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7920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播音创作基础1. 播音:是广播电视传播中话筒前、 镜头前进行的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创作。 播音,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是维护国家利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捍卫文化安全、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工作。播音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以艺术性为核心属性。2. 播音的创造要素包括: 创造要素、艰苦劳动、改变形态、完整作品。3. 有声语言的社会功能: 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我们所说的有声语言创造主体,就是播音员、主持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话语权力,是激发创造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是创造主体驾驭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进程的核心要素,是发挥有声语言社

2、会功能的前提条件。主体能力可以概括为“以播为主,一专多能” 。缺乏主体意识是创造公式化、平面化的根本原因。4. 正确的播音创造道路: 站在无产阶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 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 把握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 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镜头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创作,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题材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语言文化的精神实质,展现时代风貌,充满人文关怀,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1/16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播

3、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是播音创造的核心。5. 播音语言的特点: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6. 创作的准备: 创作的准备,是指创作主体在创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创造准备,最重要的是广义的准备。7. 广义备稿:是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播音员作为广播电视传播工作者, 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应该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素养, 应该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较熟练的技巧。 播音创造的无止境,要求广义备稿的无尽头。8. 狭义备稿:是指播音前具体的准备过程, 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忽视,只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紧进行。备稿要求:准确、迅速、深刻、精细备稿:把稿件变成自

4、己要说的话。9. 备稿六部:第一步:层次。 所谓层次,是指文本的布局和结构。 对创作依据进行划分和归并,是层次的核心。归并:就是把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段落规划为一个层次。 有小标题的稿件,每个小标题里的内容就是一个部分。划分:是指把一个自然段里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小层次。第二步:主题。 主题,不是中心内容,也不是中心问题,而是“中心思想”。主题的概括,要切中题旨,言简意赅。主题要有“三性”:1. 要有明确性,不能含糊其辞。 2. 主题要具体,2/16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不能东拉西扯,生拼硬凑。 3. 主题要有很强的行动性,可以激发创作主体的播讲欲望。第三步:背景。1. 历史背景:文本内容涉及的相关情

5、况。 2. 写作背景:稿件的写作环境以及相关情况。1. 播音背景:播出时的思想潮流、 社会氛围、时代特点、话语习惯等。播音背景,特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上情” :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一是指“下情” :国际国内的形势,各个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播音背景不应该是笼统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可感的,与创作文本密切相关的。第四步:目的 1. 我们的总目的是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捍卫文化的安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先进文化 ,那么,任何传播内容都不应该违反,不应与之相悖。 2. 我们强调的目的的明确性,意在澄清忽略目的、只看内容的模糊观念,克服只看表面、不抓实质的浮躁心理,完全没有“揠苗助长”的意

6、思。 3. 播讲目的,主要是指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所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所要遵从的引导方向。 所以我们应该具体的把握目的的准确性、 纲领性和感染性。 4. 在播讲目的的表述中,充溢着创作主体强烈的主观愿望,这种主观愿望,我们称之为“播讲愿望” 。第五步:重点。 重点是目的落实的关键环节。重点的把握,大题分为两种情况:集中和分散。第六步:基调3/16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1. 基调,是指有声语言创作的基本格调、整体情调。2. 播音基调:只能是有声语言表达中那总是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即“播音基调”。3. 播音基调是有声语言创作主体的基本感受、基本情绪、基本态度、基本心态。

7、4. 基调的类型:有的昂扬有力,有的深沉坚定,有的愤怒凝重,有的喜悦明快,有的豪情舒展,有的细腻清新,有的热情颂扬,有的愤怒批判。10. 备稿六步的关系:1. 六步的关系式步步为营的关系。2. 六步的关系式环环相扣的关系。3. 六步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关系。4. 六步的关系是提纲挈领的关系。11. 备稿六步中最关键的是明确宣传的目的和针对性。感受,感受就是感之于外, 受之于心的意思。 感之于外不是在感受到文字和语言的存在, 而是透过语言的符号感受到这符号所代表的那个具体的客观事物的存在。 受之于心,就是指客观事物对播音员间接刺激所产生的内心反应。12. 感受分为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两大类。感觉:客

