%以上,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优良净水剂。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内各地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强,我国净水剂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加上我国生产设备投资和成本远远低于国外,故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大竞争优势,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国内企业完全可以继续依靠这一优势来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未来国家将

6、投入大量资金来治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企业扩大国内市场的好机会。因此,为抓住机遇,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以满足聚合氯化铝等净水剂市场需求,aaaa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决定在aa工业园区征地约27972m2(合42亩)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的有关规定,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委托环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司接到委托后,即进行了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

7、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月3月1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2002年6月29日发布,2003年1月1日实施;(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2008年8

8、月15日;(1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2002年1月9日;(11)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1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1199号;(13) 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控19970232号;(1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2005年12月2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5) 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

9、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16)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一),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发2006296号,2006年12月;(17)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2008年1月;(18)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83号,1995.8;(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3号文,1993.1;(20) 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1999.4;(21) 关于进一

10、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安徽省环境保护总局环监200246号文,2002.4.10;1.2.2 评价技术导则名称及标准号(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9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6)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7)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8第1号);(8)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9597-2001);(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10)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11) 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1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13) 化学物的毒性及其环境保护参数手册,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1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1.2.3 与建设项目

12、有关的其他相关文件(1) 关于对aaaa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3万吨净水材料项目予以备案的函;发改投资2009121号;(2)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数据资料,VV市环境监测站;(3) 项目建议书(4) 业主提供的有关环评的资料;(5) aa工业园区第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2020);1.3 评价目的本次评价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摸清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本底状况及周围环境特征,通过对拟建厂区实地调查、了解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工艺、污染物的产污点,为建设项目环评的工程分析作好基础工作,算清建设项目投产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建设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得出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并从技术角度论证

13、项目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根据环境保护的“6+2项审批原则”综合分析得出项目在拟建地建设可行性与否的结论,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审批依据,为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提供支持。1.4 评价原则和技术方法1.4.1 评价原则(1) 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坚持政策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在工程分析中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 通过工程分析、水平衡分析及物料平衡分析,核算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削减量”及“排放量”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环保问题,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环保措施,并在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给

14、出建设项目环评的明确结论。(3) 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4.2 评价技术方法(1) 污染源分析: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具体情况和类比其它项目情况进行污染源分析。(2) 环境现状评价:主要采用现场勘察、进行必要的现场监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采用数学模型、类比实测和专业判断等技术方法,分析项目污染物排放的达标可行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环保措施及建议。1.5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1.5.1 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排污特点及周围地区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工作重点: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技术论证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1.5.2 评价工作等级1.5.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采用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各排气筒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算相应浓度占标率,各废气排放源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结果见表1.5-1。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氯化氢最大地面浓度为2.702u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5.40%,距离为87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