8、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出现的主观印象。 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知觉:知觉是比感觉更高一级的认识形式, 是人脑直接作用于各种感4/16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各种感觉综合起来的印象。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把感觉联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逻辑感受:是播音创作主体吧物化形态的稿件文字串成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的有声语言的逻辑链条,是构成结构性的要素。逻辑感受需要注意的是:. 语言本质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13. 播音员再造想象力的特点:精确、具体。14. 情景再现: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 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 。在播音员的脑海中不

9、断浮现,行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15. 情景再现的过程分为四步走: 1. 理清头绪,内心视像。 2. 设身处地,要有真实的感受。 3. 触景生情 .4 现身说法。情景再现一定要以稿件为依据,是在分析理解稿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情景再现一定要产生于具体感受中, 感受是把文字稿件变为自己要说的话的关键环节。16. 播音的内在语,是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不便于表露,不能表露或者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17. 内在语的作用:1. 揭示语句本质。语句本质指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深层的内在含义和态度情感。2. 揭示语言链条的承续。语言

10、链条是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18. 内在语对播音表达的意义:5/16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1. 内在语是承读语言链条的结节点。2. 内在语是语言目的集中体现。3. 内在语是确定播音表达语言的依据。4. 内在语是播音创作性和播音员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志。5. 内在语是新闻播音真实性的重要保证。19. 内在语的类型:(1)发语性内在语。在呼号、语句、段落、层次、稿件、节目开始处之前,加上适当的词语把心里话说出来。作用是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把头开好。(2)寓意性内在语。是稿件文字的“弦外之音” 。(3)关联性内在语。隐含性关联词以及关联词短语。(4)提示性内在语。用于语句、段落、层次之间,是为了解决上下句语句衔

11、接的问题。 1. 设问呼应 2. 提醒关注 3. 表现情态 4. 展示过程5. 感叹强调(5)回味性内在语。 1. 寓意式回味 2. 反问式回味 .3. 意境式回味 .4.线索式回味。(6)反语性内在语。 1. 对立型反语内在语2. 反问型反语内在语 .3.双关型反语内在语 .4. 非对立型反语内在语。20. 对象感:对象感就是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如何调动获得对象感? 要获得对象感,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 ,就6/16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是说,我们

12、心里应该有受众,为着他们,想着他们。掌握媒体和节目的特点,受众情况以及明确和受众的关系。对象的设想,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量,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质,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21. 内部技巧三者关系: 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再现,使播音中富于鲜明的形象性,在逻辑感受的基础上,运用内在语,使播音中富于严谨的逻辑性,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汲取,相互渗透。22. 停连: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是指停顿;连,是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的达意传神。 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22. 停连的作用: 1. 表情达意的需要 . (服从于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因停害意,因停断情。停为

13、连做准备,停不是思想感情的终止,中断或空白,而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继续和延续)2. 生理的需要 .3.口语化的需要。23. 怎么确定停连的位置? (1)确定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分析句子的结构。(3)恰当体会一句话中的情景神态。 (4)合理处置标点符号。包括去标点、增标点、改变标点。24. 连接的方式: 曲连:用于内容较舒缓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中的连接,也用于并列性停连。直连: 表达一种紧迫感,在有标点符号但是内容紧密相连的地方不换气,听上去没有接点。停顿的方式:落停: 再一句话、一个层次。一篇文章结束时使用,停7/16播音创作基础大一下顿时间长。扬停:用于稿件中和稿件结束时,声停气不尽,停之

14、前声音稍稍上扬或平拉开。25. 停连的类型 :( 1)区分性停连。按语义进行创造性的划分和组合,区分语句 . 顺畅语句 . 避免歧义。( 2)呼应性停连。为了加强语句的内在联系。( 3)并列性停连。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或连接。( 4)分合性停连。为了突出内容的综合和分数关系而做的停连。( 5)强调性停连。为了起突出强调作用,是重音的一种表达方法。( 6)判断性停连。用于判断和思索的地方。( 7)转换性停连。(8)生理性停连。( 9)回味性停连。(10)灵活性停连。26. 重音:对重要的,主要的词或词组,在播音时着重强调,以便突出地、明晰地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具体的思想感情。 着重强调的就是重音。27. 重音的作用: 1. 体现语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